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何兆武,学问只有精粗高下之分而无中西之别

  • 北京青年报
  • 创建于 2006-12-05
  • 2074
     如果你想了解一下中国学者对历史哲学的最高研究状态,就不能不读何兆武的著作———

    ■时间:2006年11月8日

    ■地点:人民大会堂常委厅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

    ■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副理事长李惠国

    ■演讲者:何兆武

    ■演讲主题:中学、西学与现代化

    我今天所要讲的内容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讲中学和西学,第二部分就讲现代化。

    中学,大家知道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不过我们传统习惯上都是把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直到19世纪为止的文明和学问,叫做中学。到19世纪以后,中国开始跟西方接触,接受到现代的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当时就简称为西学。当时也没有很明确的规定说什么算中学,什么算西学。下面我讲的也只是我自己的体会或者是我自己的理解,不是标准的定义。

    我先说一下中学。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是世界上有名的文明古国。这个文明古国几千年以来也形成了它一套行之久远的而且是深入人心的学术体系、一套学术思想。这个东西简单地说就是以孔老夫子的儒学为中心的一套道德系统和一套意识形态,这个我们就称之为中学。

    18世纪的时候,英国已经开始走向超级大国了,但是我们中国还是用旧的眼光来看待人家西方。一直到了1840年中国和英国打了一仗,大家知道叫“鸦片战争”,在英国不叫“鸦片战争”,而是叫第一次通商战争,他们认为是因为中国拒绝与他们通商而爆发的战争。结果中国被打败了,这对中国是非常大的刺激,一个天朝上国怎么被一个蛮夷打败?一些人在思想上有一些反省,觉得要学习西方的船也要学习西方的炮。这是中国思想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

    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为中学巩固地盘,维持中学正统的地位。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曾经被误读

    接下来就出现中学与西学之争:我们究竟应该学习中学还是应该学习西学?还是应该两个都学?

    最早那一批思想比较敏锐的知识分子就主张中学、西学都应该学,而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戊戌变法之后,他们的思想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进了一步,也就是不但要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技术,还一定要有与之配套的政治社会背景。是什么?就是国会,英国的国会,英国的议会。所以当年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我们也要有议会,通上下之情。因为上面是朝廷、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思想感情不能够沟通,要开一个议院来沟通人民和政府之间的思想感情。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中学和西学之争并没有停止,争到几乎当时所有的中国知识界或者是思想界,或者是学术界都参与了这个大论战。后来清朝一个大官、湖广总督张之洞写了一本书,提出了一个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我们中学也要,西学也要,但是以中学为体,它的本体是中学,但是我们将来也要实用,不光是有本体,还要借鉴西学来作为我们的应用科学和应用技术。这个口号是很流传的。

    这一点我讲一下,我们用一个词语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它的语境,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我们不能只看一个词语的表面意义,还要看它的内涵,背后实际的意义是什么。最早冯桂芬提出来的中学为主、西学为辅,是在中学完全占用主导地位,西学没有地位的情况下提出来的,他的提法就是给西学一点地盘,不让中学都独占了,所以他的提法虽然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但是他真正的含义、真正的作用是在给西学争地盘。而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之时,满清传统体制已经维持不了了,他提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知道中学不能用了,但是还要积极维持中学,为中学巩固地盘。其实际的意义是维持中学正统的地位,就是三纲五常,对于皇帝效忠这是天经地义,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儿子对老子的孝顺是绝对不能动摇的,这是传统的“封建道德”,也就是封建的体制,这个体制本身是不能动的,我们也要学一点西方的东西,但那是作为我们的应用。

    所谓中学,它主张的是什么?就是主张不要动摇中国原来传统的社会政治制度。所谓西学是指什么?不光是指学习从西方传进来的科学技术,而且还有西方现代化的体制。这是争论的实质。

    学问就是学问,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所以中学、西学争论,争的肯定是背后现实的利益,而不是学术上的真理,学术上的真理没有中学、西学之争。

    ■学问有精粗之分但无中西之别

    解放以后,有一个时期中学、西学之争好像比较消沉了,我当时的理解,解放以后,这个问题应该成为过去了,无所谓中学、西学之争:中学不代表真理,西学也不代表真理,中学也有正确和谬误,西学也有正确和谬误。

    但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学、西学之争又出来了,我不知道当时争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的语境是什么,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争论的目的是什么?按我自己的理解,学问作为知识来说,无所谓中西,不能说中学是对,西学是错的,也不能说西学是对的,中学是错的。不论是德学、英学、日学或者是美学,无所谓中西之分,真理就是真理。古代希腊有毕达哥拉斯定理,中国古代有一个科学家商高,他早就发明这个定理了,这证明这个定理不应该叫毕达哥拉斯定理,应该叫商高定理,但我们不能说三角形的定理是中国的学问,不是西方的学问,反过来不是说西方的学问中国就不能接受。

