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技术发明一等奖缘何花落高校

  • 创建于 2005-03-30
  • 946
     3月28日,在倍受瞩目的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等完成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和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院士等完成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由此连续6年空缺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而让教育界倍感振奋的是,这两项一等奖得主均来自高校。

    据了解,这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两项成果,都属于新型复合材料的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这两项成果不仅形成了技术平台、装备制备平台,而且实现了产业化,是技术跨越方面非常突出的例子。

    连续6年空缺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缘何花落高校?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高校获得两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充分说明近年来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有了自主创新的理念和能力,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才会导致重大成果的出现。许智宏说,近年来大学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有了长足进步,拥有大批本国培养的以及国外回来的学者,包括长江学者在内的一批学术骨干。此外,国家对高校科研的投入这几年有显著增长,并且致力于营造宽松的环境,为基础研究最终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据统计,在此次会上公布的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28项二等奖中,高校参与获奖18项,占64.3%;国家技术发明奖21项中,高校参与获奖13项,占61.9%,其中一等奖两项,二等奖1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85项中,高校参与获奖102项,占55.1%,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96项。另据之前的统计,2003年,高校获全国三大奖1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3项,占68.42%,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1项,占57.89%,获国家科技进步奖91项,占59.1%.这些数据表明,中国高校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花落高校,说明了我国高校整体科研实力在不断上升,更说明了过去几年来高校改革与发展为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技体制的战略变革,进一步提升了高校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高校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执行主体,正在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二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为高校科技长足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契机,特别是“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985工程”、“211工程”的实施,为高校整合资源、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生大成果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三是科技全球化的加速,进一步拓展了高校科技发展的空间。高校具有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战略联盟的主要合作对象,在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合作中具有突出的优势,堪称国际科技交流中最活跃的力量。

    「链接一」黄伯云:烈火炼人生

    由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等完成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涉及高性能炭/炭刹车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以前,炭/炭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只有美、英、法三国能生产,垄断了国际市场,并实行严密的技术封锁。中南大学的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采用新的先进技术及装置实现了炭刹车副的工业化生产,打破了国外高技术封锁,确保实现我国数百架进口大型干线飞机炭/炭刹车材料国产化和国家航空战略安全,在国防上更具重要意义。该项目的成功不仅开辟了我国高性能航空炭刹车制造新产业,而且对航天、化学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技术进步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黄伯云院士表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为己任,把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荣誉当成新的动力,为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据新华社)

    「链接二」张立同:十年磨一剑

    “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项目由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院士等主持完成。成果整体技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材料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而打破了国际高技术封锁,走出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国际前沿性材料的道路,对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都将发挥重大作用,潜在市场每年约10亿元。

    此项目研制的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一个国家先进航空航天器制造能力的新型热结构材料,可以满足航空航天器向高速度、高精度、高搭载和长寿命发展的需求。我国是继法国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

    在10年前,张立同明确提出“只有技术上的创新才能在科研项目中取得跨越式发展,而技术创新往往是集体创新,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和技术人员队伍”。10年来,张立同科技创新团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共同的事业中,他们经历了成功的喜悦,但更多的是经受住了失败的打击,在失败中不断创新、壮大。(据新华社)

    (记者 唐景莉 黄蔚 纪秀君 实习生 刘琴) 《中国教育报》2005年3月29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