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共青团中科院武汉物数所第六次代表大会在频标楼五楼会议室隆重召开。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喻明、武汉分院团委书记宋海岚、人事教育处处长李涓、党办副主任陈新晓和团员代表共30余人出席了会议。团委书记王亮伟做第五届团委工作报告。会议由第五届团委副书记高伟主持。

王亮伟书记实事求是地回顾了第五届团委成立以来研究所共青团工作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总结了工作经验并提出了今后团委工作的努力方向。与会代表审议并一致通过第五届团委工作报告。随后,大会通过了第六届团委委员选举办法。在候选人演讲之后,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从9名候选人当中差额选举产生了7名新一届团委委员。

喻明副书记代表所党委对本次团代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指出,研究所第五届团委作出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在五四青年奖章推荐、青年突击手评选、中国梦主题活动组织以及青年思想状况调研等一系列工作中表现突出,充分发挥了组织青年、引导青年和服务青年的重要作用。希望第六届团委紧密围绕研究所科技创新中心任务,不断开拓进取,团结广大团员和青年,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方面再立新功。

团代会之后,召开了共青团物数所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团委书记和副书记,并对团的组织、宣传、文体等工作进行了详细分工。同时,明确了月例会制度和团支部的组建办法。新当选的团委委员纷纷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团的工作中,努力为我所的青年工作献上自己微薄而坚实的力量。 

 

近日,中科院武汉物数所唐淳研究组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张纬萍副教授合作,在极弱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中获得重大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上,被选为热点文章(hot paper),并被推荐为cover story。(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ge.201407928/abstract

在细胞信号传递过程中,信号在蛋白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进行传递,如磷酸基团的传递。然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强度差异极大,解离常数(KD)在1 nM以下的相互作用,被称为stable interaction,1 nM -1 mM间的相互作用,被称为transient interaction。由于研究方法缺乏,KD >1 mM的相互作用复合物结构难以解析,KD 在1-5 mM的相互作用,国际上也仅有个别报道。目前,对蛋白质弱相互作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已逐渐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弱相互作用广泛存在,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那么,可检测到的弱相互作用有多少,在极弱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中,是否仍然具有生物学功能?

核磁共振(NMR)是研究蛋白质之间弱相互作用的主要方法,但经典的方法如NOE,RDC和常规的顺磁弛豫增强的方法研究的蛋白复合体相互作用极限为KD <10 mM的复合体。在本研究中,唐淳研究组发展了一种新颖的灵敏并且长程的顺磁弛豫增强的方法,引入基于镧系金属 Gd3+ 的、极为刚性的顺磁探针,极大提升了检测灵敏度,最终成功获得了KD ≈25 mM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复合物结构。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复合物的存在时间< 1 ms,作者将这种极弱的、存在时间极短的相互作用,命名为fleeting interaction。结构分析进一步发现,相互作用极弱的原因在于疏水作用的存在使两者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但由于相互作用界面同为负电,导致电荷排斥。

上述的极弱相互作用的复合体中的两个蛋白是大肠杆菌磷酸转移酶系统中的 EI 和 EIIAGlc 蛋白,它们之间能够进行磷酸基团的传递。一般而言,细胞内信号蛋白浓度增加(许多蛋白的局部浓度可高达10 mM左右),则信号传递速度加快。作者模拟研究发现当蛋白浓度超过1 mM时,则与之匹配的KD必须大于1 mM,否则会造成信号传递“拥堵”,使信号蛋白浓度增加带来的“红利”消失。

该工作是我所学科交叉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不仅证明了细胞内信号蛋白之间存在极弱相互作用,还提出了极弱相互作用存在的意义,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细胞信号传递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打开了新的视野。

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基金的支持。

2014年9月22日,由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青年遥感辩论会在古都西安如期举行。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与其他十五家遥感院所一道,积极组队参加了这场国内遥感界两年一度的交流盛会。

遥感地球所代表队由杨知、康峻、王猛猛、秦丽娟等四名研究生组成,由研究生处杨硕老师担任领队,由刘良云研究员担任指导专家。

在辩论赛场上,我所代表队对阵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代表队,就“高空间分辨率数据产品增加 / 减少了遥感应用研究的不确定性”这一辩题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首先是陈词环节,双方的一到三辩交替发言。我所持正方立场,从数据获取、数据到信息的提取以及信息分析与应用过程等方面,全面论证了不确定性的增加。对方持反方立场,从研究对象、研究主体和研究过程的层面,寻找有利证据对我方观点进行反驳。各方发言都力争逻辑严谨、有理有据。

