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巡礼(八):营造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 48
  • 创建于 2004-11-03
  • 903
  走进中国科学院院部机关的大门,迎面的屏风上镌刻着八个金色的大字:“唯实、求真、协力、创新”。这既是中科院的院风,也体现了其独特的科学文化精髓。   创新文化建设不仅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实践的要求,也是保持中科院持续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1998年底,中科院党组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文化,并将其作为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创新文化由此成为知识创新工程的五大目标之一。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对此解释说,中科院在实施创新工程之初,就提出要建设创新文化和科技园区,就是认识到文化在高水平科研工作中的不可替代性。                   科研环境迅速改善   《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全面推进创新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创新文化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众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园区环境、整体形象和规章制度是创新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创新精神、科学思想、价值导向、伦理道德、爱国主义精神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中科院创新文化建设包括三个层面,核心是精神层面,包括科学价值观、世界观和科学精神等;其次是制度层面,包括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其三是可视层面,包括园区环境、形象标识等。以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核心的科学精神层面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以规章形式出现的制度文化是遵循这一内涵的创新文化的评价体系,而形象标识、工作环境等则是创新文化的物化载体。   在知识创新工程启动阶段,创新文化建设主要以可视层面和制度层面为主。一流的科研院所需要一流的科学园区,创建优美的科学园区有助于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思维,诱发创新灵感,有利于集成科技创新成果。过去,中科院的科研环境与“国家队”的地位极不相称,“以前所里破破烂烂,就像乡镇企业的小作坊。因为房子不够,到处搭着破棚子,除了水泥看不到绿草,又脏又乱,不挂牌子根本想象不到是国家研究所,现在再看各研究所,大概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常规装备基本进行了更新,90年代以前的装备已经少而又少了。”今昔对比,一位科研人员颇有感慨。   良好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是文化创新的有效依托,以园区建设为突破口,中科院的创新文化建设迈出了第一步。但是,创新文化建设是一个由外到内,内外互动结合,逐步诱导、约束和深化的过程。正如中科院党组副书记郭传杰所言,不能说外层建设好了,文化建设就到位了,正如一个人,穿着打扮漂亮了,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有内涵,有文化。园区建设很重要,是创新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园区建设也不同于一般的盖房子、栽花种草,还要同本单位的工作性质、文化特征结合起来,体现出内涵。   制度建设是创新文化建设工作的组成部分,中科院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以“按需设岗、按岗聘任、择优上岗、动态更新”为主要内容的岗位聘任制,建立了“岗位聘任、项目聘用和流动人员相结合”的新型用人制度等一系列新的制度。新制度的实施革除了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也把新的观念融入了科研人员的思想,为使创新文化落到实处提供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机制保障。   如今,中科院多数单位已经设计完成了适应本单位实际、各具特色的形象标识,进行了文化传统的大讨论,凝练出所训、所风、研究所精神等创新文化精神层面的内涵。创新文化建设对实现知识创新工程其他四大目标的顺利推进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科研自信心大大提升   创新文化是鼓励创新的文化,也是一种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文化观念和行为道德规范,一种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创新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科研人员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氛围。目前,中科院创新文化建设已经融入研究所的运行机制,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和不断完善的激励机制,使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已经初见成效。   对中科院副秘书长兼科技政策局局长曹效业来说,创新文化建设感触最深的就是科研人员的“自信心有了提升”。这种提升的标志就是原来搞科研“世界上困难的问题都不敢碰,一般搞的都是世界上的科学家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跟着走的工作。今天我们从强调跟踪转向原始创新,很多科学家都在做没人做过的工作,做一些世界上很前沿、很领先的工作。在纳米、生命科学领域等新领域发表在《科学》、《自然》上的高质量论文也开始多起来了”。   自信心源自环境条件的改善和文化氛围的营造,还源自对形势任务、改革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准确把握。中科院党组每年都要总结创新经验、分析发展态势和影响改革发展的不利因素,特别是深层次文化因素,引导研究所制订发展战略,鼓励科研人员敢为天下先、敢碰硬问题、敢做难度大的原创性工作,提倡“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如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组织一批国内外知名青年科学家成立了青年科学家小组,瞄准世界数学难题,向“菲尔兹奖”目标冲击;物理所的5名研究员联合国外优秀专家,成立了一个10人创新小组,瞄准凝聚态物理学科前沿的重大问题开展原始性创新研究。                   合作与竞争互动   一位中科院机关工作人员说,“创新文化建设的根本,是要看科研人员的精神层面有没有变化,如果有了变化,什么形式都没搞也行。”   路甬祥认为,科学观的背后实际上是自然观和社会观。一个科学家的自然观、社会观、科学观和价值观,决定了他的人生目标、行为规范和对伦理道德追求的层次。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科研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也有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内涵。目前,中科院创新文化建设已从启动阶段以可视层面和制度层面为主,逐步转向精神层面。   为了弘扬求真唯实的科学精神,2001年以来中科院组织编写出版了《科技创新案例》,通过240个创新案例大力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2001年底,率先向社会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在社会各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2002年,中科院党组又颁布《中国科学院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要求科研人员“实事求是,力戒浮躁,恪守科学道德,严禁弄虚作假”。   中科院创新文化建设大力倡导协力创新的团队精神,要求科技人员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自觉服从大局,同时改革了奖励制度,设立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主要奖励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个人和集体。通过表彰重大创新贡献团队,激励团队意识。首批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辽西热河脊椎动物群研究集体,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他们的团队精神。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个团队有一个特点,大家年龄都差不多,相互帮助,各有特长,有的人思维敏捷,有的动手快,野外好,大家都意识到互相帮助对大家都好,分工合作”。(本报记者 张其瑶)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责任编辑: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