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中国科学院科发前字〔2014〕139 号文件“中国科学院关于公布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评审结果的通知”获悉,我所推荐的胡竹君博士荣获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其导师羊向东研究员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胡竹君博士是我所硕博连读博士生,她于2009年考入我所并攻读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硕士导师是李艳玲研究员。2011年顺利转博,博士导师是羊向东研究员,在读期间一直从事西南地区湖泊硅藻古生态的研究。其博士学位论文《青藏高原东南缘高山湖泊生态变化与驱动机制》,针对高海拔地区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响应,远离人类活动直接干扰,影响因素相对简单的特点,选择对环境响应迅速的藻类(硅藻化石和藻类色素),从温度和营养的角度,用独立的树轮重建温度和来自冰芯的同位素指标,探讨近200年来藻类生态对气候和氮沉降的响应机制,进行驱动因子的机制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小冰期结束前后,所有湖泊沉积硅藻和色素记录的藻类种群组合和群落结构的变化,反映了高山湖泊生态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共同响应特征。近百年来高山湖泊藻类生物量逐渐增高的趋势,则反映了额外的营养供应。提出在无直接人类活动干扰下,大气活性氮沉降的增加是引起高山湖泊浮游植物生物量增高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已经在Global Change Biology等期刊发表。

此次博士论文评选活动经各培养单位推荐、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科群分会评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最终评审出100篇优秀博士论文。胡竹君博士、羊向东研究员分别是我所首位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及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获得者,可喜可贺!这必将激励我所培养出更多优秀专业人才。

12月1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硕士生党支部在园二号会议室举办“保护环境 你我先行”主题活动。硕士生党支部书记、园人教处戴李菁老师以及全体硕士生党员同志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以环保知识竞赛拉开帷幕。大家准备充分,热情高涨,在竞赛必答环节中每位参赛选手都精神抖擞,斗志昂扬;抢答环节更是让比赛气氛达到高潮,选手们奋力争夺抢答权,积极抢答问题。此次竞赛内容覆盖环境保护政策、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以及环保科普知识等。通过三轮比赛,根据选手得分情况评定出不同的名次。

竞赛结束后,全体硕士生党员同志在植物园内针对游客开展有关环保知识的问卷调查,并对参与问卷调查者发放了环保购物袋,以此来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引导广大群众传播环保理念,共建生态文明,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公众追求和践行绿色生活、生产方式。

本次主题活动的成功举办,既增进了大家对环保知识的了解,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节能减排观念,又提升了大家的生态文明素质,让每一位党员同志都能够更加自觉维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做到“保护环境,人人参与,保护环境,你我共同努力”!

2014年12月13日,由华南植物园组织研究生秋季社会实践活动-澳门一日游顺利进行。清晨6点30分,118名研究生及教师从综合实验楼前启程,踏上了为时一天的澳门之旅。

寒冷的天气并没有削减大家前往澳门的热情与激情。两个多小时后,大家到达了珠海拱北口岸,有序地排队过关,乘坐三辆旅游巴士前往澳门的各个景点。

活动的第一站是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该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三十三个纪念品,分别是由国务院及三十二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向澳门同胞送上的衷心的祝福和吉祥的贺礼。随后大家去了附近的澳门老饼家手信店购买了小纪念品。

第二个景点是金莲花广场。随着巴士缓缓前行,伫立在广场上的大型铸铜贴金雕塑----“盛世莲花”逐渐印入眼帘,它亭亭玉立,冉冉升腾,甚为壮观。

下午两点左右,大家来到了大三巴牌坊,这是本次活动的第三站。它是圣保禄大教堂经大火焚烧后剩下的前壁。它历史悠久,有着精美的浮雕,包括耶稣像、圣母像,还有着中国特色的牡丹花,引来了众多的游客。

半个多小时以后,大家来到了活动的第四站----妈祖庙。妈祖庙背山面海,古木参天,风景优美,石狮镇门,飞檐凌空,各建筑规模虽小而简陋,但却融合自然。

经过简单的午餐,大家又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威尼斯娱乐城。在这里,可以亲身体验澳门的特色产业---赌博产业。该场所里面有大大小小的赌桌,也有形形色色的人群,人山人海。在里面,还可以见到人造天空等等,体验着威尼斯人的浪漫狂放和异域风情。

下午五点左右,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澳门。大家满载着欢乐结束了一天的旅程。晚上九点半左右,所有人安全地返回了华南植物园。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大家领略到了澳门的风土人情、开阔了视野,同时也让大家舒展了身心,使得大家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接踵而至的科研生活。

12月17日上午,应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邀请,日本京都大学徐培亮博士到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展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高频GPS地震波测量”的学术报告。报告会有测地所副所长、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倪四道研究员主持,许厚泽院士和王勇副所长等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徐培亮博士介绍了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并且介绍了改正误差的方法。并且重点讲述了徐教授从日本京都大学带回来的四个高频GPS测量仪器,并且对仪器做测量工作。利用武汉大学的设施,对仪器进行了测试工作。为了得到较好的结果,亲自对仪器测量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徐教授对待科研工作的认真,很值得我们学习。徐教授最后介绍了他在Journal of Geodesy发表的相关文章,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他所做的工作。

徐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思路清晰,思维活跃,留给与会人员深刻印象,大家积极的就学术相关问题与徐教授展开了讨论,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徐培亮博士简介:徐培亮博士1989年获武汉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学博士学位,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大地测量学博士。自1989年至今,一直在国外从事研究工作,分别在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工作。曾任国际大地测量学会(IAG)理论大地测量委员会主席、大地测量杂志(Journal of Geodesy)编委、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和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代表。

近日,吉林省第六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201名归侨侨眷代表和17个国家(地区)的34名海外特邀嘉宾欢聚一堂。中国侨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董中原,省委副书记竺延风出席并致辞。 

会后,召开了吉林省侨联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长春应化所牛利研究员当选为吉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大会聘请冯之榴等为省侨联第六届委员会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