随后进入自由辩环节,双方唇枪舌剑,自由发挥,既有你攻我守的立场碰撞,又有风趣幽默的妙语连珠,现场掌声和笑声不断。我方二辩杨知和反方三辩尚志鸣关于找女朋友的不确定性的争辩更是将辩论赛推向了高潮,场下观众甚至发出了用“精彩绝伦”也无法形容的感慨。

最后是结辩环节,待对方陈述完毕,我方四辩发表了沉着大方、慷慨激昂的总结陈词,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为整场辩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评委会各位老师在随后点评中,高度肯定和赞赏了本场辩论中双方的表现。

通过八场比赛成绩的统一排名,遥感地球所代表队在十六支队伍中位列团体第五名,并以突出的团队合作能力荣获“最佳团队协作奖”。队长杨知凭借诙谐的语言和出色的辩才荣获“优秀辩论员”称号。

遥感地球所辩论队的四名成员是从所内辩论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经过近2个月的紧张筹备,辩手们在赛场上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优秀的辩论才能,展示了遥感地球所的良好水准与风貌,得到了评委和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此次参赛成绩,必将激发更多的学子们了解辩论,热爱辩论,促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勇于“兴争辩之风,辨是非之理,做栋梁之才”!

 

金秋十月,化学与化工学院第二届体育文化节之羽毛球赛火热开赛。10月22日,第一场晋级赛开打,拉开了羽毛球赛的序幕。此次比赛分为男单、女单、男双和混双等四个项目。

中午12:00,混双比赛率先开场,10组队伍两两角逐。同组队员互相配合,与对手顽强对抗。参赛者们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赛出水平,赛出成绩”,将自己的球技发挥的淋漓极致。帅气的扣球,极限的好球,不时博得观众的喝彩。下午5:00,男单和女单比赛同时开始,10名男选手和10名女选手各自较量。相比于女单比赛,男单比赛更加激烈。男选手更加具有力量,控球的技巧性和力度更强;女选手则以柔克刚,合理把握每一个得分点。不到6:00,天空已经暗下来,但选手们依然把精力集中在赛场上,丝毫不被环境所影响。这种全神贯注的体育精神也让观众们赞叹不已。

比赛中,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公平公正,保障了整个赛事的顺利进行。各项比赛均十分精彩,难分伯仲。经过激烈的竞逐,5组混双队伍,5名男选手和5名女选手顺利晋级。

此次羽毛球赛旨在弘扬体育精神,丰富同学们的学校生活,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最后,让我们共同期待同学们更多的精彩表现!

伴随着香山红叶节的的开幕,10月19日,生命科学院516班的全体学生在美丽的香山脚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开展了“三生教育”活动。

活动前期,班委们积极响应,共同为活动的内容、形式、细节出谋策划。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共分为两大环节,让大家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提高对生命、生活与生存的认识。

第一环节“定向越野”。十组同学抽签决定属于自己的任务卡,任务卡上以字谜的形式(谜面:桑榆园:身登()云梯、()口星眸,谜底是桑榆园的青檀)向同学描述要找到的地点,要求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内找到植物并拍照为证。活动中大家热情高涨,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而且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凝聚力,更重要的是大家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在运动中感受生命与生存,增强了体魄,定向越野的活动在激烈的竞争与欢笑中结束。

第二环节在植物园裸子植物园草坪处举行,大家席地而坐,沐浴在明媚温暖的阳光下,大家对食物营养雀跃畅谈,都来争做“养生专家”,描述方式别出心裁,气氛活跃,掌声不断。之后由本班有工作经验、完全熟悉科研生活的研二同学邓浩,聂宝分别为大家进行工作、学习和科研的经验,大家心驰神往,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最后活动在此起彼伏的游戏中结束。

本次活动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希望以后仍有类似的活动参加。我们都知道生命教育是前提,生存教育是基础,生活教育是方向,三者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通过本次活动,大家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了环境适应能力,生活能力和创造能力,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同时也加深同学之间的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聚焦三生,享受人生,我们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止,为明天更加健康的生命之花,更加和谐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的幸福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