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海洋所研究生参观了青岛市葡萄酒博物馆。本次实践活动由研究生会博士实践团组织。

    一路春光明媚、惠风和畅,欢声笑语不断,50余名研究生集体步行前往博物馆。青岛葡萄酒博物馆以葡萄酒历史与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文化交流为主题,是国内第一座葡萄酒地下特色博物馆。

    博物馆长廊两侧分布着各个展室,墙壁上有世界著名葡萄酒庄的浮雕以及关于葡萄酒知识的版画、橱窗、触摸屏,在各色灯光的映照下精致夺目,让每位同学兴奋不已。同学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游览了天然葡萄园、器皿馆、商务会馆、历史展馆、葡萄酒银行、藏酒窑及中国馆、国际馆等不同展室。

    在参观中,同学们学习到了很多关于葡萄酒的知识,了解到葡萄酒的重大产地、葡萄酒的生产工艺及相关器皿。同时,大家还参观了博物馆的地下神泉、鬼洞、热带雨林等,一路五光十色,美不胜收。

    研究生们走出校园,增长了见识。同学们在繁忙的科研和学习之余舒缓身心,得到了美的享受。
(海洋所记者团)

 

 

 



                                                            

3月12日下午,数学科学学院202班党支部开展了一次以“参观首都博物馆”为主题的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支部成员们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领略首都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

    首都博物馆新馆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是一座拥有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以《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古都北京·城建篇》等陈列为展览核心,表现了恢宏壮丽的北京文化和不断递升并走向辉煌的都城发展史。

    支部成员们刚到博物馆大门外,就被它的精美外观所吸引。在方正严谨的整体构造中,有一倾斜的青铜体从西边破墙而出,使人感觉到蓬勃的生机与非对称的美。进入博物馆后,同学们便开始自行参观。大家惊讶于博物馆内珍藏文物的丰富和精美;再加上博物馆内合理的空间设计,参观活动很是舒适。

    位于二楼的《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给同学们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沿着长长的参观通道缓慢往前走,就如同驾一叶扁舟行驶在历史长河中,看到了夏商的青涩稚嫩、东周的百家争鸣、秦朝的铁血悍骑、汉唐的狂风傲骨、两宋的富庶积弱和明清的落日余晖。而各种精美的青铜器、玉器、佛像、瓷器、书法与绘画作品更拉近了大家与古代文化的距离。更有趣的是,通道两端墙壁上的地图始终是世界地图,不但有悠久的中国历史,更有鲜活的世界史。灿若群星的古代文明在小小的地球上交替出现,续写着人类文明的传奇。作为中华文明的传人,我们有责任将这一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永远地传承下去。

    此外,位于五楼的《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也很有看点。经历了700多年作为都城的洗礼,北京已经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皇城根儿”味道,老北京人的婚姻习俗、胡同文化都令大家大开眼界。特别是婚姻习俗,从下嫁、成亲直到入洞房都有一套有趣的制度,处处感受到的是婚姻给人们带来的喜庆气氛。
    
    这次参观活动使支部党员们对首都北京乃至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历史进程、各种珍贵文物与老北京的特有民俗,提升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是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

 

 

 

 

踏一辆破车,着一身旧衣;一头乌黑的发,一脸爽朗的笑;一出口声如洪钟,气贯长虹……他是我们尊敬的潘云唐教授。3月12日,年逾古稀的他携一路春风走进地科讲坛,为地学院同学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讲座从地质历史、人文历史、科技发展三个方面讲述北京这片古老土地的故事,展示了潘云唐教授与北京息息相关的不平凡的人生轨迹,以及他热爱北京、热爱知识、热爱教育、热爱生活的大爱人生。

    北京——梦想开始的地方

    潘云唐教授青年时期经历坎坷。在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后,他直到39岁时才得到机遇再次进入北京,成为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所以,北京这片天地,是潘教授梦想开始的地方。潘教授说,“对商业人士来说,广州深圳遍地是黄金,对做科学事业的人而言,北京遍地是黄金……北京拥有全国最丰富的科研资源,同时也是人才聚集和学术交流的圣地”。一曲《相逢在北京》,唱出了潘云唐教授对这片科研者飞翔的天地深沉的热爱。

    知人文地理 学博古通今

    潘云唐教授从北京悠久的地质历史谈起。北京拥有最古老的地层,出自太古界的迁安群曹庄岩组。中、上元古界发育最好的地方是燕山沉降带,然后北京地区经历了晚奥陶世、志留纪、泥盆纪,以至早石炭世近一亿年的长期隆起和破坏,形成凹凸不平的地面,继之而来的是中石炭世频繁的地壳升降运动。第四纪时的北京,新构造运动强烈而明显,主要表现在山地与平原的地形分异和它的继承性上。在生动讲述了北京自30亿年前至今的地质变化之后,潘教授详细介绍了新生代溶洞的形成过程。北京附近有很多大规模溶洞,巨大的石钟乳、石笋得益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接着潘教授向大家推荐房山区霞云岭乡上方山云水洞、佛子庄乡下英水村银狐洞、房山区河北乡南车营村石花洞,希望大家在学习的同时热爱大自然这位精湛的雕刻师。

