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海洋所研究生部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对研究生会、研究生党支部的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及讨论交流。各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各年级硕士和博士班班委,研究生会主席团和部长等参加,党总支书记屠国华主持。
 
从相互认识开始,所研究生会主席郝彬向刚刚回所的09级硕士同学介绍了学生会部长成员及各自的工作职责。各部门负责人及各支部书记分别总结了上一学期的工作,并对新学期的工作做了大致规划。同时各班班长也分别介绍了上学期开展的工作活动情况;新生2009级硕士新班委也做了相关介绍。
 
会上,研究生部充分肯定了研究生会上学期整体工作成绩,认为研究生会在过去的一学期里做了很多有成效的工作,尤其在上学期的党建品牌创建、创新文化、社会实践、海洋科普、志愿者服务、社区宣传、心理健康、文体活动、安全教育等大型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希望研究生会全体成员总结经验,戒骄戒躁,进一步加强学生会的交流,加强自身建设,继续为广大同学服务。
 
研究生部就本学期如何围绕建所60周年积极开展活动,如何结合研究生的特点,进一步提高研究生会工作的效率提出了要求。希望同学们积极踊跃参加到所庆和其他各项活动中来,做好所庆志愿服务,寻找机会锻炼和提升自己。要求研究生会各部门负责人会后认真讨论和思考,在听取同学建议的基础上以书面形式做好新学期的工作计划。
 
座谈中研究生会、各支部一致表示:今后将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展现当代研究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为进一步拓宽研究生招生生源渠道,提升生源质量,探索大学生考研选择方向的新思路,让有意报考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大学生对应化所有更直接的了解,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近日,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分两批举办了共12天的第二届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综合考虑学校分布、成绩排名等因素,在240多名报名学生中,遴选了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大学等20多个重点高校约110多名面临考研同学参加活动。

  活动期间,组织大学生们观看了应化所发展历程专题片;聆听了研究生部贾艳主任介绍的应化所整体情况及研究生教育工作等情况;参观了所展馆、图书馆、所区环境建设等;参加了各研究室主任、导师的专业讲座、参观实验室并与导师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交流;与在学的研究生共同畅谈思想、学习体会;对活动提出书面建议,由贾艳主任作夏令营活动工作总结,并将相关建议反馈给大家。 

  近年来,长春应化所每年定期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于2009年暑假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对宣传应化所整体科研与教育实力,提高生源质量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此次夏令营活动的再次成功举办,为高校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搭建了平台,不仅给大学生们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机会,密切了研究所与高校的联系,更有力地宣传了应化所,加深了应化所的科研和教育实力在高校中的影响。

 

7月18日至8月13日,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生态水文研究团队对塔里木河中下游24个监测断面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生态调查工作。此次生态调查由教授级高工李卫红带队,30余名职工、硕博研究生参加。
 
自2000年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生态输水以来,生态水文研究团队已连续11年不间断进行实地生态调查。调查范围由最初的下游9个断面40眼地下水监测井发展到目前包括中游在内的24个断面的84个样地和92眼监测井。调查内容包括各断面的固定植物样地、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样、土样、植物样采集等。
 
调查期间,大部分时间为高温天气,团队成员每天早出晚归,不顾炎热酷暑,一丝不苟地测量样地内的每一株植物。中游样地植被较多,有时一天需要走10多公里的路,即使再累,他们也不想放过哪怕一株很小的植株。下游调查期间,除了酷暑,还要克服沙尘天气,汗水夹杂着黄沙,有时眼睛都无法睁开。午餐一般是干馕蘸水就着咸菜,有的地方没有乔木,他们就躲到柽柳下边勉强遮阴,还要留意当地人都谈之色变的草鳖子。野外工作过程中,有的同学鼻子干的直流血,也有人由于身体暂时不适而头晕、呕吐。但他们没有退缩,与多数同学一道顶烈日、冒酷暑、战高温、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的小组进度比较快,他们做完之后不是在树荫下休息,而是继续帮助其他小组。有着数年野外工作经验的学生,则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穿梭在林木枯枝间,跋涉在绵绵沙土上,找桩定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最让人感动的是李卫红老师带病坚持工作的精神。李老师一面带领大家工作,一面还要处理各方面事务。
 
随着80后成为研究生队伍的绝对主力,新生代年轻人的家庭条件和时代背景与以前有了质的不同,如何培养他们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引导他们稳步踏入科学殿堂是科研团队领导者面对的主要问题。每年的生态调查,正值塔里木河中下游高温天气,有时甚至高达40多度,选择此季节对塔里木河中下游进行野外生态调查是陈亚宁老师给历年团队新生上的一堂必修课,通过这一堂课学生们不仅学到了野外工作方法,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科学资料和数据,而且培养了大家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经过20多天的奋斗,此次塔里木河中下游生态调查工作于8月13日圆满结束。调查中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科学资料和数据,体现了团队不怕苦、团结协作的精神,也使团队成员更加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
 
 

近日,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遴选,所内一批优秀青年科研人员进入博导岗位。在这次新入选的9名博士生导师中,有光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三名;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四名;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两名。他们平均年龄36岁,其中最年轻的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导袁媛研究员其年龄还不到30岁。
 
这批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加入博导岗位不仅优化了研究所导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而且作为新鲜血液的输入,他们在各学科领域将会带来一些新思想、新知识、新观念,对促进研究所学科的发展及加速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西安光机所2011年博士生导师遴选会议上,还通过了研究所原有的老博导及兼职博导的审核。至此,所内上岗的博士生导师总数达到48人(其中包括兼职博导14人)。

 

 

 
为庆祝中科院海洋所建所60周年暨“科学一号”考察船下水33周年,2010年7月31日, “科学一号”海洋科学考察船面向青岛市民开放,由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和青岛市少年科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青岛市中小学生“我心目中的海洋”绘画比赛同时在码头举行。海洋所16名研究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了本次开放日活动。
 
“科学一号”建于1980年。今年是她为中国海洋事业服务的第33个年头。恰逢中科院海洋所成立60周年之际,她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迎接广大市民的参观,展示海洋科考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果。我所16名研究生有幸成为本次开放日的志愿者,负责这次参观活动的接待、引导、讲解以及绘画比赛的礼仪工作。在参观活动中,市民们饶有兴致地在“科学一号”的甲板、瞭望台、实验室等地方仔细观看并好奇的询问在海上进行科考活动的科学家们的生活、工作情况;在餐厅循环播放的“科学一号”大西洋考察活动的录像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录像再现了科学考察活动的危险和艰辛,让在场的市民们感叹不已。同时举办的“我心目中的海洋”绘画比赛活动也引来了大批观赏者,一百多名中小学生们在百米画卷上画下了对海洋的热爱和祝愿。代亮付所长及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青岛市教育局有关领导以及“科学一号”的船长为小学生们颁发了纪念奖品。
 
本次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了海洋科普知识,同时展示了我国海洋科学考察的光辉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