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日专题:辛格纳吉:为什么艾滋病疫苗迟迟未能面世

  • 创建于 2006-12-05
  • 1106
“艾滋病疫苗可望在7到10年内面世。”“艾滋病疫苗研究已经进入人体实验阶段。”让人们备感振奋的这类报道,被艾滋病疫苗研制一线的科学家指责为“不负责任”。 自1985年确诊第一例艾滋病病例开始,科学家就开始研究艾滋病疫苗。遗憾的是,如今20多年过去了,尽管已经有超过30种疫苗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但依然没有一种疫苗可以付诸大规模使用。不仅如此,现有正在进行的所有研究还存在研究方向单一的弊端——通过促使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来保护肌体。艾滋病疫苗的研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国《科学》杂志编委会曾在2005年7月1日出版的新一期杂志上提出125个“天问”——目前挑战全球科学界的重要基础性问题,“是否存在行之有效的艾滋病疫苗”便名列其中。 为什么艾滋病疫苗迟迟未能面世? 怀疑者认为艾滋病疫苗永远都不会成功,因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变化多端。而支持者认为,在猿免疫缺陷病毒上,疫苗可以产生效果,因此HIV的疫苗也可能成功。 199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国际免疫联合会主席、瑞士苏黎世大学教授辛格纳吉的答案是病毒的DNA变异太快。12月1日,在2006中国天津世界艾滋病日论坛上,他作了题为《为什么我们仍没有艾滋病或结核病疫苗》的报告。 “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系统。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将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组比已知任何一种病毒基因都复杂,而且变化多样。”T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阻挡外来的细菌、病毒进入人体免疫系统,但它对艾滋病病毒无能为力。 “T细胞表面有两种受体,分别识别病毒抗原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体(MHC)自身分子。另一个是'改变的自身’模型,认为T细胞表面受体能识别被病毒抗原修饰过的MHC。通过研究移植排斥反应,发现移植抗原在移植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最重要的是表面被修饰过的细胞有一个小小的肽段,这一段在抵抗病毒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现在有两个理论,其中之一是免疫记忆在细胞内部,一旦这个细胞接受这种改变,它就有记忆功能。问题在于病毒在抗原表面存在着。第二个理论是免疫记忆功能由抗体来保留。如果成立,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那么就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开发疫苗。”辛格纳吉在研究免疫记忆是否存在的问题,一旦长期被学界公认的免疫记忆被证实并不存在,免疫学的大部分理论将重新改写。 “病毒感染导致机体死亡不是病毒本身造成的,主要是由于免疫保护造成的,像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就属于这种性质。”也就是说,我们的最大敌人似乎不仅仅是造成伤害的病毒,而恰恰是我们的身体自身,许多疾病是自体免疫性疾病,保护着我们的免疫机制同时也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时候重重地害了我们。 现在,辛格纳吉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做疫苗的开发工作。辛格纳吉说还有很多疾病没有被疫苗征服,自己的梦想就是想从理论上知道免疫如何反应,如果知道病毒和病菌的哪些片段对免疫细胞是敏感的,就可以分离出一些疫苗,它们具有较少或者没有副作用。免疫性记忆,这是开发许多疫苗的基础。 他说,在艾滋病问题上还有很多“why”: 为什么人体的自动免疫性疾病主要通过抗体?为什么所有疫苗保护要通过抗体起作用?为什么女性感染艾滋病的概率比男性高? (来源:科学网 作者: 易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