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在摸索中蹒跚前行

  • 创建于 2006-12-20
  • 1467
华老师是今年7月份从一重点高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2005年11月份举办的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上,她无意中向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投了一份应聘简历,不到一个月就接到了面试通知。 “此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会去职业院校当老师。”华老师说,接到通知后,她开始是好奇,接着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去学校实地考察,了解职业院校的情况。她发现,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的招生已经占到普通高校招生数的一半以上,已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另一支生力军。近年来,高职院校成为高校毕业生的“新宠”。 今年11月中旬,教育部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至少安排20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奋力跻身“国家队” 如果能跻身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无疑就挤进了高职院校的“国家队”,这让很多高职院校为之心动。打开各高职院校的网站,首页上几乎都可以看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申报材料”的新闻。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也在为此忙碌。今年,该校总共招了近60名硕士研究生充实其师资力量。而在近三年间,该校共引进了160多名教师,其中90%是硕士研究生,还有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等高职称人才。当《科学时报》记者致电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潘绍来时,该校正在接受江苏省教育厅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这次评估被称作是一次影响学校“生死存亡”的评估。 “它与竞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直接相关。”潘绍来介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首先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达到“优秀”。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选定了26所作为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院校,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唯一一所进入评估试点的高校,但由于该校1999年才被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截至2003年,该校还没有两届毕业生,他们只以“良好”通过了评估。今年,他们再次请教育部专家组来学校评估,希望能获得“优秀”,拿到进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通行证”。 “现在,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很激烈。”潘绍来告诉记者,2006年,国家启动第一批30所示范院校的项目建设,尽管挤入第一批示范院校的几率非常小,但谁都不想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很多学校都在通过各种方式为能挤进“国家队”而尽力。这种竞争事实上也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探索中国式职业教育模式 12月11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过程研究会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举办的新经济与职业教育教学创新论坛在京召开。论坛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探讨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据我所知,仅这个月,职业教育方面的研讨会或论坛全国就有十来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向《科学时报》记者介绍,有关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问题的探讨是当前职业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 提起探索职业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一线工作多年的潘绍来深有感触:“我们当前仍缺乏比较成熟的适合中国本土特色的办学模式。而这正是从教育部到各个高职院校现在都在摸索的事情。众所周知,职业教育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或技能型人才,但是究竟怎么培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潘绍来介绍,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培养方式叫“订单式”培养。2002年,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也开始与江苏省东源电器公司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其基本做法是根据企业生产、技术实际,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实施专业教学。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签订合同,企业为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部分学生通过这种模式实现了免费上大学,学生在预就业期间直接到企业顶岗实践,并承诺为企业工作、服务若干年。近三年来,企业为该校学生提供助学金、奖学金、学生科技比赛基金每年达80多万元。目前,学校已与300多家企业建立了定向培养与就业关系,与江苏大生集团、联发集团、华诚软件、益联集团等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订单培养”关系,首期大生班、联发班学生已顺利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2006年初,他们还出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管理办法》。 “但是,学校和企业建立联系并不容易,”潘绍来说,“订单式”培养毕竟是一种特例,它不能适应所有的专业,也不是所有职业院校想推就能推的。寻找合适的培养模式仍是让很多职业院校大伤脑筋的事情。 赵志群介绍说,世界上主要有三种职业教育模式:学校教育模式、企业培训模式和“双元制”模式。我国采用的主要是学校教育模式,它可以通过政府调控,保证一定的统一标准,并较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教育性”目标,但对市场、企业的需求反应比较慢,培养的学生容易与企业、市场需求脱节;企业培训模式,如日本就采用这种模式,其培养内容完全按照企业需求进行设置,这个模式与日本的终身劳动雇佣模式相对应,但难以在全国建立可流动的劳动市场;“双元制”模式以德国最为典型,要求学习者一面要在企业接受培训,一面要在职业学校接受教育,而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约占整个学业时间的70%左右。这一模式结合了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但它太特殊,较难推广。目前,很多国家通过各种手段来开创新的职业办学模式,如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school to work”,澳大利亚也对原来的TAFE学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国外的模式不能照搬到中国,中国要形成既适合国情又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职业教育模式还要付出很大努力。而且,市场经济是个性化的竞争,高职院校也正在从共性转向个性。各个职业院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找到科学的学校定位、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赵志群指出。 投入不足阻碍前进步伐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至2004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约1.45万所,高职高专院校1047所(其中职业技术学院872所)。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但是,国家打算设立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所有高职院校中所占的比例不足10%。若挤进了这支“国家队”,就能从国家获得一笔专项资金,改善教学试验实训条件,地方也会按要求给予一定的支持。那么,其余的90%的高职院校又该何去何从? 潘绍来说,目前人们还是有一种误解,认为职业教育的成本应该比普通本科教育低,无论从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其投入的大部分教育经费都放在了普通本科院校,这种状况对职业院校的发展极其不利。 赵志群指出,对职业院校投入不足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2002年,上海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3759.40元,低于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4989.66元;2002年~2004年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财政经费10.1亿元,而同时期该市仅对创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投资就达23.1亿元。这种教育经费投入上的不平衡,人为拉大了职业院校与普通学校业已存在的差距。“这还是两个比较好的地区,其他地方的情况可想而知。”现在,很多高等职业教育的学费比普通高等教育的学费高得多,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发展是靠学费来支撑,一旦招不到学生,就没有经费来源,没有经费就不可能发展,长此以往只能形成恶性循环。 赵志群说:“职业教育应该加强技能训练,但是现在很多职业院校由于条件不够,只能'在黑板上开机器’。可以说,现在的职业教育缺乏实际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又怎能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来源:科学网 作者:张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