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文学院联合党总支召开2010年春季学期工作会议,总结上学年工作情况,安排部署本学期党建工作。联合党总支书记尚智丛及各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的党支部书记参加了会议。
 
  在这次工作会议上,联合党总支书记尚智丛首先向大家传达了3月10召开的中科院研究生院总支书记会议的精神。尚书记着重向大家介绍了研究生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苗建明同志的讲话及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同志对学生工作的要求。尚书记强调,人文学院要响应党总支书记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工党员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多方面的统一,并且关心广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尚书记指出,学生党建工作在党员队伍建设中尤其关键,是基层工作的基石。学生党员尤其是党支部的理论学习要加强,这也是马石庄院长对大家的要求。会上,尚智丛书记要求大家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党支部书记纷纷表态,积极促进教工及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
 
  然后,尚智丛书记与各支部书记一起交流了过去一个学年的工作情况,并针对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人文学院09级新生党支部书记阮小英同志首先发言,她向各位书记汇报过去半个学年的工作情况,包括支部基本建设、党员组织生活、民主生活、理论学习情况等各个方面,她提到组织党员参观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开展党内外群众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生活会等等工作受到尚智丛书记的肯定。社科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李志红、人文学院老生党支部书记詹媛等也都积极发言,并交流了有关科普活动周、参与“春蕾小学”支教活动的有关情况,受到其他支部的交口称赞。
 
  最后,尚智丛书记向各党支部书记指出了日后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并号召大家在积极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更加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各位党支部书记也都表示绝不负众望,把党建工作做好、做实。       
 
 

 3月30日,武汉教育基地三楼报告厅,新学期第一期“博闻苑”在主讲人著名美籍华人音乐家、武汉歌舞剧院院长孙邦春先生的一曲长号独奏中开始。讲座由武汉教育基地办公室主任闵天龙主持,吸引了武汉教育基地和武汉大学的众多学子参加,部分媒体记者也到场采访。
 
 孙邦春院长在讲座中介绍了自己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在美国的奋斗历程。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对艺术的热爱深深的感染了在坐的同学们。孙邦春院长毕业于原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作曲系,长号和二胡是他的最爱。毕业后,分配到市歌舞剧院,34岁那年,他毅然放弃了国内的安逸生活,远赴重洋,到美国纽约布鲁克林音乐学院深造。在布鲁克林音乐学院主修一年长号后,他的第一个美国梦破灭:纽约街头的小孩,几乎人手一只长号,要想在美国拉好属于他们的乐器,孙邦春觉得不现实。于是他把长号一放,去了夏威夷。最艰苦的时候一天要打三份工,日本料理、西餐厅、粤菜馆、拉面师傅……什么赚钱做什么。然而即使是在生活最困苦之时,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和对艺术的热爱。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首届全美华人歌唱比赛,并最终使他重新走回艺术的道路。
 
“幸福是拥有一个梦想,成功就是把梦想变为现实。”孙院长在回忆自己在美国的艺术和商业生涯时,无不感慨。当“夏威夷歌王”、“西部歌王”、“国际二胡大师”、“美国的财富,加州的骄傲”等一个又一个荣誉头衔接踵而至时,他并没有因成功而止步不前。为了进一步传播中国文化,他将日、美、墨西哥等国家的经典曲目改成二胡曲目演奏,并花了将近5年的时间,创作了14首反映中国文化的二胡原创曲目并拍摄了反映祖国美好河山的MV。孙邦春先生还担任美国湖北工商总会常务副会长及美国武汉联谊会会长,积极促进美国与家乡的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中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进一步推动家乡文化事业发展,2007年,在孙邦春先生海外生涯最辉煌的时候,他毅然选择回国,作为引进人才,直接被任命为武汉歌舞剧院院长,成为全国首个受聘为中国文化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的旅美华人。去年,他创办武歌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国首例以文艺团体控股,美、港等公司参股的股份制文化产业公司,寻求歌舞剧院发展中的创新思路,切实推动了武汉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光发展文化事业,还要发展文化产业,要把湖北武汉的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孙院长表示,出国留学、深造并不是单纯为了个人发展,要切实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座的同学都具有良好的基础,将来也一定会走出国门进一步发展,但一定要牢记自己学习、深造到底是为了什么。孙院长一心为祖国、为家乡的美好情操让同学们无不动容。
 
