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中国天津世界艾滋病日论坛上,一位学者向与会者播放了一段关于一位非洲黑人妇女的生活经历的短片:
黑人妇女Jennifer生活在乌干达桑格牛地区,几年之前,她每天只能靠操作一台中国产的缝纫机为生。那个时候,贫困的生活只能让她勉强糊口。
短短的几年时间,艾滋病的蔓延让Jennifer失去了很多同村的姐妹。生存的困境、疫病的蔓延几乎摧毁了这个远离城市的小乡村,绝望的生活使得恐惧的阴影长年笼罩在人们心头。
幸运眷顾着Jennifer,一次国际贫困基金贷款的机会,让她又能重新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Jennifer没有扔掉自己的缝纫手艺,而是继续扩大生产,雇用了13个工人。她的工厂以做婚纱为主,并且还附带婚纱租赁;同时,Jennifer开始种植香蕉并出售,还养了50多头牛。
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逐渐摆脱困境的Jennifer又开设了摩托车出租服务,并且雇用了4个人管理这项业务。与此同时,Jennifer还成为当地管理委员会中唯一的一名女性,在这个委员会里,Jennifer不断为当地女性能够自己做生意和拥有私有财产而呼吁。
此外,Jennifer还固定地为当地的小生意人提供指导。她的成功不但使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也直接或间接地让57个人的生活都得到了改善,这其中还包括了她所雇用的工人的孩子……
由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表的《2004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中称,在全球数千万成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中女性几乎占到了一半,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女性所占的比例更是高达60%,而妇女化和年轻化已成为艾滋病传染的新趋势。
“妇女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在全球的每一个地区都呈现增长趋势,其中东亚地区增长速度最快,涨幅达到了56%。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15岁到24岁的艾滋病患者中,女性的比例更是占到了3/4。”联合国秘书长亚太地区艾滋病特使、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前执行主任纳菲斯·沙迪克博士说。
在沙迪克看来,目前亚洲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就像13年前的非洲一样,有着同样的发展趋势:在一些地区,传染病都集中在有限的高危人群中传播,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地方,这些疾病都已经开始威胁到普通人群。
“艾滋病和其他许多疾病一样,贫穷也是导致疫情蔓延的重要因素之一。穷人们本来获取外界知识的途径就有限,更没有多少机会能得到预防艾滋病的常识、健康知识和卫生教育。”沙迪克说:“他们缺乏力量来选择他们自己的生活。”
沙迪克认为,面对艾滋病,妇女的风险要远高于男性,生理结构的差异是最基本的原因。而传统风俗、社会地位、婚姻更导致了这种风险的加剧。
“首先,艾滋病预防的知识尚未普及,女性对艾滋病如何传播以及如何避免自身感染的认识水平仍相当低,这其中包括青少年、已婚妇女和高危人群(吸食毒品者、性工作者等);第二,最近在亚洲国家的调查表明,强暴和强奸发生的频率很高,在已婚女性和性工作者中都有发生,而研究表明,强奸与感染艾滋病之间有很强的关联度;第三,男性的行为和态度能够致使他们和他们的性伴侣感染,实际上,男性对艾滋病蔓延的影响要比社会上的普遍看法大得多,一些男性的性工作者对艾滋病了解得很少,预防方案也难以涉及到他们。”沙迪克说。
此外,在亚洲一些国家的调查表明,80%~90%的女性艾滋病感染者已经结婚而且没有其他的性伴侣。沙迪克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她们的丈夫可能吸毒或者有其他的性伴侣,如果妻子没有权利选择使用安全套,那么婚姻就使她们成为高危人群。
“婚姻并没有给予这些妇女平等的保障。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妇女仍旧处在耻辱和被歧视的地位,在无形中减少了她们选择自己生活的机会。”沙迪克说:“在亚洲一些地区,当妻子被检查出感染艾滋病之后,就会被社会认为她对婚姻不忠诚,但几乎在所有的案件中,情况正好相反,可是人们的观点仍然难以改变。而且这些偏见在一些卫生工作者的观念中也存在。”
这些社会歧视的后果使已婚妇女们不得不去做艾滋病检测,检查呈阳性的妇女被社会和家庭排斥,她们中的一部分只能选择做一名性工作者以养活自己,这就传染了更多的人,变成了恶性循环。
沙迪克介绍,在全球层面,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负责搜集整理全球的最佳实践,筹措资金,并与有关公司谈判降低基本药物费用。以往的经验可以说明这些都会有益于每个国家和具体的艾滋病病人。
“在防治艾滋病以及减少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羞辱和歧视上,政府的参与是防治工作的核心。如果没有政府的参与,就无法制定和落实项目。尤其是最高的政治领导人,他们不仅可以将需要在一起工作的不同部门召集在一起,还可以督促他们力行其职。另外,政府还可以召集其他合作伙伴,如民间团体、社区组织、地方领导和地方组织等。”沙迪克说。
在防治艾滋病方面,民间组织的作用也相当突出。沙迪克认为,民间组织代表不同的思维,它们来自卫生保健、妇女权益等社会工作领域。在艾滋病防治领域,尤其需要民间组织的参与。民间组织可以更好地和一些不易被社会接纳的人群沟通,例如性工作者、注射吸毒者和男同性恋者等。它是项目及其需要者之间的纽带,作用非常重要。很多时候,个人与政府并没有联系。如果民间团体可以担当中介,那防治工作将更加快捷和有效。
“现在,人类仍没有找到一种办法来治愈艾滋病,没有研究出一种疫苗来抵御它,更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们每个人必须清楚地知道,阻止传染病不是靠治疗,只有一条途径可以真正抵抗艾滋病蔓延对人类的威胁,那就是准备好随时预防。”沙迪克说。
“成功预防艾滋病战略使得对女性权利的讨论又提升到了抗击艾滋病这场战役的中心。”在沙迪克看来,一个国家的政府能让女性的权利得到保护并真正让她们可以使用,是最成功的抗击艾滋病战略。而这种成功意味着社会结构的战略性转变。
“从Jennifer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不同角色的转变对整个区域的影响会有多大的区别。从高危人群到开设家庭作坊再到为女性权益奔走,Jennifer从社会的边缘走了回来,更难得的是,她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重新选择了生活,帮助当地还没有逃离饥饿的人们过上更好的日子。一次援助得到这样的结果,说明艾滋病的预防更要从站在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做起,决策者们必须伸出援手。”沙迪克说。
(来源:科学网 作者: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