    再举个例子,比如说几何学。欧几里得是希腊的数学家,所以我们把欧几里得所总结的成果叫做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国古代没有几何学,中国有几何学是明朝末年天主教传教士传来的,现在全世界学几何学的都是开头就学欧几里得的几何,但是我觉得没有理由说几何学就是希腊学,而且严格地说几何学起源也不是希腊,而是埃及。我们知道它的起源是由于尼罗河泛滥,泛滥以后就测量土地,在测量土地的时候就产生出来了。因为测量土地要丈量土地多宽多长,几何就是测量大地的学科。几何学虽然最早起源于埃及,但是我们没有理由说几何学就是埃及学。你说它是埃及学的意思就是说这是它的专利,别人是不可能有的或者是学也学不好的,它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财富,虽然在某个历史点上最早出现在那里。

    我再随便举一个例子,近代最大的科学发现就是牛顿的体系,这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用的体系,虽然它有一些不够。牛顿是17世纪末年的英国人,但是我们不能说我们经典物理学或者是古典物理学就是英学。我们知道牛顿体系最大的贡献不是在英国,而是在18世纪的法国,法国出来一批优秀的物理学家,叫分析学派。分析学派把牛顿体系发扬光大,但我们没有理由说牛顿体系是英学,也没有理由说因为是在法国发扬光大的就是法学,全世界物理学家都为此做出了贡献,包括中国的物理学家。

    所以这些无所谓中学还是西学,但是最早的发现总是由某个人发现,可是不能说他就有独占权,或者我是特权、垄断权、专利权,没有专利权。真理作为人类普遍的知识,它没有专利权,哪个民族都没有专利权。虽然是因为什么原因,在某一个地方被某一个人最先发现,但是那是由于历史的条件所造成的,而并不能说这就是它的专利。学问就是学问,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所以中学、西学争论,争的肯定是背后现实的利益,而不是学术上的真理,学术上的真理没有中学、西学之争。

    这一点也许我的想法不太合时宜,也许有很多人不接受这一点,但是我的看法是这样,就是作为学问来说,作为学术来说,无所谓中西,可以有先后,有精粗,有的学问粗,有的学问精。

    比如说康德讲的道德和孟子讲的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孟子讲义,康德也讲义,可是康德讲得比孟子更深刻。原因很简单,康德是18世纪的人,那个时代的哲学高于古代,所以我们说学有精粗之分。再比如说,现在物理比牛顿的物理学体系又高出一个层次,牛顿都是决定论,可是近代我们的发现有超出牛顿的地方,这是精粗的不同。也有高下的不同,比如说我们代数学和几何学,在中学学的都是初等的,到大学可以学高等几何、高等函数,再进一步还可以有更高的。比如说古代,西方就是认为世界的东西,都是四个元素构成的,也是土水火气,中国学说则是认为五行构成的,物质世界都是金木水火土五种东西构成的,这是当年的自然观。当然今天我们自然观又进步了。

    所以学问有高下之分,精粗之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是无论如何没有中西之分,也没有谁战胜谁的问题,谁先进就学谁的。不论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或者是自然科学,都不归某一个民族垄断,不归某一个国家垄断,甚至于最机密的、最保密的科学。

    我们如果向北走就可以走到北极,因此我们知道北极在哪里,但不能说朝着真理走就可以走到真理,因为我们不知道真理在哪里。

    ■我们能永远找到北极但我们未必总能找到真理

    科学知识是不断地进步的,科学本身有正确和错误、精和粗、高和下的区别,精可以囊括下面的粗,精的科学要代替粗的科学;真正的科学的东西要代替伪科学。可是真正的科学也在不停地变,因为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进步的,进步的科学技术又把原来的代替了,我们对于科学应该是动态的观念,而不是静态的观念。

    我们如果向北走就可以走到北极,因此我们知道北极在哪里,但是真理在哪里,好像还不是那么简单,不能说朝着真理走就可以走到真理,因为我们不知道真理在哪里,不能说真理放在那里一百个世纪都是不变的。我们知道牛顿体系曾经也被认为是不可动摇的,而现在看来牛顿的体系也不见得就是铁案如山,但是也不意味着没有价值。就好像我们并不认为牛顿没有价值,牛顿还是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科学贡献,但是我们可以超过他。所以我们不能说放之四海而皆准,因为它总是要变化的。

    至于今天中学和西学之争,所争的实质问题我不太清楚,所以我不敢下一个结论。不过如果作为纯学术来说,我觉得不应该发生中学和西学的问题。老一辈的人方便起见可以这么说,其实中学有中学的所指,比如说君为臣纲,儿子服从老子这是上道,绝对不能违抗,当时是有具体的内涵。我们今天具体的内涵是什么,这一点我不太知道,所以我只能从理论上说我不同意中学和西学的分界,我认为不应该有中学、西学之分。

