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第三个家”——集中教学园区研究生分赴各培养单位

  •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7-07-25
  • 4082
 
“哪天搬啊?”“搬完了没有?”“几号回所?”一周以来,记者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二公寓的走廊与电梯里大都听到同学们类似的问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实行“两段式”培养模式:研究生第一阶段在集中教学园区内进行一年集中的基础课程和学位课程学习,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阶段到研究所,利用研究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优越的科研环境进行科研实践和论文写作,在科研实践中学习,将学习融于实践。一年的集中教学结束后,研究生们分赴地跨22个省份的114个研究生培养单位。
 
从7月18号起,记者就看到京外所的同学在收拾东西,打算搬家。他们大多是京外所得同学,电脑,被子,衣服,盆子,书等等,摊了一地,在宿舍门口等待搬家公司的车辆的到来。看着他们汗流浃背,焦急地等待,翘首以盼,记者心中有些不忍,刚刚熟悉一个环境,但是又要离开,又要踏上未来的征途。
 
“虽然暑假不能直接回家,但是可以回到自己的“第三个家”——研究所还是很高兴得。”看到他们搬完家,又忙着买车票回所,却不是买回自己的家的车票,她们依然微笑面对。据他们自己说,他们迫切希望可以快点回所,快点熟悉所里的环境,见到自己的导师和自己的师兄师姐们,团聚,一起学习,参与科研工作。
 
一位沈阳某培养单位的女同学告诉记者:“虽然不舍得本部,可这儿毕竟不是我们专业的大本营,东北才是他们的乐土,有大兴安岭,有长白山,那是她们研究的地方……
 
“在玉泉的一年过得真的非常高兴,这儿依然有高校的气氛,喜欢这儿,这儿跟研究所是不一样的,真希望在这儿在呆一年。”这位男同学是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的,他情况比较特殊,研一在所,研二才在这儿上基础课。
 
“两年后,我一定要考回北京,考回咱们的本部上博士,我太喜欢北京,太喜欢这儿,我们资环学院本部也有我们这个专业的博士点,我要‘杀’回来……”看着他憨憨的笑脸,记者也为自己能在这儿三年感到庆幸。
 
亲爱的京外所得同学们,一路走好,玉泉与中关村校区永远是你们的家,记得长回家看看!
 
记者手记:
 
从研一刚开学时,同学们就都亲切的称呼研究生院本部是他们自己的第二个家,可以推知,第一个家就是有父母的家,第三个家就是自己的研究所。从这个称呼可以得知,他们对这儿有着无比的留恋。因为,正是在这里,他们经过蜕变,由名合格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个优秀的研究生,教会了他们怎样更好的生活,帮助他们提升了自我 。
 
看到同学们三五成群,重新走过校园的各个角落,让记者从新想到了大四的时光,我猜想,他们似乎又面临另一场形式的毕业——从研究生院毕业,到所里继续深造!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