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热点。在本届文博会中,知识产权保护的触角渗透到各个领域,内容涉及版权、商标、工业外观设计等门类。
专家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但创意一旦固化为一定的形式如表演、书籍、影像、电子出版物等,就容易被复制盗用。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知识产权的保护面临更大的挑战。与传统产业的产品相比,数字信息产品复制过程几乎没有任何花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中国区的一份资料显示,仅仅网上传播的盗版音像制品就给音像行业带来了每年至少50亿美元的损失。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保护手段。
记者看到,此次博览会上首次展出了先进的数字版权保护及认证系统,在通过这一系统注册后,会将需要保护的内容打上数字水印,以对抗非法复制与传播。除硬件的保护外,文博会还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进行深入探讨,在文博会期间举办的“中国企业版权论坛”上,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和版权优势企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国家版权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此外,即将在文博会上成立的中国企业版权联盟还将发布“联盟自律公约”,为知识产权保护增添行业视角。对于工业设计的积极性保护,则通过“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打上国家认可的标记,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营造一个更积极的保护环境。
(来源:科学网 作者: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