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分子手性起源与识别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召开

  • 化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创建于 2008-10-21
  • 8418
10月18-19日,在我校玉泉路礼堂二楼报告厅, 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全国各地的四十余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欢聚一堂,参加了“2008年全国分子手性起源与识别学术研讨会”。二十余位学者作了会议学术报告。大家对具有重大机遇和挑战的手性起源与识别等科学难题从多角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会后,与会专家学者对这个小而精、务实高效的学术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国科学院基础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刘鸣华研究员到会致词并作了“界面组装体的超分子手性探讨”的学术交流报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教授到会致词并从物理学家的角度谈了手性(即不对称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化学与化工学院执行院长杜宇国教授代表化学院对与会学者致欢迎词并宣读了中国化学会理事长白春礼院士特别为这次有特色的会议发来的贺信。由于专业内容的相关性,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志恒研究员也特意到会致词致贺。
 
不对称是存在于自然界不同水平的普遍现象。对不对称性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本质进行系统的探索是科学工作者寻求对自然统一认识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许多杰出的学者在这个重要领域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例如,杨振宁和李政道在吴建雄的实验支持下因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荣获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2001年,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雷斯和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因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前,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因研究物理学中自发对称性破缺及机制的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和益川敏英与美国籍科学家南部阳一郎。
 
手性问题在生活中也到处可遇,如螺旋的藤木和海螺,另外人们使用的药物绝大多数具有手性,被称为手性药物。手性药物的“镜像”称为它的对映体,两者之间在药力、毒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差别,有的甚至作用相反,如20世纪60年代一种称为“反应停”的手性药物上市后导致许多婴儿的生理缺陷。手性更是生命过程的基本特征,构成生命体的有机分子绝大多数都是手性分子。作为生命基本结构单元的氨基酸和核酸中的核糖,在地球生命体中几乎都是L-氨基酸和D-核糖而不是它们的对映体D-氨基酸和L-核糖,即在分子水平上发生了对称性的破缺。这仍是未解之谜。生命起源是四大基本科学难题之一,生物分子的对称性破缺问题乃是生命起源研究的头号难题。
 
国内有学者正在从事与不对称相关的工作。然而,遗憾的是,手性研究仍是学者们“阳春白雪”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以手性分子起源与识别为主题的学术交流平台不多。为了让国内在不对称性科研一线工作的研究人员有更多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推进不对称性研究特别是分子水平上手性的研究及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何裕建教授与厦门大学章慧教授及苏州大学杨永刚教授等有关学者交流与沟通,认为每年在国内组织召开一次以手性分子起源与识别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很有必要,并且条件也是相对成熟的。经中国化学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与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在我校内承办召开第一届分子手性起源与识别学术研讨会。
 
袁倬斌教授和何裕建教授为本次会议的名誉主席和主席。赵玉芬院士(厦门大学)为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学者王夔院士(北京大学)、张礼和院士(北京大学)、林国强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为会议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责任编辑:化学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