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应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陆钟武教授作了题为《漫谈创新之路》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上海硅酸盐所江东亮院士主持,上海硅酸盐所长宁园区和嘉定园区的100余位研究生聆听了报告并与陆钟武院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陆钟武院士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引入了创新的重要性,随后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创新需要具备的基本要素,最后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了在他求学期间,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历程以及他在科研道路上对科学真理的创新探索之路。报告结束后,他又热情地回答了同学们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和经历的迷茫,让与会研究生受益匪浅。 

陆钟武院士是冶金热能工程和工业生态学专家,1950年毕业于大同大学(前三年在中央大学),获学士学位,195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研究生班(前二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4年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发表学术论文210余篇,专著10本。

为了丰富所内研究生课余文化生活,继续弘扬风筝文化,同时提高同学们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426日,第四届DIY风筝大赛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嘉定园区顺利举行。

在这次活动中,生活部精心策划了活动方案和比赛规则,并详细讲解制作风筝和放风筝的技巧。活动以2-3人为一个小组,首先各组领取材料后制作一只风筝,并进行发挥自我创意,在风筝上绘制心仪图案,通过打分评比出最佳美观及最佳创意等奖项。之后的放风筝是活动的高潮部分,小组成员互相配合,广场上充满了欢乐声,一时间风筝满天飞,同学们奔来跑去,似乎回到了童年。在一番激烈的角逐后,13级研究生郭劲书同学的小组获得冠军。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释放了压力,舒畅了心情,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协作,纷纷表示要在以后更加热爱生活,更加信任团结,像风筝一样越飞越高。

为加强招生宣传力度,吸引知名高校的优质生源,实现生源的多样化,4月22日-24日,武汉教育基地统一组织在汉培养单位的研究员及教育管理干部一行七人前往江苏省开展2016年招生宣传活动。

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高、教育资源丰富,对加强武汉地区培养单位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影响辐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宣传活动中,武汉地区各培养单位的研究人员及教育管理人员为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的相关院系学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宣讲了招生政策,仔细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本次招生宣传覆盖了生物、化学、地学等学科领域,吸引了不同学院的同学前来听讲。

在宣讲过程中,研究人员及教育干部干部给同学们介绍培养单位的总体概况、报考信息和招生政策,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及武汉地区培养单位的实力,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不少同学在宣讲会后簇拥在老师周围提问互动,进一步了解各所的相关情况及报考信息。

通过本次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武汉教育基地的社会影响,和江苏省相关高校建立了紧密联系,为2016年武汉教育基地研究生招生工作做了良好铺垫。

刘同说,“谁的青春不迷茫”。的确,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过一段黯淡与困惑的时光。如何走出那片阴霾,拥抱幸福的自己,自然也就成了每个追求幸福的人儿心中的渴望。 

42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肖斌老师在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一楼报告厅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一场与内心对话的自省之旅,“遇见自己——研究生的自我成长”。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肖斌老师从河南女教师的一封辞职信聊起,并结合衡水二中的学生、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以及双学位女博士后遭遣返的案例依次向同学们提出了如下问题——你想出去吗?为什么想出去?这样做过吗?想去哪里?想做什么?和谁一起去?在同学们回答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牵引着大家去思考并发现人对交流的渴望,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并告诉大家与他人建立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的方式,除了向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影视作品学习外,就是不断的亲自练习。 

毕业季即将来临,很多同学对未来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焦虑,肖斌老师为大家讲了鹅蛋与瓶子的故事,来提醒那些正处于迷茫与困惑的同学们,不要困在自己的思维里,要学会从自己的想象中跳出来。 

由一张笔墨画的太极图,肖斌老师点明了今天的主题,引出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的观点,告诉大家要学会悦纳自己的缺点与不完美。正如美丽的风景,谁都喜欢去看,我们都喜欢自身的优点。当美丽的风景被灾难摧毁的满目疮痍的时候,还会有人去看吗?如果说,对于破败的风景,我们可以选择逃避,那面对那个消沉低迷的自己呢?我们逃得掉吗?肖老师的一次次追问,让同学们陷入了沉思。看着思考的同学们,肖老师微笑着缓缓道来,会有人去的,只是他们来的目的不同,不是为了看风景,而是因为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力量,来克服我们所遇到的挫折与困难。当我们感到无助、绝望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还可以从同学、朋友那里获得帮助,得到支撑的力量。 

最后,肖斌老师以诗人汪国真的一首《山高路远》结束了报告环节,并告诉同学们,不要盲从别人的远方,要找到自己的远方,并走向自己的远方,因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在讨论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地向肖老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比如如何权衡本心与社会化的碰撞与矛盾,如何克服拖延症,以及如何看待双学位女博士后遭遣返一事等等。面对大家的提问,肖斌老师并没有直接给予明确的答案,而是耐心的启发大家自己去思考,去对话自己真实的内心,找到自己的答案。 

在肖斌老师亲切儒雅、风趣幽默的交谈和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中,持续三个小时的讲座很快结束了。讲座最后,研究生部刘明娟老师代表同学们,对肖斌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认识自我的心灵盛宴表示真诚的感谢。 

曾经的我们,都如同水中的沙子,在清澈平静的溪流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色彩与光芒;而当我们被水流裹挟着来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长江,被惊涛骇浪迷失了方向,我们要怎么选择我们的远方,相信大家在听完讲座后,都会有自己的思考。 

拥抱幸福,从遇见自己开始,从现在开始! 

 讲座开始前,肖斌老师与大家的互动 

 从河南女教师的一封辞职信讲起 

 同学们的现场提问

 肖斌老师与同学们的互动讨论 

4月25日,人文学院联合党总支教工党支部与工会小组联合举行活动,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部分群众参观了位于密云县石城镇河北村的白乙化烈士纪念馆。

白乙化是原八路军晋察冀步兵第十团团长,丰、滦、密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者。1935年曾获得过中国大学学士学位,在“一二·九”爱国运动中,被称为运动中的“虎将”。他奋勇当先,积极组织同学集会、游行。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的学生抗日大会上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收复东北,会后竟遭逮捕,但在监狱里他继续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组织难友们同反动派斗争。之后他毅然投笔从戎,党派他到东北参加义勇军。1941年2月4日,在密云县马营西山被日军冷枪击中而牺牲,享年30岁。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发表了《告全军同志书》,赞扬白乙化是“优秀的指挥员、民族英雄、无产阶级的先锋”。1984年,密云县人民政府重建了白乙化烈士纪念碑,萧克将军手书碑文“血沃幽燕,名垂千古”。2006年,白乙化烈士纪念馆被中共北京市宣传部评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党支部成员被白乙化的英雄事迹和精神所深深感动和鼓舞,每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都深刻地认识到要将不怕困苦的精神和品质运用到平常的工作生活中,从而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