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益:文理交融促科技创新,多元并举筑多彩人生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5-11-20
  • 2741
     【新闻网11月19日讯 记者袁玥】18日下午,由中科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拉开了序幕。在国台办主任陈云林演讲结束后,经第二场报告的主持人、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叶中华教授介绍,一位面容清朗的老人风度翩翩地走上了讲台,开始阐述他关于科学与人文的深入思考。

    这位老人刚刚过了73岁生日,他做官做到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做学问做到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首批院士,做军人做到将军;晚年退休至今,10多年里他游历中国,跑遍了大江南北;此外还集自己半生经验写作一本《漫谈科教》。如此丰富的人生使他的报告驾轻就熟、十分有力,博得听众多次掌声。

    他就是秦伯益。他的演讲题目是《文理交融,多元并举》。他以自己多年从医的学科背景出发,与大家分享了他长期以来对科学和人文的深入思考。对于文理交融与并举,秦伯益从社会、学科和个人这三个层面分别进行了论述。

    对于社会层面的文理交融,秦伯益按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文理结合是古代社会历史的必然;文理分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文理交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需。秦伯益认为,古代社会由于知识积累还少,而且教育不分科,因此知识分子大都可以做到文理兼通。到了现代社会,科技革命带动了知识爆炸,大科学时代降临,知识无限细分,学科间隔行如隔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有效率的培养人才,教育也就变得更有针对性了。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能解决人类社会的所有问题,文化、道德、制度才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支柱。因此,秦伯益提倡我国应该“始终发扬积极的人文精神,造就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再由这样的人去探索掌握自然规律”,造福人类。

    学科层面的交融与并举,秦伯益从文理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影响为主,结合现实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出于自身工作经历,他尤其推崇古人的这句话: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他认为这句话最能表现出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之紧密。

    个人层面的文理交融是每个学生都最感兴趣的部分。因此,秦伯益在这个问题上讲得非常全面、细致,力避偏颇、武断之语。他首先引述了李慎之的话,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人文素养,就是变“子民心态”为“公民意识”,“要说人文教育,这可以算是根本的人文教育。”然后他谈到了如今社会与学校之间价值取向脱节的这一现实矛盾:社会要个性化人才,而学校只能输出共性化成品。

    最后,在具体针对每一个人的时候,有些出乎意料,秦伯益没有像之前那样着力表现文理交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是更多的强调了“个性的发展”。他认为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能要求大家一样思想,一样行动,不必也无法强求一致。为此他举了很多例子,历数众所周知的偏科才子,鼓励大家扬长避短,“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但当然,在他心里,一个人最好还是应该“既有自然科学的专业深度,又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当学养”,“固然我们无法要求所有科技人员都能文理交融,但有没有这方面的交融,不仅影响着他们事业上的成就,更影响着他们能否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这影响贯穿在整个青年、中年到晚年、直至垂暮之年”。

    秦伯益是江苏人,说话绵软而又抑扬顿挫,有唱戏念白之感。在谈到社会现实时,他用了很多有意思的语言,说大家都是逃出了应试教育的牢笼又掉入了应试科研的陷阱,说有些人求职不成“海龟”变“海带”,引得台下阵阵笑声和掌声,大家在感受到他语言幽默、心态年轻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个科学家针砭时弊的犀利。(编辑:李峥)

    进入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专题>>> >>>
责任编辑:研究生记者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