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更需勤奋,生活如此精彩——记本科生参观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武泓含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4-10-29
  • 197
师生畅谈时
讲座进行中
参观实验室

10月25日,我校本科部1409班师生一行在“科学家班主任”陈运法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分别聆听了过程工程研究所书记、副所长陈运法,“百人”研究员王钰、“百人”研究员杨军的讲座。以此加深同学们对材料学以及过程工程的了解,老师与同学们对专业、出国、人生进行了很多探讨与交流。研究所人事教务处处长马江华老师主持讲座。

下午合影后,陈运法书记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他主管的实验室。同学们感触良多,获益匪浅。

感触在于近距离地接触了科学的前沿,获益源于“过来人”们发自肺腑的经验分享。

陈书记谈到三点,1、学材料即是学习事物的“骨头”。对我们自己而言,基础学习便是我们的骨头。也只有骨头硬了,才能使科研更加顺利,有更少的障碍。若是贪于玩乐软了骨头,便难以站立起来。2、有了骨头,就要赋予它感觉。“广泛涉猎并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开放性”、“不功利”是他强调了两个重要方面,“你们可以多读一读其他的书,多去其他的地方听听课,可能和专业关系不大,但我们可以学习人家的知识和思考方式。”他语重心长地说。3、“适应环境、天道酬勤”仍旧应当是我们的信仰。而且作为“果壳”(国科大)一期,以及面对新学习环境的不适应,我们是不是能够真正地利用好资源,并去适应资源,学有所成呢?他留给我们自己去思考——“人常说:‘名师出高徒’,现在名师有了,高徒呢?我们是不是仍在坚持梦想呢?”“现在路多了,选择多了,所以就放松了,不拼了?然后把失败与问题都归于勤劳以外的因素呢?天道酬勤,你们还应该相信它。”一问接着一问,每一问都直指我们的要害,直指我们最需要思考的地方。

王钰讲演的题目是“‘碳’索”——探索科学,探索生活。整个报告围绕“梦想”两个字展开,“梦想源于哪里?源于热爱生活、源于积累、源于执着。”面对科研瓶颈,由小笼包给予灵感,制作出可以进行致密分离的仪器;由羊肉串引发科研设想做出分布均匀的材料。言谈中的回味与喜悦中,可以看出他因生活给予恩惠,而生出不尽感激与热爱。“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他不断地重复这句话,强调实践出真知,实干方兴邦。“诺贝尔奖离我们真的很远吗?不!它就在生活里,外国人撕胶带、切铅笔做成个石墨烯都拿了奖,其实没那么难的。”人们仰望牛顿,佩服他在生活中找到了“苹果”,发现了引力,由此观之,王钰老师正是在践行着牛顿,践行着发现生活。

杨军则更多地讲述了他的科研历程,有喜亦有忧。硕士时,选择导师时阴差阳错去了一个并不理想的专业方向,很苦恼;博士时,习惯了自由研究环境的他却碰见了一个严苛的博士生导师,缺少研究自由,很郁闷。但从他的讲述中发现,他的研究生涯不仅有将近三十篇论文在著名杂志上发表,而且本应辛酸的往事,从他嘴中道来,却妙趣横生,“打羽毛球、下围棋、有时还调侃调侃教授,生活挺开心的,就是苦了陪他读书的妻儿了。”可见他经营生活的心态与手段,枯燥的科研摇身成为留恋的过去,漫漫的书海变成那“水草丰美的地方”。

马老师是一个马拉松选手,在做介绍过程所时用一以贯之的马拉松精神与文化感染着我们。“科研就像跑马拉松,刚开始很无聊,二三十公里有了乐趣,快冲刺的时候就浑身充斥着满足感。”富有运动的激情。“很爽!”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本科时期体能很差的学生对马拉松、对科研的总述。

报告令我们耳目一新,在四位老师的讲座中,更多的充斥着对生活,对感情的经验与体会:马老师提到马拉松时脸上灿烂的笑,王钰说到从“小笼包”获得灵感时迸发的激情,杨军回忆调整心态时豁然的感叹。这其中都蕴含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一位同学会后说:“本以为科学家都是一板一眼的,没想到比我们年轻人更有趣更喜欢生活。”发现生活在他们那里好像成为了艺术,成为了原动力。

午餐的时候大家围坐一圈进行交流,同学们问到该如何过大学,陈书记说道“现在大家都很浮躁,说的多,做的又太少,这是不好的文化。有真才实学也就少了。”他认为“会观察,能总结,又精于提炼与表达才正是我们当下应当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

过程所一行,同学们见识了现实的设备和成果,更重要的是在与名师的交流中,进一步看到科研是可以融于生活并快乐着的,当下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坚持、勤奋不息的。最后,整个行程在夜幕中完满结束。

 

责任编辑:武泓含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