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巡礼(五):“铁肩”担承科教兴国“道义”

  • 48
  • 创建于 2004-10-29
  • 860
  中科院一直保持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的传统,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施后,中科院确定了新时期办院方针,更是把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放在首位,不断凝炼提升科技创新目标,为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殚精竭虑。                   以国家战略需求引领创新方向   2004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如果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来形容那些搞基础研究的科学家,那么,他首先必须是‘担道义’,这个‘道义’就是研究工作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然后才是‘著文章’,揭示科学规律。”   过去,在国家战略需求的引领下,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中国科学界创造了“两弹一星”等辉煌。而今,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6年多来在知识创新工程中不断调整自身定位,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努力凝炼和提升科技创新目标,大幅度调整学科布局和组织结构,进行深层次、大力度的体制改革创新和机制创新,显著提高了科技竞争能力,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知识创新工程启动以来,中科院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精心组织,系统设计,按领域前沿、重要方向、重大项目三个层次在院所两级不断凝炼提升科技创新目标,自1998年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启动到2003年6月底,中科院共部署大项目85项,投入经费约10.8亿元;重要方向项目158项,投入经费约6.87亿元。   ——中科院49个研究所、千余名科技人员投入了载人航天工程,在飞船有效载荷、配套材料与设备、空间环境保障、空间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高质量完成了有效载荷研制,建成了系统集成测试系统、有效载荷应用总体和空间环境预报中心,创造了10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五艘飞船全部应用试验圆满成功。   ——中科院自主研制的“创新一号”存储转发通信小卫星系统于2003年10月21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第一颗成功发射的重量在100公斤以下的现代小卫星,也是第一颗低轨通信卫星。它在国内第一次采用集卫星、测控、地面应用为一体的小卫星研制途径,使我国在微小卫星技术的实用化方面跨出了一大步。   ——“龙芯”系列通用CPU芯片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初步掌握了CPU芯片的关键设计技术,结束了我国信息产业“有机无芯”的历史。   ——高性能计算能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和战略资源,超级计算机是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中科院研究开发的并行计算机技术,打破了我国超级计算机完全依赖于国外进口并受到严重限制的局面。   ——2003年,在突如其来的SARS面前,中国科学院紧急动员,在国内率先完成了冠状病毒的分离与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解析出世界上第一个SARS冠状病毒蛋白质的晶体结构,发现了SARS病毒一种新的蛋白质感染人体正常细胞的一条可能的作用途径,成功构建SARS病毒DNA前期疫苗,并在动物试验中检测出抗体,为药物研发和疫苗研究以及疾病的防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累累的硕果让人欣喜,也让撰写《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进展报告》的工作人员“犯难”,组织并参与报告撰写的一位科技政策专家说:“建院50周年的时候回顾成果,重要的、尖端的都是些‘文革’前的工作。那时写报告,一写到5年前,实在有点惭愧,没什么了不起的重大科技创新。但在这次总结中,成果怎么装都装不下,原本打算选100项左右,碍于篇幅限制,我们只选了其中重大的30项,都是可以在中国科技史上留下墨迹的。”                   为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实施的前3年,工作主要在研究所层面展开。各试点单位在凝练科技目标、调整体制结构、精选创新队伍和建设文化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为适时将试点工作重点转移到“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组织跨所、跨学科重大科技创新战略行动,中科院自2001年下半年起,开始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作为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延续和深化,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包括总体计划与基础研究、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高技术研究与发展等4个分计划。在院层面上,战略行动计划按重大项目、重要方向项目、科技基础设施与支撑体系建设、新建研究单元等4个专项计划,以及科学传播与技术创新规模产业化等若干个专项行动进行组织实施。2002年,中科院又进行科研战略的重大调整:改变科研啃“硬骨头”式的小型团组研究模式,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关键技术的系统集成。 发挥多学科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研究队伍的优势,中科院启动了“煤变油”、“水稻基因组”、“青藏铁路工程”等一系列科技创新重大项目。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然而,多年冻土施工这个世界工程建设史上的百年难题成了最大的“拦路虎”。中科院2001年10月启动了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研究相互作用及环境效应”。在多年学术积累的基础上,科学家们不仅在指导思想上首次提出“主动冷却路基、积极保护冻土”的工程设计思路,而且在世界冻土工程建设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成功运用了块石路基、通风管路基、块石+碎石护坡、遮阳板护坡、边坡防护、热棒+保温材料等筑路技术措施,为青藏铁路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参数。他们参加编制的《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勘察暂行规定》和《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设计暂行规定》,成为青藏铁路勘察、设计、施工的技术原则和规定。中科院的科学家们不仅圆满地解决了高原铁路建设难题,而且使中国“无论是在宏观冻土学研究还是微观冻土学研究方面,都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以世界眼光看创新   创新常常源于国家战略需求项目中,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了重要的创新机遇和选题,与世界科学前沿往往是统一的,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性科技问题,包含着许多有待创新的科学前沿问题;同时,许多科学前沿问题的创新与突破,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中科院在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放在首位的同时,还注重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的有机结合,辩证地处理好“两个面向”的关系。   作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中科院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已完成了1%人类基因组精确图测序计划,水稻基因组测序和水稻第4号染色体精细图的完成,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具有独立完成大规模的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分析能力的国家。中科院的科学家们还完成了遗传性乳光牙本质致病基因的鉴定和儿童白内障致病基因的克隆,发现视觉皮层新的功能筑构系统和神经信号传导新机制,发现果蝇在多路(两路)信息处理、知识运用(而不仅是学习记忆)方面与高等动物有类似的认知行为,发现G-蛋白偶联受体也可以介导轴突生长的导向,证明了狗的东亚起源,中国本土植物的保育研究对目前全球植物保护战略具有重要贡献。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完成的“水稻(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以超级杂交水稻的父本“9311”为研究材料,通过DNA测序和计算机排序的方式,获得了覆盖率超过全部DNA序列90%以上的基因组“草图”,为世界粮食作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化信息。与人类、拟南芥等已经测定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得到了8个方面的新发现。   此项工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赞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Whitehead研究所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兰德认为,“这一论文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水稻作为农作物的重要性与水稻基因组序列对生物学和农业的重要性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可以说,这一出色的工作,不仅在中国的科学史上而且在世界的科学史上留下了“墨迹”。   “在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占领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逐步使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是国家和人民赋予这支科技国家队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在中国科学院2004年度工作会议上,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这样告诫自己的同事。如今,中国科学院的4万多名员工正在为完成这一历史性使命继续努力着。(本报记者 张其瑶)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责任编辑: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