外报关注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具政治科技多重意义 (2003-10-17)
(中新网10月16日电)今天出版的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署名“周克亮”的文章,指出中国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具有政治、科技、经济等多重意义。
辉煌的技术成就
发射载人飞船工程由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着陆场和航天测控与通信等七大系统构成。要想发射载人飞船,最起码要有三个条件:一、性能可靠的大推力火箭;二、完备的维持生命系统;三、万无一失的卫星回收技术。
中国现代宇航科技的基础是当年的“两弹一星”。“两弹一星”是指1964年试炸的原子弹、1966年制成的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和1970年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1967年试炸的氢气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卫星。其中发射导弹和卫星都是以火箭技术为基础的。
而用于发射神舟五号的中国“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起飞重量479.8吨,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别达97%和99.7%。而“长征”系列火箭从1996年以后已经连续28次发射成功,这个纪录目前仍在刷新。搭载的神五飞船返回舱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另一方面,欧洲的阿丽亚娜火箭和日本的H2-A火箭连续发射成功次数还都只有5次。
此次神舟五号飞船环绕地球飞行预计为23个多小时后,将在预定地区即内蒙古着陆。33年前,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顺利升空,中国从此揭开了航天活动的序幕。随着5年后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回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国家。这为实施载人航天和顺利回返地面奠定了基础。至今中国据说已16次将卫星成功回收。而在回收卫星方面,日本只进行过两次。
宇宙飞船与返回式卫星有相似之处,因为为确保载人安全以及为保持航天员高效率工作,都需要很复杂的特设系统,例如,用于空气更新、废水处理和再生、通风、温度和湿度控制等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报话通信系统、仪表和照明系统、航天服、载人机动装置和逃逸救生系统等。
对载人宇宙飞船而言,除了要使飞船在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限制在人的耐受范围内,还应使其落点精度比返回式卫星更高,从而及时发现和营救航天员。目前,掌握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1月被正式批准,并命名为“921工程”。“921工程”计划发射6个太空船,即神舟一号至神舟六号,并实现太空船的安全载人和返回。自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以来,中国自主攻克了载人航天七大系统的一系列难题。
由此看来,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的确是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舞台上的一次辉煌的成功展示,其取得的技术成就值得全体中国人和海外华人骄傲。
举足轻重的政治意义
在科技力方面,载人航天集当今世界航空航天的技术之大成,是展示高精尖最新科技成果的展台;在经济力方面,载人航天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雄厚的经济基础的体现。同时,载人航天还与防务力、社会力等密切相关。
载人航天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重要标志。1961年4月12日,当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安全返回,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太空轨道飞行的航天员时,在当时世人眼中,苏联似乎一夜之间就成了世界头号强国。
苏联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让美国震惊,对美国人的自尊心带来重大打击。“登月计划”成为美国战胜苏联的国家目标,这就是美国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的成功不仅确立了美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又重振美国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科技强国形象。
所以说,发展载人航天,不仅是对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宏伟气魄、远见卓识的考验,同样也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科技发展水平、参与国际事务能力和树立国家形象的挑战。因而在国际政治空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中国人民当年“缩紧腰带”建设“两弹一星”的政治意义也正在于此。
无论如何,中国发射载人的神舟五号飞船,确实震动世界。
来自各方的反应如: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国家安全决策部主任弗雷塞撰文说,当美国的航天飞机不得不“趴”在地上时,中国却要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美国每年在航天领域投入150亿美元的巨资,而中国却花钱很少。这都说明,“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印度第一大报《印度时报》文章认为,在中国经济飞速增长和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之后,中国的空间计划肯定将会推动中国不断崛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奥基夫发表声明,称赞这是人类探索史上的重要成就;韩国YTN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在今天上午中国成功发射首颗载人宇宙飞船之后进行了迅速报道,称赞中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已迈入世界三大宇宙强国的行列;日本《朝日新闻》发表文章说,神舟飞船发射是中国弘扬国威的极好机会,中国正成为“新的太空大国”。
总体看来,神舟五号的发射,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把人类送到太空去的国家,建立了民族自信心与巩固了国际地位,这与举办奥运、世界博览会的道理相同。
取得经济效益
经济方面,载人航天虽不能直接推动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但载人航天对科技的发展确实有重要影响。宇宙飞船犹如太空“公共汽车”和流动的实验室,它可用来接送航天员和物资,且费用较航天飞机低许多,也可用于对地观测为空间站和月球基地等航天员出舱作业和生物学研究等多种科学研究和各项航天技术试验。
目前空间材料加工--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玻璃(包括陶瓷)和光学元件、化学物质和生物材料等在空间加工可以获得更完美,更精良的品质。
从太空观察地球,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构造,探明地球的资源,预测地震、洪水、飓风、火山爆发、海啸和其他自然灾害,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就拿我们日常生活来说,很多都受是载人航天技术转为民用的影响,比如,为了减少飞机或航天器表面的气动阻力,必须在其表面材料上做一些浅表的罗纹。这种技术被用来制作游泳运动员穿的游泳衣,可以有效地减少液体动力阻力。利用太空诱变技术进行农作物育种工作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太空进行的航天育种可以产生高产、优质、多抗的青椒、番茄、水稻、小麦等作物新品种,航天育种比传统育种周期缩短一倍左右。现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航天新材料,不胜枚举。
神舟五号上天也有助于中国争取更多宇航发射合同,取得经济效益。另外,自美国加州百万富翁丹尼斯·蒂托2001年4月乘"联盟"TM飞船登上国际空间站成为第一名登上太空的旅行者之后,宇宙飞船进行的太空旅游也正成为另一项有实际经济效益的方向。
文章说,神舟五号上天意味着,中国人民不必“缩紧腰带”也能送人上太空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而且还有利于开发利用空间产业,带动科学技术特别是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传达中国已跻身超强行列的政治信息的同时,还有经济效益。的确是大快人心的一件大事。
随着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登月似乎成了中国太空计划的下一步。英国《经济学家》在今年4月11日的一篇报道中称,“或许下一个漫步月球的将是中国人。”
中国是否打算实现载人登月,成了人们感兴趣的重要话题,不断激发着人们的丰富联想。从卫星发射,到载人飞船,最后是深空间的探测,这是太空强国太空之旅的三部曲。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让人们确确实实看到了中国人已经具备了进行九天揽月等深空间活动能力。也就不奇怪,有报章评论说,中国大声地说,我来也!
(文章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