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五点,武汉分院办公楼324会议室里,在学生记者们庄重的宣誓声中,武汉教育基地第四届小洪山记者团正式成立。

     本届记者团共有新团员22人,分别来自武汉地区六个培养单位,对新闻写作和采访工作的热爱让大家凝聚在一起。通过毛遂自荐、团员民主推荐的方式,产生了新一届记者团团长和副团长,并设立了6个通讯小组,完善了组织架构。为强化学生记者的业务水平,来自《楚天都市报》的摄影记者李辉老师,专门为同学们综合讲述了摄影的基本技巧以及新闻报道的实务知识,结合实例向同学们展示了怎样才能将新闻报道撰写得翔实生动、发人深思。

      此届小洪山记者团也得到了分院主管信息宣传工作的领导的重视,武汉分院综合办公室何长才处长应邀与同学们交流了工作体会,并提出了新闻写作过程中的建议与意见。

      最后,在教育基地学生主管马明霞老师的主持下,教育基地办公室主任冯灿处长、武汉分院综合办公室何长才处长以及武汉分院组织人事处尚纳兴处长向小记者们颁发了记者证和聘书,并合影留念。

11月5日,新疆生地所研究会针对硕、博士研究生将于近期进行开题报告的需要,在研究所六楼会议室举办了一场“研究生开题报告经验交流会”。
 
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会议室早已人头颤动,本次报告人是生地所的非常优秀的三位留所博士,他们分别来自人文地理学的张新焕博士、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许文强博士和植物生态的许皓博士,三位博士给在场的学弟学妹们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他们就开题报告的构成、选题、内容、文献、试验设计等各个层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详细讲解,让每位参与交流会的硕博生受益匪浅。许新焕博士主要就开题报告的构成、内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独到的讲解,而许文强博士的主题集中于文献在开题报告中的重要作用,从文献的角度谈了他对开题报告的理解,观点精辟非常;最后许皓博士则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从如何试验和写论文两个大的方面逐步深入地引导学弟学妹们如何去把开题报告做好、做深。三位博士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以及对发表文章的认识等方面阐述了开题报告在完成学业和从业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三位有很多观点不谋而合,比如对选题的重要性、阅读文献存在的问题、硕博生方向选择的延续性,发表了一致的看法。
 
三位博士做完报告,下面的同学带着平时的疑问踊跃向他们虚心请教,同时三位学长也耐心而细致地解答每个问题。将近三个半小时的报告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许多同学笔记本上记得满满的,报告带给他们的不只是记在纸上的文字,更多的是得到尤为宝贵的思想引领。
 
 

为丰富广大研究生和职工业余生活,提高研究所师生的健身素质,10月24-29日,广州地化所研究生会举办了2008年“和谐杯”研究生篮球联赛。
 
参加此次联赛的队伍有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院重点实验室、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边缘海地质院重点实验室、极端室和成矿室等五支球队。经过五天,共20场单循环赛的激烈角逐,最终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队获得冠军,极端室和边缘海地质院重点实验室队分获第二名和第三名,有机室队的李林鹏获最有价值球员(MVP)称号。  
 
此次联赛吸引了数十名师生参加,徐义刚副所长亲临赛场主持开赛。队员们在场上娴熟的技术和默契的配合不时给广大球迷以美的享受,充分展示了广州地化所较高的篮球竞技水平,同时体现了各创新单元实验室师生之间的和谐友谊。
 
 

11月5日晚上,生命科学学院新生辩论赛的决赛及颁奖仪式在综合楼404成功举行。到场的嘉宾有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主管刘斌老师以及506班辅导员刘利新老师和509班辅导员郝彦宾老师。初赛以最高分保送进入决赛的506班辩论队与经历多场赢战挺进决赛的509班辩论队进行了本年度生命科学学院最佳辩论队的争夺战。最后,509班以113.7分对抗506班111分,获得了辩论赛的冠军,生命学院08级新生辩论赛圆满落下帷幕。决赛评出了冠、亚军和最佳辩手奖,另外,还有获得本年度辩论赛三等奖的508班辩论队到场观战。
 
中科院研究生院生命科学学院一年一度的辩论赛由学生会组织,辩论赛到了决赛,学生会成员在比赛开始之前的紧张程度丝毫不亚于辩论队的选手,他们紧张地布置比赛会场,筹划比流程,组织参会观众,使整个会场的秩序紧张而有条不紊。
 
正方509班和反方506班就诚信靠自律还是靠他律的问题展开激烈辩论。辩论队的每一位辩手都很优秀,整个辩论过程也是精彩不断。正方和反方辩手思路清晰,论据雄辩有力,最近发生的三聚氰胺问题等一些热点话题再次呈现会场,不时赢得观众的一阵阵掌声。自由辩论的时候,辩手个个唇枪舌剑,会场情势激烈,充满了火药味,主持人语调不紧不慢,很好地调和着会场的紧张气氛。表现最突出的要数正方三辩了,他反应迅速,能够同时和反方三位辩手辩驳,而且有理有据,最后拿到了最佳辩手奖。在评委评分期间,有四位同学分别上台进行歌舞表演,展现了08级生命学院新生的多才多艺。结果公布后,会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在颁奖过程中,智囊团纷纷上台合影,把会场气氛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为了使武汉教育基地小洪山记者团的学生记者尽快熟悉新闻采访和写作要求,提高学生记者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11月3日晚7点,<<科学时报>>湖北记者站鲁伟记者应邀与记者团的新成员们就新闻写作与采访的相关事宜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来自武汉地区六个培养单位的20多位学生记者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

   作为新闻报道的业内人士,鲁伟记者以“踏上新闻征程前的祝福”为题开始了此次交流活动。整场交流,既有“信息、传播”这样的理论探讨,又有“如何准备采访、采访遇到变故如何应对”这样的实践经验。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鲁伟记者详细介绍了新闻业务知识以及从业技巧,认真指导小记者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拓宽信息渠道,丰富传媒的形式和内容,让研究生的新闻宣传工作更具实效性,并勉励新团员们以热爱记者职业为出发点,充分发挥话语权,当好老师和同学的“眼睛”。作为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新闻工作者,鲁记者举了大量生动翔实的实例,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记者工作所需的认真、细致和执着。特别是在撰写科技新闻时,稍有差错可能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可谓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需要记者们在写稿的时候认真严谨,字斟句酌,让文章无懈可击,让读者心悦诚服。

   讲座完毕后,在座的同学们踊跃向鲁记者提问,就自己的对记者工作的一些困惑进行了互动交流。本次培训中鲁记者用生动深刻的实例为学生记者们揭开了新闻写作的神秘面纱,同时也为学生记者们解决了采访方面的困惑,使学生记者们受益匪浅。据悉,为使新团员更快更好地提升业务水平,武汉教育基地还将邀请湖北地区报社的资深记者给同学们更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