    然后,潘教授向同学们讲授了北京的人文历史。从北京猿人的发现过程,以及距今3056年北京城的雏形:蓟城——战国时期燕国首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历朝历代在北京的城市格局,历史人物和事件、军事政治地位、有趣的名字变化,以及每个朝代在北京留下的遗迹,如燕京八景、金代留下的卢沟桥、明长城和十三陵、清代三山五园……如同精彩纷呈的画卷,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长河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尤其是在近代,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在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引领国家前进方向方面始终起着先锋作用,如北京青年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新中国成立后,对北京的建筑道路进行大规模改进。北京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先后承办过亚运会、奥运会等国际大型比赛,成为日新月异的国际都市。

    做新时代“开”字型人才

    在潘云唐教授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作为的一位科学家、学者广博与精深的学识,热爱人生、豁达乐观的胸襟与风范。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他告诫我们这一代青年,不要做“丁”字型人才——只具备文科或理科一门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一门专业;要做“干” 或“开”字型人才,不断造就自己,完善自己才能适合如今信息时代的需要。

    “我才72岁,我是老年人里面的年轻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事要做。”讲座接近尾声,潘云唐教授洪亮的歌声再次响起,伴着同学们的合唱,讲座在快乐中结束了。

    潘云唐教授简介
    潘云唐 男,1939年5月生于四川合江县,祖籍湖北广济。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
    1963一1978年在地质部西南地质科学研究所(现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工作。 
    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资班,获硕士学位。1982年任该院讲师,1986年任副教授,1997年任教授。
    1989年加入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中华教育艺术家协会)并任理事。
    现任该会副总干事长、公关联络部长、顾问委员会秘书长。又兼任羲黄文化研究院暨华夏教育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教育艺术》月刊编委。又是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人物研究所课题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地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从1985年起,以科技史、科技人物研究之丰富余材为依据,走上德育讲坛,从事青年理想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在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等单位发表演说100多场,直接听众数万人。
    参与国家教委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领导的《科学家的故事》系列丛书之创作,为主要作者之一。并就此内容向北京市大中小学师生演讲多场。在《教育艺术》月刊发表的文章有:《吴阶平的教育艺术》《教育家牛满江》《科学家与铸魂——科学家的故事系列丛书读后》等等。
    1993年10月,在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第5届年会上获该会“铸魂金剑奖”,1998年在第6届年会上获“铸魂金杯奖”。

 

 

 

 

3月13日,609党支部组织了党史知识竞赛及参观国家博物馆的活动,地学院609党支部大多数党员及部分群众参加了本次活动。参加成员于13日早上八点半在地铁口集合,并给每位党员发一份党史知识竞赛题。题目涉及从建党初期到十七大期间许多党内外大事,让同学们在参观中学习党的相关知识。然后由支委分批带领同学到达博物馆,九点半左右于国家博物馆前集体合影,之后排队进馆参观活动。

    国家博物馆目前只开放“复兴之路”展区,以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和文物,真实再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记录了为实现民族复兴上下求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历程;展示了盛世中华团结和谐的繁荣景象。同学们边参观,边学习,并且在参观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竞赛题目的答案。

    参观结束后,党员同学在国家博物馆前集合,统计试题答案。通过本次活动,本支部党员对于党的发展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学习,重温了我党建党以来所经历的重重困难和做出的种种努力;支部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得到进一步巩固,支部党员能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许多党员同志表示,在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不断在实践中从各方面提高自己,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更加坚定不移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当中。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响应学校党委号召,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生命学院教工党支部3月10日下午进行党史学习专题活动。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交流党史优秀读本《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是一部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图书,是中宣部、中组部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重点图书。去年底,校党委邀请《苦难辉煌》作者金一南教授为全校师生党员做了一场《由一本书引发的国家命运的思考》报告,在与会师生党员中引起强烈反响。会后生命学院教工党支部用党员活动经费为学院党内外全体教职工每人购买了一本《苦难辉煌》,自此,在学院内掀起了党史学习热潮。
 
会上各位党员积极发言,畅所欲言。有的同志说“我是春节期间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我们的党史真是一部惊心动魄、历经苦难的奋斗史,多少次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多少次激动的心潮澎湃。先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不惜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我们今天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还有什么不能克服呢”。有的同志说“阅读此书,进一步了解了我们党的先驱是经历了怎样的苦难,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更进一步坚信我们党的成功来源于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来源于大公无私、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更进一步明确了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顾全大局,朝着全党的整体目标共同向前迈进”。通过阅读党史,对比我们今天的生活,大家都深有感触。国家要发展要富强,我们每一位党员一定要在各项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计较个人生活上的得失,把为人民谋福利作为奋斗宗旨。更有同志引申到我们生活中大家普遍关心的比如下一代教育问题等展开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苦难辉煌》这本书的写作有血有肉,内容翔实可信,客观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生命学院党总支书记范虹在会上传达了学校关于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安排及中科院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提醒党员严格自律、反腐倡廉,响应中央号召学好党史,争优创先,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