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夏建白追忆黄昆:永远自己动手做研究

  • 创建于 2006-11-03
  • 847
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经验、科学方法等精神财富,一直是科学界的热点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夏建白向记者谈起了黄昆先生对他的影响。从读研究生一直到工作于半导体超晶格国家实验室,夏建白的学习和工作一直和黄昆先生联系在一起。 夏建白对记者说:“黄昆先生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固体物理和半导体事业的骨干,桃李满天下。他对固体物理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和玻恩教授合著的《晶格动力学理论》是固体物理学的经典,他的治学精神和学术著作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认真学习他的著作,按照他的教导努力做人,努力做好科研、教育工作,像他那样为国家的科学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77年11月,从教20多年的黄昆在小平同志的关怀下,回到阔别26年的科研一线,开始了科研的第二个春天,国外同行称之为“灰烬中重新起飞的凤凰”。“小平同志亲自点名让我担任半导体所所长,其实那时我深感自己的条件和所长的岗位很不相称。”1978年,黄昆写了一封请辞信上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方毅,说明自己不适应领导工作。方毅院长就向黄昆传达了小平同志的指示:要他当所长,就是要他直接到实验室去。 黄昆说:“自教学岗位转到科研岗位,这无疑是一次客观形势的变化。到了研究所不做研究工作说不过去,这对年近60的我来讲,又是一个新的要求。”作为一所之长,黄昆在组织全所进行科研的同时,十分重视全所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提高,他要求科研工作者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在别人后面赶的被动局面”。于是,黄昆决定重操旧业,上台讲课。从1978年初开始,黄昆每星期抽出半天时间,给全所科研人员讲授物理理论基础,前后整整讲了10个月。 夏建白介绍说:“超晶格在半导体物理研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将不亚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PN结物理发展所带来的重大进展。时任所长的黄昆及时将半导体所的研究方向转移到超晶格、量子阱上来。黄昆先生高瞻远瞩,他的预言被以后的超晶格、量子阱、半导体微结构的材料、物理、器件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所证实,同时也为我国半导体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黄昆的主持下,半导体所的半导体超晶格研究在世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其中超晶格拉曼光谱学和电子态的研究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量子阱晶格振动理论——黄—朱模型的研究处在世界最前沿。一直到现在,黄昆与朱邦芬合作提出的“黄—朱模型”还被作为必读文献列入许多国外专著和研究生教材。 夏建白为记者详细介绍了自己在黄昆先生指导下,和黄昆先生合作过的一些工作。“黄昆先生、汤蕙和我分别提出了研究超晶格电子结构的赝势和有效质量理论平面波展开方法,并且用这些方法研究了半导体量子线的电子结构和量子阱在电场、磁场下的效应等。” 夏建白强调说,向黄昆先生学习的地方有很多: 第一,永远自己动手做研究工作。1977年,黄昆先生说:“研究中断了几十年,自己年龄已近60岁,研究怎样才能做出来呢?我当时想,科学家老了会掉队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知识老化,特别是基础理论和方法跟不上,二是容易脱离第一线的具体工作甚至逐渐忘记自己的老本儿。要认真补上几十年基础理论的发展,我恐怕做不到,所以我拿定主意承认这个局限性,只去做自己能做的问题。但是要坚持自己动手做第一线的具体工作。” 第二,要有不断的创新精神,要把握住正确的研究方向。黄昆先生说:“要做到三个善于,即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尤其是要提出在科学上有意义的问题;要善于提出模型或方法;还要善于作出最重要、最有意义的结论。”夏建白对记者说,黄昆先生定下的超晶格、量子阱和微结构的方向,一直指引着我们,长盛不衰。但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我们要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有所创新,开辟新的方向。 第三,要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研究方向。黄昆先生说过:“在学习知识上,我的实际体会是,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要服从于应用,要与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相匹配。”做研究工作也是如此,不要好高骛远,要做与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相匹配的研究工作,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做出有意义的工作,自己的信心也会越来越大。 夏建白还强调了讨论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黄昆先生很看重讨论。1941年大学毕业后,黄昆到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当助教,与杨振宁等人同住一屋,经常讨论一些深入的问题。有一次,为弄明白量子力学中“测量”的含义,他们从白天一直讨论到晚上,最后上床后又爬起来,点亮蜡烛,翻看权威资料来解决争论。时隔数十年后,杨振宁认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不是在美国做研究,而是当时和黄昆同住一屋的时光。杨振宁说,那时的黄昆往往都将话题引向极端,引发无休止的争论;正是这些争论,使自己找到了科研的感觉。 直到半个世纪以后,黄昆仍提倡科研人员应当生动活泼地讨论学术问题,认为讨论最能启发人的思考。“我文献看得比较少,因为光看文献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变成书本的奴隶。自己创造东西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对我来说,后者要困难得多。学别人的东西很难,而自己一旦抓住线索,知道怎么做,工作就会进展得很顺利。” (来源:科学网 作者:易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