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读研收费” 激励机制随之而来

  • 创建于 2006-09-27
  • 701
近来有关“研究生教育收费”的话题一直被炒得沸沸扬扬,大家的目光似乎都集中在“要收多少钱、收费了还读得起吗”等问题上,有关专家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其实收费并不会像大家所理解的会导致很多学生因此缴不起学费、读不成研究生。其实大家更应该关注收费的实质,实行经济成本分担是要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有动力,让教师有压力。 有关研究生教育经济成本分担问题已经作为国家教育部研究生创新方案的一个新要点,其实质是要转变研究生教育机制、促进研究生教育改革。而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研究生教育也都采取政府、学校和个人共同承担教育成本的财政多元化模式。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顾云深教授认为,在研究生培养经费和生活费全部由国家承担的情况下,的确有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压力不大、动力不足的问题;对导师来说,招收多少学生、招什么样的学生、学生是否努力学习搞科研等问题也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导师也就没什么压力。 实行经济成本分担以后,对学校来说,可以把政府拨款、自筹经费、导师的项目经费和学生缴纳的学费等等统筹起来,以奖、助学金的形式,按学生学习成绩和科研能力评定等级发放。 对研究生来说虽然需要付出一部分学费,但是他可以通过学习和科研来获得奖、助学金,只要学生努力学习、认真科研,那么他获得经济上的回报率可能更高。这样反而有利于他们端正学风、安心科研;而在选择专业上他们也会考虑读研的机会成本,选择更理性,不会盲目跟风。 对导师来说,由于他们要从自己的科研经费里拿出一部分作为学生奖学金或是设置“三助”岗位,而且掌握着奖学金的发放,这样导师只要招生,必然要认真、负责地选拔和培养学生。还有利于导师队伍的优胜劣汰,因为学生为了学业科研,对导师的选择也将更严格。 顾教授认为,研究生教育收费实质上是一种激励机制,能造就一种竞争氛围,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