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何兆武,学问只有精粗高下之分而无中西之别

  • 北京青年报
  • 创建于 2006-12-05
  • 2748
     如果你想了解一下中国学者对历史哲学的最高研究状态,就不能不读何兆武的著作———

    ■时间:2006年11月8日

    ■地点:人民大会堂常委厅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副理事长李惠国

    ■演讲者:何兆武

    ■演讲主题:中学、西学与现代化

    我今天所要讲的内容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讲中学和西学,第二部分就讲现代化。

    中学,大家知道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不过我们传统习惯上都是把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直到19世纪为止的文明和学问,叫做中学。到19世纪以后,中国开始跟西方接触,接受到现代的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当时就简称为西学。当时也没有很明确的规定说什么算中学,什么算西学。下面我讲的也只是我自己的体会或者是我自己的理解,不是标准的定义。

    我先说一下中学。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是世界上有名的文明古国。这个文明古国几千年以来也形成了它一套行之久远的而且是深入人心的学术体系、一套学术思想。这个东西简单地说就是以孔老夫子的儒学为中心的一套道德系统和一套意识形态,这个我们就称之为中学。

    18世纪的时候,英国已经开始走向超级大国了,但是我们中国还是用旧的眼光来看待人家西方。一直到了1840年中国和英国打了一仗,大家知道叫“鸦片战争”,在英国不叫“鸦片战争”,而是叫第一次通商战争,他们认为是因为中国拒绝与他们通商而爆发的战争。结果中国被打败了,这对中国是非常大的刺激,一个天朝上国怎么被一个蛮夷打败?一些人在思想上有一些反省,觉得要学习西方的船也要学习西方的炮。这是中国思想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

    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为中学巩固地盘,维持中学正统的地位。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曾经被误读

    接下来就出现中学与西学之争:我们究竟应该学习中学还是应该学习西学?还是应该两个都学?

    最早那一批思想比较敏锐的知识分子就主张中学、西学都应该学,而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戊戌变法之后,他们的思想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进了一步,也就是不但要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技术,还一定要有与之配套的政治社会背景。是什么?就是国会,英国的国会,英国的议会。所以当年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我们也要有议会,通上下之情。因为上面是朝廷、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思想感情不能够沟通,要开一个议院来沟通人民和政府之间的思想感情。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中学和西学之争并没有停止,争到几乎当时所有的中国知识界或者是思想界,或者是学术界都参与了这个大论战。后来清朝一个大官、湖广总督张之洞写了一本书,提出了一个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我们中学也要,西学也要,但是以中学为体,它的本体是中学,但是我们将来也要实用,不光是有本体,还要借鉴西学来作为我们的应用科学和应用技术。这个口号是很流传的。

    这一点我讲一下,我们用一个词语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它的语境,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我们不能只看一个词语的表面意义,还要看它的内涵,背后实际的意义是什么。最早冯桂芬提出来的中学为主、西学为辅,是在中学完全占用主导地位,西学没有地位的情况下提出来的,他的提法就是给西学一点地盘,不让中学都独占了,所以他的提法虽然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但是他真正的含义、真正的作用是在给西学争地盘。而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之时,满清传统体制已经维持不了了,他提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知道中学不能用了,但是还要积极维持中学,为中学巩固地盘。其实际的意义是维持中学正统的地位,就是三纲五常,对于皇帝效忠这是天经地义,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儿子对老子的孝顺是绝对不能动摇的,这是传统的“封建道德”,也就是封建的体制,这个体制本身是不能动的,我们也要学一点西方的东西,但那是作为我们的应用。

    所谓中学,它主张的是什么?就是主张不要动摇中国原来传统的社会政治制度。所谓西学是指什么?不光是指学习从西方传进来的科学技术,而且还有西方现代化的体制。这是争论的实质。

    学问就是学问,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所以中学、西学争论,争的肯定是背后现实的利益,而不是学术上的真理,学术上的真理没有中学、西学之争。

    ■学问有精粗之分但无中西之别

    解放以后,有一个时期中学、西学之争好像比较消沉了,我当时的理解,解放以后,这个问题应该成为过去了,无所谓中学、西学之争:中学不代表真理,西学也不代表真理,中学也有正确和谬误,西学也有正确和谬误。

