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发人教字〔2010〕111号文件近日发布,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名单也随之公布,声学所陈孝良、苏少炜两位同学获榜上有名。

陈孝良,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005年在职统考进入中科院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2010年顺利毕业继续在所工作,导师为田静研究员、李晓东研究员。

苏少炜,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005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试推荐进入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硕博连读,2010年顺利毕业去腾讯公司工作,导师为王劲林研究员。

 

近日,接科发人教函字[2010]110号文件,声学所董滨博士申报的项目“基于语音技术的新疆“双语”教育计算机辅助系统研究”获科学院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资助,金额10万元。

    董滨,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7年,就职于日本富士通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信息技术研究部,任研究人员,2007年,回所做博士后,出站后留所工作至今,2009年任副研究员。
    
    董滨在学习工作中态度认真,肯于钻研。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读博期间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优秀奖、中国科学院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

 

 

2010年11月12日,“爱因斯坦讲席教授报告暨先进控制与机器人研讨会”在我所举行。此次会议由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等海内外1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我所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等160多人参加了主题报告会。主题报告会由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韩建达研究员主持。 

    开幕式上,王越超所长向百忙之中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和欢迎,并对美国华盛顿大学谈自忠先生获得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称号表示祝贺,代表中科院向其颁发了“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证书。

    “爱因斯坦讲席教授”是中国科学院推出的高端引智计划,即每年邀请20名左右获得世界顶级科学奖(如诺贝尔奖、菲尔茨奖、沃尔夫数学奖、泰勒奖等),或是在某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科学家到中国科学院进行短期学术访问,这是中国科学院授予海外科学家的最高荣誉之一。谈自忠先生获此殊荣,既是对他本人学术声誉的肯定,也是中科院对我所学科发展与建设的认可。

    随后,谈自忠教授做了一场题为“Quantum Control and Applications”的爱因斯坦讲席教授学术报告,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量子研究的特点、如何对量子系统进行控制等内容,并为今后量子调控的应用做出了展望。

    主题报告结束后,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与数学研究院程代展研究员、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台湾成功大学李国宾教授、清华大学刘玉玺教授等专家做了大会特邀报告。专家学者们的报告介绍了当今国际上先进控制的技术挑战、研究热点、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趋势,报告内容新颖,精彩纷呈,受到与会人员的热烈欢迎。香港中文大学李文荣教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席宁教授、日本千叶工业大学王志东教授、美国阿肯色大学Uche Wejinya博士等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报告会,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大会报告之后,刘连庆副研究员陪同与会专家参观了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新松机器人公司。他们对沈阳自动化所在机器人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沈阳自动化所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思路为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会议为我所与所外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在先进控制与机器人方向上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和合作的平台,使大家了解国内外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挖掘量子等先进控制相关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关键问题,研讨本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共同推进先进控制的发展,并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加强了沈阳自动化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对国内外先进控制技术领域最新研究动态的了解,同时就几个关键科学问题形成了新的创新研究思路,这必将对沈阳自动化所进行“十二五”发展规划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有效保证博士研究生优质生源,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选拨出能够潜心钻研科研,具有培养潜力的优秀硕士研究生进入博士培养环节,我所于2010年11月12日在DSP楼多功能厅及德昭楼218会议室举行了09级硕士生转博考核工作。我所2009级硕士共71人,此次考核拟转博44人,依据学科类别分为两组同时进行,组长分别由颜永红研究员、郭良浩研究员担任,考核专家来自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实验室负责人及导师代表。

    本次考核工作共有44位硕士生参加。副所长倪宏研究员、学位委员李启虎院士、颜永红研究员、李淑秋研究员、胡长青研究员及部分实验室主任、导师代表等作为评委参加了考核。拟转博人员已于考核答辩前提交了转博资格申请报告,并按照提前公布的考核时间、顺序进行了PPT答辩,系统简要地介绍了硕士期间的学习科研经历,回顾了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专利及项目参与情况,明确了转博后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内容与方向。与会的专家评委们认真听取了报告,就学生的专业知识准备、研究进展、提出问题能力及动手解决问题能力进行了全面考核,客观、科学地对拟转博硕士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与指导,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部分评委专家还就考核形式及内容提出了不断完善的意见与建议,如:转博报告格式应该更加规范,建议可以提前进行培训,现场讲演内容应与提交报告中的内容保持同步更新等。

    研究生部将综合拟转博硕士的学风表现、学习情况及现场考核评分结果,报学位委员会讨论后确定最终转博人员名单,各考核组中表现优秀同学,将向全所通报表扬。此次硕转博工作是在学位委员会指导下为落实新修订的博士培养方案而首次开展,此项工作也是提高博士生源及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11月13日,应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院重点实验室张所波研究员邀请,台湾中原大学化工系李魁然教授访问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并作了题为《正电子湮灭光谱应用于薄膜微结构表征》的报告。 

在报告中,李魁然教授首先介绍了台湾膜科学的研究机构及其分布,并详细讲授了正电子湮灭光谱(PALS)的原理。他介绍说,相比于TEM、SEM、SAXS,PALS可以更详细地表征薄膜的表面微结构,尤其是测定高分子薄膜自由体积及其分布。最后,李魁然教授举例将PALS的技术应用于界面聚合聚酰胺薄膜自由体积的表征,以及聚电解质薄膜水通道的证明。

报告会后,与会人员踊跃提问、积极发言,场面气氛热烈。李魁然教授表示海峡两岸的膜科学研究人员应多加强沟通,开展合作,并欢迎应化所的学生到中原大学进行短期学术交流。

李魁然教授是台湾中原大学薄膜技术研发中心膜分离专家,研究兴趣包括薄膜制备,分离机理,薄膜改性和薄膜结构鉴定等。目前主要从事渗透蒸发,氧气富化,膜材料改性,高分子膜结构精细表征等方面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