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沈岩院士谈研究生学业规划

  • 张淑妍 (生命科学学院)
  • 创建于 2008-09-12
  • 4439
沈岩院士为青年学子现身说法
9月1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沈岩院士应邀为中科院研究生院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做报告,题为“如何正确认识客观,了解自己,完成好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报告于下午四点准时开始,受到研究生们的热忱欢迎。
 
沈岩首先分析了什么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类型和过程。他说,科学研究就是探索未知,创新和发现新技术的过程,而只有具备必要的重复和数据的积累,才会有可能有重大的突破。沈岩认为:“无论你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何来,好奇心、社会需求还是功利心驱使的,都是好事,只要能对社会有好处,社会就会回报你。”
 
“作为研究生,发表了不错的论文,只能说明你不笨!”由这样的评论开始,沈岩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研究生在科研中的角色。他说:“硕士在科研队伍中完全是弱势群体,他们没知识,没技能,也就因此没想法;等他们经历了两三年的知识学习,技能模仿,到了硕士毕业的时候,才终于可以很好地完成导师给派的活;再经历三五年知识的再积累,技能的不断娴熟,才终于可以自己开展一小块的研究,可是即使是拿到了博士学位,他们仍然不具备独立科研的能力。所以,在研究生的时候,就要认真、踏实地去学习,去训练,不断积累技术、技能,获得经验,越多越好,才有可能突破自己最‘底层’的角色。”
 
那么怎么努力,如何努力才能有所成就,才有可能成才呢?沈岩老师告诉我们,“徳学才识”是古往今来关于如何成才不变的真理。什么是人才?“有能力贡献的人就是人才”,沈老师说,“生物医学研究人才的成长,是情商,健商,智商,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前后左右多看看,上下左右多联络,做一个全面的人,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是啊,科研是人生的马拉松,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质,再优秀的智力也无用武之地。科研道路上,不可能没有荆棘,只有不断努力才可能成功,可是一旦放弃就什么也没有了。
 
听完报告后,生命科学学院的一位研究生说,沈岩院士的报告,不断地感染着我,触动着我,提醒着我们,让我们找准了行动的目标,知道了现在该做的事情。
 
 
责任编辑:张淑妍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