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八届四次学位委员会,审议2014年夏季毕业生拟授学位资格。

会议通过了2014年夏季毕业的19名博士、49名硕士及1名同等学力硕士的学位申请,报上级学位委员会审议。

会议也审核了2014年新增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情况,经过无记名投票,通过13名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和10名博士生导师的申请。

6月20日,在中科院武汉分院举办的“2014年度职工羽毛球比赛”中,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代表队通过激烈角逐,获得本次比赛男子团体冠军的好成绩,这也是自2008年以来,武汉岩土所第三次蝉联该类比赛冠军头衔。与此同时,岩土所代表队还一举获得男双冠军和季军,局组干部组亚军头衔。

在本届比赛中,武汉分院系统共有9支代表队参赛,比赛项目组分为: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和局组干部组。在比赛过程中,来自武汉岩土所的男子团体在小组赛中势不可挡,最终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入围决赛。而在决赛中,在连续遭遇强敌猛攻趋势下,队员们迅速开展小组会议,商讨布战策略。面对年轻而技术全面的对手,岩土所的老队员们在体力和反应灵敏度上显然处于下风。但是,比赛不仅仅依靠体力,更需要比赛策略与技巧。通过重新部署攻防队员,武汉岩土所男子团体代表队不负众望,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拿下本场比赛男子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岩土所争得容易。同时,在男双项目中,岩土所两支队伍同时杀入半决赛,并在最后角逐中成功拿下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而在局组干部组项目中,岩土所代表队不甘示弱,也一举拿下本项比赛亚军头衔。

此次比赛由武汉岩土所新成立的羽毛球协会负责组织并号召其他各研究所代表队伍参赛,协会以“弘扬全民健身精神”为宗旨,宣传和普及羽毛球运动,使大家再比赛过程中享受体育竞技给人带来的快乐,并通过技术切磋增进各研究所羽毛球爱好者之间的交流。

6月20日下午,国际著名非开挖专家、国际非开挖技术学会主席、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地下建筑委员会主席、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建设工程系主任Samuel T. Ariaratnam教授做客武汉岩土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论坛,以“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Using Trenchless Technology”为题,为全所研究生们和科研人员作了一场精彩的专题报告。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韦昌富研究员出席并主持报告会。

Samuel教授首先引用世界城市人口不断快速增长的数据,说明了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性,分析了地下建筑的可行性、可持续性及前景发展,比较了国内外地下工程的建设现状,并引出了报告的主题:非开挖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之后,他向大家讲解了非开挖技术的定义、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他介绍,非开挖技术源于20世纪70年代,并于90年代传入中国,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领域的新管道建设和旧管道修复,也可以应用于文物、古建筑的保护等方面。由于该技术是在地表极小部分开挖的情况下,敷设、更换和修复各种地下管线的施工新技术,对地表干扰小,因此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果。接着,Samuel教授结合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多个国家地下工程建设实例,对水平定向钻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他根据自己40余次来华调研了解的情况和发达国家地下工程建设的经验,对中国地下建筑的建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报告会历时近两个小时,Samuel教授严谨执着的科研精神、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让大家对非开挖技术和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在城市地下建设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Samuel T. Ariaratnam(塞缪尔 T. 阿里亚拉特纳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系主任。国际非开挖技术学会(ISTT)主席、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地下建筑委员会主席、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项目评审专家、加拿大国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担任《Journal of Pipeline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Practice》、《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Project Management》、《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等国际期刊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Civi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等10余个国际学报编委。担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主席、名誉主席、副主席和学术委员会委员30余次。主要从事地下设施工程新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非开挖水平定向穿越工程技术和管道修复技术等方面成果显著,其研究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在国际非开挖工程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他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水平定向钻井研究理论被国际学术同行广泛采用,并应用于石油管道、市政管道工程等领域。近5年共主持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环保局等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曾获得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John O. Bickel奖(毕克尔奖)、非开挖技术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7部,拥有多项美国、加拿大发明专利。

6月23号上午,为纪念建党93周年,武汉植物园博士生党支部和硕士生党支部全体学生党员在2号会议室集中召开支部大会。本次支部会议由园研究生部戴李菁老师主持。

会议首先安排全体研究生党员学习《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向全国科技界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扎实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和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重大政治任务。根据武汉植物园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二、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牢牢扭住“硬骨头”攻坚克难,认真组织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三、着眼国家发展全局,立足科技事业可持续发展,深化人才人事制度和院士制度改革,力争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思想库的作用,努力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

随后大会进行党员民主评议。每一位研究生党员在会上提交了《民主评议党员表》,针对个人一年来的学习、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并分组对每名党员进行民主测评。在评议过程中,各小组党员充分发言,进行自我评价,大家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扬特长,改进缺点,努力向优秀党员学习。

6月19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教育基地举行201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昌华奖学金颁奖仪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65位博士研究生、42位硕士研究生身着庄重的学位服,迎来喜悦而庄严的毕业时刻。 

水生所所长赵进东院士、副所长解绶启研究员以及宋立荣研究员、蔡庆华研究员、葛峰研究员、胡炜研究员、王强研究员、王克雄研究员、朱晓鸣副研究员等作为毕业研究生导师出席了典礼。

典礼颁发了2014年“昌华奖学金”暨武汉分院院长奖学金和“2014年武汉教育基地优秀毕业生”荣誉证书。水生所钟健翔等13名研究生荣获2014年“昌华奖学金”暨武汉分院院长奖学金,曹梦西等15名研究生荣获“2014年武汉教育基地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水生所蔡庆华研究员作为毕业研究生导师代表致辞。蔡老师用“三心二意”来总结对毕业生寄予的厚望,即做事有恒心、做人有信心、遇事有耐心,对内有情意、对外有诚意。最后蔡老师以一首填词《江城子·致毕业生》作为结尾,表达自己的殷切希望和祝福,妙语连珠的致辞引得现场掌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