    但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学、西学之争又出来了,我不知道当时争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的语境是什么,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争论的目的是什么?按我自己的理解,学问作为知识来说,无所谓中西,不能说中学是对,西学是错的,也不能说西学是对的,中学是错的。不论是德学、英学、日学或者是美学,无所谓中西之分,真理就是真理。古代希腊有毕达哥拉斯定理,中国古代有一个科学家商高,他早就发明这个定理了,这证明这个定理不应该叫毕达哥拉斯定理,应该叫商高定理,但我们不能说三角形的定理是中国的学问,不是西方的学问,反过来不是说西方的学问中国就不能接受。

    再举个例子,比如说几何学。欧几里得是希腊的数学家,所以我们把欧几里得所总结的成果叫做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国古代没有几何学,中国有几何学是明朝末年天主教传教士传来的,现在全世界学几何学的都是开头就学欧几里得的几何,但是我觉得没有理由说几何学就是希腊学,而且严格地说几何学起源也不是希腊,而是埃及。我们知道它的起源是由于尼罗河泛滥,泛滥以后就测量土地,在测量土地的时候就产生出来了。因为测量土地要丈量土地多宽多长,几何就是测量大地的学科。几何学虽然最早起源于埃及,但是我们没有理由说几何学就是埃及学。你说它是埃及学的意思就是说这是它的专利,别人是不可能有的或者是学也学不好的,它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财富,虽然在某个历史点上最早出现在那里。

    我再随便举一个例子,近代最大的科学发现就是牛顿的体系,这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用的体系,虽然它有一些不够。牛顿是17世纪末年的英国人,但是我们不能说我们经典物理学或者是古典物理学就是英学。我们知道牛顿体系最大的贡献不是在英国,而是在18世纪的法国,法国出来一批优秀的物理学家,叫分析学派。分析学派把牛顿体系发扬光大,但我们没有理由说牛顿体系是英学,也没有理由说因为是在法国发扬光大的就是法学,全世界物理学家都为此做出了贡献,包括中国的物理学家。

    所以这些无所谓中学还是西学,但是最早的发现总是由某个人发现,可是不能说他就有独占权,或者我是特权、垄断权、专利权,没有专利权。真理作为人类普遍的知识,它没有专利权,哪个民族都没有专利权。虽然是因为什么原因,在某一个地方被某一个人最先发现,但是那是由于历史的条件所造成的,而并不能说这就是它的专利。学问就是学问,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所以中学、西学争论,争的肯定是背后现实的利益,而不是学术上的真理,学术上的真理没有中学、西学之争。

    这一点也许我的想法不太合时宜,也许有很多人不接受这一点,但是我的看法是这样,就是作为学问来说,作为学术来说,无所谓中西,可以有先后,有精粗,有的学问粗,有的学问精。

    比如说康德讲的道德和孟子讲的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孟子讲义,康德也讲义,可是康德讲得比孟子更深刻。原因很简单,康德是18世纪的人,那个时代的哲学高于古代,所以我们说学有精粗之分。再比如说,现在物理比牛顿的物理学体系又高出一个层次,牛顿都是决定论,可是近代我们的发现有超出牛顿的地方,这是精粗的不同。也有高下的不同,比如说我们代数学和几何学,在中学学的都是初等的,到大学可以学高等几何、高等函数,再进一步还可以有更高的。比如说古代,西方就是认为世界的东西,都是四个元素构成的,也是土水火气,中国学说则是认为五行构成的,物质世界都是金木水火土五种东西构成的,这是当年的自然观。当然今天我们自然观又进步了。

    所以学问有高下之分,精粗之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是无论如何没有中西之分,也没有谁战胜谁的问题,谁先进就学谁的。不论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或者是自然科学,都不归某一个民族垄断,不归某一个国家垄断,甚至于最机密的、最保密的科学。

    我们如果向北走就可以走到北极,因此我们知道北极在哪里,但不能说朝着真理走就可以走到真理,因为我们不知道真理在哪里。

    ■我们能永远找到北极但我们未必总能找到真理

    科学知识是不断地进步的,科学本身有正确和错误、精和粗、高和下的区别,精可以囊括下面的粗,精的科学要代替粗的科学;真正的科学的东西要代替伪科学。可是真正的科学也在不停地变,因为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进步的,进步的科学技术又把原来的代替了,我们对于科学应该是动态的观
责任编辑:北京青年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