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不容小觑——秦大河做客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 文/李炜斌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4-03-17
  • 299
秦大河在演讲中 图/平爱国
秦大河在演讲中 图/平爱国
秦大河在演讲中 图/平爱国
吴建民主持本次论坛 图/杨天鹏
互动环节 图/杨天鹏
论坛现场 图/平爱国
提问环节 图/平爱国

3月14日下午,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第150场报告会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举行。中科院院士秦大河应邀做了题为《环境保护与全球气候》的报告。论坛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建民主持。

首先,秦大河从目前国际环境领域的最高奖励——沃尔沃环境奖谈起,和在场的同学分享了他记忆犹新的获奖经历。沃尔沃环境奖创立于1988年,授予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有卓越创新或科学贡献的个人。它是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又被誉为可持续发展的“诺贝尔奖”,但是它和诺贝尔奖的颁奖过程不同,沃尔沃奖除了严谨正式的学术环境,更像是一场温馨的晚宴,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就环境、气候和能源等问题进行学术讨论。

讲座过程中,秦大河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当今的气侯变化远远不是变暖、变干、变湿的问题,而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冰雪圈等5个圈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的气候变化,因此当今意义上的气侯变化远远超出了气象的约束,在更大范围内涵盖了地理学和生态学。秦大河接着介绍了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评估报告,通过数据分析指出,自工业化以来,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气温持续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冰冻圈退缩。更严重的是,气候变化也导致极端天气气候频发,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他所在的IPCC工作组还做出预测,在未来,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将高于全球平均变暖速度,海洋将继续变暖,热量从海表传向深海,带来不可预知的影响。

对于全球气候种种问题的原因,秦大河认为石油和煤炭的排放是重要影响因素。而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资源的国家,能源结构不合理,每年的碳排放量占世界的将近三分之一。所以急需减轻污染,改变能源结构,积极利用清洁能源。秦大河指出,环境保护和气候保护可以划等号,消灭雾霾,就消灭了二氧化碳的增加。

最后,说到人人关心的雾霾,秦大河谈到了引起雾霾的三个原因,即污染强度高排放量大、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以及机动车和燃煤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秦大河认为,治理雾霾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仅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治理,更要增强社会管理。秦大河的精彩演讲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在提问环节,秦大河与科苑学子就气候变化、雾霾治理以及近期两会上相关的能源提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与交流。

相关链接:

【科技日报】秦大河院士:治霾的阻力主要来自产业界

【中新社】秦大河院士: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将上升近1米

【理论网】秦大河:治理雾霾是一场持久战

 延伸阅读: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创办于2003年4月,由中国著名科学家路甬祥和著名理论家郑必坚共同倡导发起,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论坛邀集中国高层领导、外国政要和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就人们共同关心的政治、科技、教育、经济、外交、环境、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研讨和交流,从科学和人文的角度研究国家战略问题,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探讨科学与人文的发展,致力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致力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贯通。

主讲人简介:

秦大河,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7年1月出生,山东泰安人,中共党员。地理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气候与冰冻圈计划(CliC)科学指导组成员,国际南极科学委员会(SCAR)冰川学工作组主席。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中科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主席团成员、地学部主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现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团成员、执委,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副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秦大河系统研究了南极冰盖表层雪内物理过程和气候环境记录,在中国西部率先开展雪冰现代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实验研究,开展中国冰冻圈动态过程及其对气候、水文和生态的影响机理与适应对策研究,组织了全球气候变化中自然与人类活动影响评估工作。领导创建了“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构建了冰冻圈科学的理论框架,获得国际科学界的认同。参与领导IPCC第三、第四和第五次评估报告,主持中国气候环境演变评估。主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理念,经国务院确认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总体思路,使中国气象科技事业步入新阶段。发表论著300余篇(部)。先后获多想国家和省部级奖。获国际气象组织奖(IMO)和美国NOAA海洋大气研究杰出科学论文奖。

责任编辑:文/李炜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