 讲座中,孙邦春院长还先后长号和二胡为大家演奏了《千山万水总是情》、《my heart will go on》、《二泉映月》等经典曲目,引起了现场热烈反响,孙院长的爱子孙迪也刚从美国回来,为同学们带来了动感的舞蹈和激情四射的演唱,并作为在座同学的同龄人,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带来不一样的文化氛围,让大家在科研生活中得到了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和情操陶冶。
 
 最后,孙院长用“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就在你们当中!”来勉励大家,激励同学们执着于自己的事业,追求自己的梦想。
 
嘉宾简介
孙邦春,武汉歌舞剧院院长(全国首个受聘为中国文化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的旅美华人);美国湖北工商总会常务副会长、加州分会会长;美国武汉联谊会会长。
 
旧金山市市长纽森命名2007年10月1日为“孙邦春日”。全美一百多个社团,旧金山市各级政要及世界500强众多公司联名在《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上表示热烈祝贺。
 
近20年来,孙邦春先生专心演奏二胡,向西方人演绎中国艺术,成为名满加州的“二胡大师”。出版个人CD十张,DVD两张,其中一张自编自导自演的《送你一个中国梦》被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彭克玉总领事作为指定馈赠礼品赠送给各国友人,享誉全美。
 
孙邦春先生不仅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也为中美文化交流所作出了重要贡献,积极促进了美国与家乡的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州州长施瓦辛格称赞他是“美国的财富,加州的骄傲”!
 

 

3月28日,武汉教育基地卡拉ok歌曲大赛在教育基地三楼报告厅拉开帷幕。本次大赛由武汉教育基地六个培养单位的14名选手参加,旨在让喜爱音乐的同学相互交流,共娱共乐。武汉教育基地主任闵天龙老师、各培养单位研究生部老师及教育基地的广大研究生们观看了比赛。

    本次比赛在武大闪灵街舞协会两位同学动感的街舞节拍中拉开帷幕。观看比赛的除了武汉教育基地的广大学子之外,还有从武汉大学研究生会、武汉大学法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测绘学院、遥感学院研究生会赶来的同学们。本次比赛中,来自武汉分院6个所的共14位同学为我们献上了14首精彩纷呈的歌舞盛宴。这其中有许巍《完美生活》的成熟沧桑,也有邓丽君《又见炊烟》的悠转流长,更有物数所王晶婧同学载歌载舞的表演。作为本次比赛的压轴表演,最后一位选手是曾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校园歌手”称号的物数所宋侃同学,他磁性而深情的演唱一登场就赢得了场下观众的阵阵喝彩,并最终凭借95分的高分,一举赢得了全场最高分获得冠军。

    在比赛项目结束后,同学们心系灾区群众,以大赛中观众较多为契机,由主持人耿亚美同学宣读了由武汉教育基地研究生会起草的《向西南特大干旱灾区捐助的倡议》,号召广大研究生为西南干旱的情况贡献自己的力量,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

    通过本次卡拉OK大赛,丰富了武汉教育基地广大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为广大歌唱爱好者提供了展现才艺的舞台,展示了他们在科研生活外的别样青春风采。

3月25日,做为地学院学生会气象周活动的一部分,2009级大气物理研究所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高登义为广大学生作了题为《知天知己——笑迎科学人生》的专题报告。报告由地学院谭吉华老师主持。 
       
