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一点点成功,是因为长期不懈的努力”。2日,中国经济学家华生携夫人铁凝参加了其母校东南大学的110周年校庆活动,进行了一场独特的“自白”演讲。在与学生们进行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华生重新定义了“如何才能成功”。
中国经济学家华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南京东南大学),是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人,被誉为“不是坐而论道的经济学家”,现任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在东南大学110年校庆之际,华生向母校捐款1100万元。
大多数人都认为成功是一个目标,用金钱、名誉来衡量。面对“成功”的定义,华生表示,一个人能不能成功,谁都不知道,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显露出来。“我不是圣人,我也会犯错,但是我能很快发现错误并改正过来,并且有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功。”华生说。
当华生谈到70年代下乡的那段日子,满脸都是笑容,“当时田里种水稻,一块地流平了要时间,趁着这么短的功夫,我就看点书。”
“每个人都能成功,时间的节约才是最大的节约。一个人的所有财富就是时间,如果你懂得永远珍惜时间,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在一定的意义上取得他的成功。”华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