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五十八位院士直击科技热点

  • 48
  • 创建于 2004-06-08
  • 1035
  本报北京6月6日讯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期间,58位院士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问题,在大会驻地和8所大学、研究所举办了多场学术报告。6月5日上午,京西宾馆的大会综述性报告拉开了本次院士大会学术活动的序幕。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徐冠华院士主持报告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东升院士,总装备部王永志院士,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分别作了精彩报告。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地球科学的一个热点课题,刘东升从深海沉积、冰心、黄土研究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环境科学研究的重大理论进展。刘东升说,环境问题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黄土研究是认识自然环境形成演化和了解自然灾害发生机制的科学基础。由于地球系统的复杂性、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人类世”概念的提出可能是地质学的又一次飞跃,是研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视角。   王永志的报告《世界载人航天发展走向》,回顾了20世纪人类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并展望了21世纪世界载人航天的发展走向。王永志说,航天技术是事关国家发展的战略技术,近地空间将是21世纪人类航天活动的主战场。他强调指出,航天事业的发展应与国家的综合国力相适应,如果脱离国情,片面追求航天技术的发展是不可取的。   朱之鑫深刻分析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指出,从机遇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加快、科技进步加速、全球化趋势增强,将为我国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创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从挑战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将进入高增长期,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经济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动,人口、就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将日益突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在经济、政治、体制、资源、市场等多方面创造条件,更需要科学技术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撑。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命科学已逐渐成为自然科学的主流,生物技术的崛起则为健康、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机。陈竺在其报告《中国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但陈竺也指出,我国生命科学在整体上仍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协调乏力、研究与产业脱节、法制环境欠佳等问题,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重大前沿领域的前瞻性部署,瞄准重大科学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力求通过学科交叉,在系统生物学、神经和认知科学等方面获得世界级的成果。陈竺呼吁社会科学界和大众对生命科学研究给予支持,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以及公众教育,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有利于科学与技术健康发展的生物伦理观。   学术报告活动期间,中科院外籍院士也纷纷登台“献艺”。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古植物部主任傅睿思的《早白垩世植物的演变》的学术报告,通过丰富的资料讲述了早白垩世古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时空分布情况,证实了早白垩世全球气候、生态环境的变迁。傅睿思的报告引起听众极大兴趣,台下的院士也纷纷参与了古植物和全球气候、生态环境的讨论。 (记者郑金武)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责任编辑: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