    在持续两个小时的科普报告中,高登义研究员首先为学生介绍了南北极以及“第三极”的地理状况以及环境气候。他还通过几个亲身经历的事例,向师生述说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科考故事,告诉大家面对大自然,一定要“知天知己”。所谓“知天知己”,就是要坚持科学的态度,敢于坚持真理。当讲到自己在探险活动中坚持实事求是最终获得国际友人赞赏的经历时,在场师生情不自禁地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高登义在科普报告中结合2008北京奥运火炬登顶珠峰的事例,为大家讲述了大气物理科学的重要性,同时揭示了青藏高原的神密与美丽,对社会传媒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观点和信息盲点,做了澄清与解释,并提出了一些科学界尚未有定论的问题。高登义现场为师生们展示了一组多年考察中自己实地拍摄的极地生物的有趣照片,南到王企鹅,极地绿洲,北到北极熊,燕鸥,低到雅鲁藏布大峡谷,高到珠穆朗玛峰。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形象地展示出不同极地生物的特点,使师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极地生物的和谐存在与生存竞争自然法则,从照片的对比中,也了解了气候的变迁对于环境的改变与影响。 

    高登义在报告中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他不畏艰险、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科学家风范和学者风度折服了所有听众,赢得听众热烈的掌声和尊敬。现场互动环节,师生们的提问和高教授的精彩解答将整个报告活动推向高潮。师生们从中感受到了他对自己事业的热爱,对探索自然的浓厚兴趣。

3月24日,应地学院学生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CDM中心主任杨宏伟研究员为全院师生做题为“从哥本哈根会议看气候变化国际博弈”的讲座,此次报告为气象周活动的第二场报告。地学院杨复沫副教授主持了报告会。

    哥本哈根会议是09年底国际社会的大事之一,这次会议主要按照巴厘路线图的规定,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针对碳减排问题进行国际谈判。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专家成员亲历了“哥本哈根会议”,杨宏伟主任首先展示了会议期间拍摄的诸多有趣画面,各式花絮令同学们大开眼界,笑声不断。不同的国家代表为了捍卫本国的利益,在会议上进行交锋,从记者抓拍的图片中依然可以感受到现场紧张的气氛;NGO代表关心气候问题在场外举行各式各样的抗议活动,表达民意;会议观察者们在因入会人员过多而被拒绝入场后,打出了抗议标牌——“How can you decide us without us?”。在杨宏伟主任诙谐幽默的讲解中,大家对气候的政治博弈有了更深的认识。

    气候问题存在极强的政治色彩。不同的利益集团如欧盟、“伞形集团”、美国、发展中国家等均按照本国的利益诉求,进行谈判。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发展、脱离贫困为重,要求发达国家承担相应义务;而发达国家例如美国等为了本国利益最大化,更愿意让别的国家承担义务和责任。由WRI统计的1850—2005年主要国家的历史积累排放情况,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由于其较早的工业化进程和高生活质量的高消费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历史排放量,且其人均历史排放普遍比发展中国家高1到2个数量级。如果我们将大气资源看做是一个定值,那么它显然是有限的,而且是为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发达国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过多的攫取,其奢侈排放和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排放存在根本的区别。基于公平、可持续发展、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是压倒一切的优先选项;而发达国家应担负起率先减排、提供资金和转让技术的责任。现实谈判中,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期望。

    尽管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态度依旧不是很令人满意,中国政府在气候问题上的态度是积极高效的。温总理引用过一句古话“言必信、信必果”,正是在这种积极的态度下,中国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以实现减排目标的道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另一方面,国家大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建设,争取在2020年,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占到总能源的15%。

    尽管有确切的证据支持目前的二氧化碳浓度是42万年以来的最高值,并且1750年工业化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明显增加,但是对于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人类活动的贡献是否占主导地位,在科学界还存在质疑。杨宏伟主任最后寄语同学们,要追求真理,追求公平、正义;弄清楚当前气候的精确历史定位,找到科学的、真实的原因,是现在和未来科学工作者的重任。

    杨宏伟主任持续两个小时的精彩报告得到了科苑同学的积极关注,甚至吸引了一位耄耋之年的老先生前来。不少同学从别的教室搬来座椅,甚至还有同学坚持站着听完报告。演讲完毕,杨宏伟研究员对同学们的提问一一作答。报告结束后,仍有不少的同学围上前去,与杨主任探讨相关问题,展示了同学们关注气候、关注国际大事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