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生个人素质,营造良好的个人形象,2014年11月25日19:3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学生会特邀PIS工作室的讲师张婷为大家进行一场礼仪培训讲座。

PIS是Personal Identity System的英文缩写,可称为“个人形象识别系统”。PIS工作室是一支塑造个人形象、开发个人潜能、提高个人能力的工作团队,是一个充满青春正能量的工作团队。张婷讲师细致而有条理地为大家讲述了如何从生活细节等方面提升自己的个人形象。讲座涵盖了职场礼仪、乘车礼仪、谈话礼仪、就餐礼仪、穿戴礼仪等五项日常生活礼仪的正确方式及其注意事项。讲解深入浅出,内容清晰明朗。通过现场互动的方式,指出参与者不恰当的礼仪方式,并详细示范、讲解了这些礼仪的正确方式,比如如何握手、递交名片、打领带、主持会议、发送Email等。

整场讲座气氛轻松活泼而又秩序井然。通过这场讲座,同学们明晰了如何提升个人形象以及如何尊重他人、注重个人修养等,对提高个人身心素质大有裨益。

为了让偏远贫困山区的人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季,在寒旱所研究生部的指导下,该所研究生学生会今年继续组织了捐助活动。此活动受到老师、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大家纷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贫困地区献上一份爱心。

2014年11月25日,党政办郭轶瑞主任、研究生部刘蔚副处长及学生代表一行13人,历时4个多小时,将研究所师生捐赠的衣物及各类学习用品、体育用品送到会宁县中川乡化和小学。同时也带去了对孩子们的祝福与期许,希望孩子们在困境中迎难而上,发奋图强,将来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中川乡教委的领导及学校师生们给予了热情接待,并表示衷心地感谢。

捐助的东西虽不贵重,却饱含着全所师生的浓浓爱意与深深期盼。我们希望可以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通过“冬季送温暖”给更多贫困地区的人们送去冬天的温暖。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或接种疫苗后,未致敏的CD8+ T细胞经过致敏、增殖成为效应性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杀伤受感染的细胞来控制病原体感染。病原体被清除后,部分效应性CD8+ T细胞分化为记忆性CD8+ T细胞。当机体遇到同一病原体再次感染时,静息状态的记忆性CD8+ T细胞可以迅速增殖成为效应性细胞,引发强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从而清除感染,保护机体。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多种感染模型中,记忆性CD8+ T细胞的形成、维持以及再次免疫应答反应依赖于辅助性CD4+ T细胞。然而,在VACV(痘苗病毒,用作天花疫苗)感染模型中,记忆性CD8+ T细胞功能对辅助性CD4+ T细胞的依赖性仍然存在争议,多个课题组报道了不同的结论。

最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方敏课题组与美国福克斯肿瘤研究中心合作,在记忆性CD8+ T细胞功能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研究发现,在野生型VACV感染小鼠后,辅助性CD4+ T细胞对多克隆记忆性CD8+ T细胞的维持、增殖和效应性分化起到一定作用,但并非必不可少。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否有辅助性CD4+ T细胞的参与,经VACV免疫后形成的记忆性CD8+ T细胞都能保护易感小鼠抵抗致死性鼠痘病毒(ECTV)感染。该研究表明,辅助性CD4+ T细胞对记忆性CD8+ T细胞的形成和维持以及再次免疫应答反应不是必要的。同时该研究也部分解释了为何VACV能成为有效的天花疫苗。

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doi:10.1128/JVI.02176-14),方敏研究员为文章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论文链接:http://jvi.asm.org/content/early/2014/10/27/JVI.02176-14.abstract

最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谭华荣课题组阐明了委内瑞拉链霉菌中γ-丁酸内酯(SVB1)及其受体JadR3在杰多霉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首次揭示了SVB1信号分子可诱导种间委内瑞拉链霉菌和天蓝色链霉菌不同抗生素的产生,这是至今为止链霉菌信号分子(γ-丁酸内酯)研究近50年来有关种间信号分子相互作用的最清楚的直接证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微生物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刊物Mol Microbiol (94: 490-505,2014)上,在线发表后即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Nodwell教授在同期Mol Microbiol上进行了专门的评论(94: 483-485,2014),并被Faculty of 1000高度引用评价。

能源植物小桐子(Jatropha curcas)为大戟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的潜力,其种子油是生产高品质生物燃油的优质原料。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叶健青年课题组在前期建立高效的植物转化平台技术的基础上,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和美国的实验室和科研人员合作,结合生产实际中开花性状不理想、易感病虫害等限产因素,利用生物技术对小桐子进行生物技术改造和分子育种研究中取得一系列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Functional & integrative genomics等杂志。

目前制约小桐子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因素是缺乏高产稳产的遗传材料,对小桐子进行遗传改良以提高产量和抗性成为国际上的主要研发方向。小桐子的主要产量限制因子主要包括不利的环境和病害等的危害。目前小桐子主要栽培地区局限于我国部分热带亚热带的低海拔地区,海拔温度气候等环境因子对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比如开花时间数量和雌雄花比例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导致低产,大大限制了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人员通过对植物开花的关键遗传因子-成花素基因(Flowering locus T, FT)进行了遗传改良,成功改进了小桐子花的性状,并优化了树型,实现了降低收获成本和增产的目的,使得小桐子种植收获范围北扩成为可能,为其他经济林木增产增收提供新思路。针对小桐子的主要病毒性病害病原-双生病毒,研究人员设计了多靶点的RNA干扰的策略,靶向多个病毒靶点,获得的遗传改良的小桐子具有对多种双生病毒引起的病害具有广谱抗性。这两项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国际生物能源重要期刊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Ye,2014,7.19; Ye,20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