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巡礼(七):高新技术产业的希望之帆

  • 48
  • 创建于 2004-11-03
  • 894
本报记者 马晓岚 加强创新成果的转移,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化,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组数字可以看出中科院近年来院、所两级投资企业的巨大变化:2003年,394家企业营业收入为534亿元,比1997年增长398%,年均增长66.3%;利润总额20.3亿元,比1997年增长249%,年均增长41.5%;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60871个,比1997年增加107%,年均增长17.8%。                   枯木新枝恰逢时   中科院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创办一些企业,走过了自己参与投资和创办公司的艰难路程,其中最成功的企业家莫过于联想的柳传志、地奥的李伯刚、三环的王震西。中国科学院产业局的负责人说,这几个成功的例子是特例,如果说联想、地奥、三环有今天的辉煌,只是当年中科院的“无心插柳柳成荫”,而前些年,中科院麾下的许多企业便是“有心栽花花不开”。   中科院产业局的负责人介绍说,“这么多年院里有6000多个项目转出去,但经我们与地方具体核实,只有3000多个项目实现了真正转移,其他50%显然是在转化中没到产品阶段就‘流产’了”。   “我们有这么多的公司,大部分公司都已经创办了十年左右,但其年销售额还停留在几千万元的水平上,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起初办的一些企业在无奈之下,办成了养闲人的地方;一些研究所也不指望这些公司赚钱,于是企业变成了长不大的‘老头树’。”中科院一位对产业发展很有研究的资深人士说。   决定一只桶的容量,不是组成桶的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产业局的负责人说:“长板是我们的技术,短板就是我们缺柳传志、李伯刚、王震西这样优秀的高科技企业的管理者。”   形成产业要经历“关键技术成果-产品原形-产品-大规模生产”几个环节,多少年来,许多人为构成这一完整的产业链而探索。从“曙光”大型计算机,到“龙芯一号”,再到“凤芯一号”,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探索了各种各样的模式,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做法:采用传统的办法转让知识产权,甚至免费提供一些技术,效果也不够好;与大企业合作是一种模式,但也不是很成功;利用国家投资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在产生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后创办高技术企业,“曙光”是一个成功案例,但只有一个成功的案例还远远不够。“龙芯一号”产业化也是在继续探索这种模式。 “科研人员自己从头搞到尾,想形成真正的产业很难,这种‘长跑’模式存在市场不知道在哪里的问题。”计算技术研究所发展部主任隋雪青说。   中国经济今日的腾飞为中国高新技术的转移和辐射提供了条件,中科院让院所投资企业的“老头树”如枯木逢春恰逢其时。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院士9月16日在宁波“龙芯一号”发布会上深有感触地说,“研究人员不一定非要自己办企业,我们更多的是要往社会上输送技术,社会上许多人做产品办企业比我们更专业。我们的专长是研究开发,成果出来后,应该与地方及有经验的企业共同完成产业下游的工作。”   中科院产业局局长赵勤说,“我们痛下决心,让现有的控股企业寻找社会优秀资源的优化组合途径,把公司股权的主要部分稀释,依据股权将公司的主要操作权力移交给社会,这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决策,不是根据一个概念或者理念而制定出来的。”   长不大的“老头树”终于要绽发新芽了                   转制改制是必由之路   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六年多来,对包括18个研究所和事业单位全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记者听到这些改制企业的老总,发得最多的牢骚就是国家的各种社保不配套,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困难,但还是咬牙彻底改制了,而不是简单的“翻牌”。   沈阳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转制后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该公司“蓝天数控”品牌在俄罗斯市场与德国西门子公司产品平分秋色;四川中科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第六型“计算机选举系统”达到了稳定性、可靠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统一,成功应用于党的十六大会议、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是目前国内最高水平的成熟产品。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组织研制出“快速红外体温遥测仪”并与上海技术物理所合作研制出的KG-2便携式红外测温仪,为非典防控做出了贡献。   中科院对院所投资企业进行了大幅度地稀释股,目前有94.5%企业已经依据《公司法》改制成有限责任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所办企业,在1998年与地方知名企业集团通过资产重组强强联合,组建了由所控股的上海中科生龙达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该企业股票在伦敦和新加坡正式挂牌交易。2001年在纽约注册了生龙达美国投资公司、生龙达美国易康项目公司等,完成了海外市场先期拓展和创业布局。目前,生龙达公司的资产逐步由虚转实,随着新产品相继上市,四年里生化与细胞所企业资产增值了三倍多。2003年集团股东权益为1.36亿,增值1400万左右。生龙达公司老总房永生介绍说,目前已经呈现出较强劲的发展势头:乙肝诊断试剂盒和MEP保健品的销售已达到一定的量,今年开始产生利润。另外有两个新药已在上海市200多家医院进户。还有四个一类新药已经、或将于今年底、明年初进入临床。   中科三环公司王震西自信地说“一次某国际知名大公司要到我们公司来,有人建议我们先搬到一个漂亮大楼再谈合作的事,我坚持让他们到不起眼的小楼里,因为公司楼旁就是我们强大后盾的中科院物理所的大楼。最终这位著名公司的老总还是与我们签订了合作协议。”   长春光机所联信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开发了彩色STN-LCD显示器和四种手机用彩色液晶显示模块,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获得了国内多家手机厂商的认可,并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打破了该产品基本依赖进口的局面。   转制、改制后的企业明显地增强了企业承担国家产业化大项目的能力,截至2003年底,中科院共承担了23项国家发改委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投入1.8亿元,带动社会资金19.1亿元。                   促进技术转移大显身手   近年来,中科院瞄准国经济需求,制定并实施了“技术创新规模产业化专项行动”,根据国家区域战略,先后组织实施了“西部行动计划”、“东北振兴科技行动计划”,确定了“科技援藏工程”、“科技支黔工程”等,积极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以及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际贡献。   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重大项目中,中科院组织实施了“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推广”、“铬盐清洁工程项目”等产业化项目。并加强与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的合作。如积极开展与烟草、纺织等重点行业和大庆油田、海洋石油、上海电气集团等大企业的合作。如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共签署了三批41个合作项目,2003年,为该公司新增销售收入约40亿,新增利税4亿。   为努力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技转化中介机制,有组织地推动技术转移,2002年,中科院批准建立了7家技术转移中心,其中有3家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如北京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了由京区12个单位组成的理事会,组织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就中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汽油调和技术联合攻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合作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产业化这三者的投入比例,大致是1∶10∶100,如果中科院为它的基础研究已经投入了10万元,这就意味着为它的产业化至少必须再投入1000万元。中科院产业局负责人介绍说:“中间的环节往往没有人投,为此,中科院每年从院投资企业上缴的利润中拿出3000多万元促进技术转移,假如每年投十个项目,每个平均也就是300万,对一个企业来说实在太少了,但是必尽我们迈出了第一步。对于所投资项目,我们首先考虑项目技术的成熟度和工程化程度;第二必须具有市场性;第三必须由社会企业一起介入;第四要建立起一支能够实现产品化的队伍,投钱实际是‘投人’,办企业实际上是‘办人’,能够使项目向前推进的这四个硬指标缺一不可。”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责任编辑: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