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国乡村】渐行渐远的记忆

  • 王召军 (学生处团委)
  • 创建于 2012-05-05
  • 395

从刚上大学的时候,就想写点儿关于农村老家的东西。因为自从外出求学以后,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半年的时间才能回家一次,每次都感到老家越来越多的变化。而正是这些变化,在慢慢的将我童年记忆中的故乡逐渐冲淡。趁着现在还有些印象,赶紧写下来,等到数十年后,给风烛残年的自己留点儿回忆,也当是给我们的下一代留下一些他们几乎没机会经历的关于他们祖辈的东西吧。

该怎么开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思来想去,终于决定从最模糊的记忆开始写。懵懂之时,记得老宅的西面是一条不宽的河,河里总是有绿色的水在流。记住这条河,不止因为离家近,而且因为年幼调皮的我差点就永远沉睡在这半河的绿色之中,受到那次惊吓,至今不敢下水学游泳。现在,孩子们不可能再担心会被淹到了,因为不知从哪一年起,河中就不再有水了。

河西岸,是一大片的农田,那片地我也很熟悉,因为我的爷爷奶奶就葬在那里。每一年我都会跟大人们去上坟。想到故去的爷爷奶奶,总是会想到村子里出殡时的情景。在山东老家,葬礼应该是最隆重的一个礼节了。当一位长辈故去,孝子孝孙就开始了好几天的披麻戴孝的过程,未出五服的人都在孝子孝孙之列,所谓未出五服,就是从自己往上推,只要跟故去的人在五代之内能找到共同祖先,就在五服之内,就内趴灵,就是穿着孝衣在灵床前哭灵。先人故去后的第二天晚上,要请来戏班吹丧乐,孝子孝孙要在这天晚上找个朝西的桥,把纸扎成的鹿拉的车烧掉,寓意先人灵魂乘车西去。葬礼一般是在第三天或第五天举行,这一天,孝子孝孙要在村子里走一遭,每隔一段距离就要跪下来磕头,叫“谢庄乡”,因为整个葬礼都是村里人帮着张罗,孝子孝孙只是趴灵守灵,还有就是村里人都会掏出几块钱给他们,叫“自易钱”,其实就是众人帮丧事一家办丧礼,大家帮一家,所以叫“谢庄乡”。等到了下午,村子里的壮劳力都会放弃手上的活儿,去帮着把棺材抬到墓地,在去墓地的路上,还要举行一个过程,叫“行奠”,就是死者的姑爷,外甥要对着棺木三叩首以示哀悼。等到了墓地,棺材入葬后,孝子孝孙们要以手抓土,洒满棺材盖,然后村里人会帮忙把棺木埋掉,隆起坟头。葬礼后的第三天要“圆坟”,孝子孝孙们要去上坟烧纸。之后死者的儿子要出去“谢孝
,就是去那些不是自己村的,但是给了“自易钱”的人家里磕头谢孝,那些人要给些纸钱给孝子们。随后,还要过“三七”,“五七”,就是在二十一天和三十五天的时候再去上坟。在这之后,葬礼才算真正结束,孝子孝孙只要守孝三年就行了。

这些逝去的人并没有因为入土而被忘记,因为到了大年三十要请“爷爷娘娘”回家过年。就是在三十这天,我们会把写有故去亲人名字的一张画(我们称之为“家谱”,或者称为“竺子”),挂在堂屋中间,摆上一桌贡品,然后到亲人坟上,请他们回家过年,这就是请“爷爷娘娘”。请回来以后,供桌上就会一直香气缭绕。除夕夜,一家人包好饺子,等到十二点,就会煮熟,先要贡天地,烧纸钱,放鞭炮,成为“发钱粮”。我到现在也没明白这个称呼的由来,只知道这是在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顺顺当当。然后到了初一早晨,人们就开始拜年了。小时候,拜年是一个很隆重的过程,特别是给自己的长辈,要行叩首大礼。当然,不是对着长辈磕头,而是冲着墙上挂的家谱磕头,有多少长辈就要磕多少头。然后,人们就要出去,给院里(我们这儿将同一个姓的人称为“院”,比如张家院,王家园)的长辈拜年,其他院的街坊邻里也是要去的。等到初一下午(也有的村子初二送),又要送“爷爷娘娘”。同样烧纸钱,放鞭炮,这样大年初一就算过去了。初二在我们那儿是个特殊的日子,给刚去世的人上新坟,要连上三年,因为这个特殊的原因,是不能轻易走亲访友的。初二以后,人们就开始到处走亲访友,给亲人们去拜年了。但是女孩子是受到限制的,因为没结婚的女孩不能下跪磕头,所以除了姥姥家,她们很少出去走亲戚。结了婚的女人就得和男人们一样,该磕的头都得磕,因为她们经历了那复杂的结婚过程,已经成了婆家的人。

记得小时候,青年男女结婚是一件挺麻烦的事儿。媒人登门说亲,然后双方的父母就会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对方的情况,家庭条件怎么样,人长得如何,等等等等。等双方都觉得合适了,就该见面了,一般是男方买着一些东西,由媒婆带路去女方家,或者在媒人家里,两个人见一见,聊一聊,觉得对脾气,就先处着。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就要订婚,在我们那儿有个称呼,叫“过号”,男方会请女方的一些亲人过来,叫上院里的所有人都去他们家吃饭,算是个“新闻发布会”吧,告诉院里人,自己的孩子订婚了。“过号”这天,媒人是个贵客,因为除了定亲,第二个任务就是答谢媒人的帮助,人们一般都会有些物质上的谢意。过完号,这事儿就算定下了,逢年过节,小伙子都要备上厚礼去女方家请姑娘过来喜庆一番。然后就是送彩礼,登记。最后双方选定一个好日子结婚,结婚那天的说法更多,小叔子要去迎亲,新媳妇到了家,小叔子要在门口放迎门炮,等等。而女方那边也会派出庞大的送亲队伍,最主要的是要有两个小男孩,一个人“长水”,就是拿着把水壶,一路上碰到桥,就要倒些水在地上,寓意两家关系好合,细水长流。另一个挂门帘,就是要带着一个花布缝制的门帘,到了男家后挂到洞房门口,这件事儿的有什么说法我给忘了。而结婚以后的第二天,女方的兄弟还要过去“送衣裳”,就是带着些礼物,女孩的常用物品去男方家。随后是女孩第三天回门,就是回娘家。至此,这个婚才算告一段落。其实这对新人的琐事并未结束,等有了小宝宝,还有一些礼数。小宝宝生下来以后要过“十二晌”,就是一般在孩子生下来第十二天,把各处的亲戚们(都是女眷)请来,见见孩子,吃顿饭,热闹热闹,又相当于一个“新闻发布会”,告诉亲戚们,我们家添丁了。后面还有满月酒,周岁生日,才算将这个娃娃的事儿结束了,等孩子长大了,又是新一轮的结婚生子。

也许读者看到这些头就会大,感到太繁琐,但是如今,这些繁琐正在逐步的消失,随着那些前辈们的相继入土,越来越多的过程被人们以封建的借口“省略”。可是正是在这些繁琐的过程中,人们才能体会到那种感觉,那种气氛,人们之间的亲情才越来越浓,而不是现在,人们很少下跪磕头,却又纷纷抱怨年过的越来越没年味;亲戚们一年到头忙碌挣钱,互不走动。也许正是这些繁琐的过程,维系了农村世世代代的秩序,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农村。

(作者系遗传所研究生,本文为“我眼中的中国乡村”图文征集大赛参赛作品)

责任编辑:王召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