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武汉大学生科院教授于丹从梁子岛返校。
这个春节,他又是在梁子岛上度过的。
腊月廿六,他上北京参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总结会。廿八,他便上了岛。
除夕,“加了几个菜,放了几挂鞭。”同在岛上过年的徐新伟副教授说,随后大家各忙各的事。
大年初一,武大党委书记李健教授上岛拜年,拉着于丹的手说,“向你学习”。
于丹最关心的,还是那一湖水。
他告诉记者,2010年大汛导致梁子湖生态急剧退化,经一年治理,去年底,全湖水质回到二类。相比1998年大汛后的生态修复,提前3年。“但开春后,气温升高,氮磷释放,水质会反弹,需要密切关注。”为此,于丹领衔的武大梁子湖生态站拟马上种下2.5万公斤草种。
1992年,35岁的于丹在梁子湖扎了根,从事水生态研究与修复实践。此后20个春节,他都在梁子岛上过年。
如今,生态站是国内一流的水生生物研究基地,梁子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唯一出现一类水质的大型湖泊,去年入选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首批试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