    扩大再生产的结果就是使得人类的科学、人类的知识、人类的技术,而且相应的是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意识,在不断地进步,是日新月异的进步的。

    ■工业革命让现代化成为可能

    下面我说一下现代化的问题。近代化和现代化在英文中都是同一个词。

    我们知道所有的物种,包括非常聪明的物种,如狗和马,它们的生活是每一代都重复上一代的生活,没有进步。我们今天的马比1000年前、2000年前的马没有进步,它的知识没有进步,今天的狗当然也很聪明,但是比起1000年前和2000年前的狗,它们没有进步。可是今天的人比1000年前、2000年前的人就大不同。为什么?因为人类会创造文明。人类为什么会创造文明?因为农业保证了他安定的生活,他才能创造文明。没有一个生活安定的保证就没有文明,文明最重要的象征就是语言文字,文字是人类最大的、最重要的贡献。

    有了文字就可以把人类的智慧保存下来给下一代,所以下一代比上一代更高明。人类进步是靠什么?是靠每一代都比上一代高明。有一个说法大家一定都很熟悉,牛顿是做出了不起贡献的,别人赞美牛顿,牛顿就说我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因为在牛顿之前就有了伽利略等等这些伟大的大师,都给他铺垫好了道路。

    但是农业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进步非常缓慢。因为农业社会中,人类的生产是简单再生产。我们看中国历史上的太平盛世,比如说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一直到现在媒体上炒得很热的“康乾盛世”,我们可以想象那时的生活基本上可以天天重复,除非碰上天下大乱。

    可是到了近代不一样,近代是一个科学的社会,是一个工业化的社会,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我们生活日新月异。比如说前些年中国电视还不普及,现在不但电视普及了,照相机、电脑这些东西都普及了。近代社会,两三年就有一个大的进步,十年、八年就有特大的进步,100、200年就是翻天覆地的进步,这是古代人做梦也想不到的。

    所以我们可以把人类的文明史简单地分成两段,一段就是农业社会,就是简单地再生产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现代化的阶段,就是扩大再生产的阶段。扩大再生产的结果就是使得人类的科学、人类的知识、人类的技术,而且相应的是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意识,在不断地进步,是日新月异的进步。现代化社会和传统社会的最大不同,我觉得就是在这一点上。

    现代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说是从16世纪开始的。16世纪人类的科学开始进步,到了17世纪完成了第一步,人类科学发展史的第一个阶段就是用牛顿的体系来完成的。从此以后,科学不断地进步,人类的知识也不断地进步,人类的思想意识也随之不断地进步,人类的学术也在不断地进步,这个进步是古代所不能够设想的。

    比如说古代的学术,像孔孟之道,讲仁义道德,一直讲到100年前,中学都是讲这个东西。到了现代,我们也还可以讲孔孟的仁义之道,但是要放在现代的知识背景来讲,而不是放在古代的知识背景来讲,这就是本质的不同。

    近代化的道路,第一当然是近代的科学和近代的工业。工业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科学的应用,除了这以外还要有跟近代科学配套的政治社会体制。

    ■现代化是唯一的道路而不只是西方的道路

    中国的现代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可以说从19世纪末年,中国开始接触到了近代科学。我附带说一点,这一点也是我的思想很不合时宜的地方。就是现在讲的中国学习西方是从明末清初传教士传来的,我不同意这个见解,我对明末清初传教士于中国思想的贡献评价很低,因为他们没有把近代科学传来。现代化最核心的东西之一,就是近代科学,不是唯一的,恰好近代科学这一点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在19世纪后半叶才有的,所以我们现代化的起步要比人家晚了一步。于是,我们就错误地认为我们要学西学,但其实我们要做的是走现代化的道路。

    现代化的道路,我以为是全世界共同的道路,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要走现代化的道路,这是唯一的道路。这是大家共同的道路,不是西方的道路,不过是西方早走了一步,我们中国人也要走这一条道路,所有一切后进的国家都要走这一条道路。

    有没有中国的特色?当然有中国的特色,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特色,不光是国家、民族有特色,个人也会有特色,这个路程确实并不完全一样,但是总的来说大体是一样的,也许我比你少走了几步。但特色是第二位的,就好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这个特点是第二位的,不可能大家都按你的道路走。但大家会有一条共同的道路,那就是现代化的道路。

    现代化的道路,第一当然是近代的科学和近代的工业。工业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科学的应用,除了这以外还要有跟近代科学配套的社会体制。没有这个体制,你不能保证科学的进步。所以现代化是一个普适的东西,近代思想和近代科学是一个普适性的东西,是一个全世界的东西,不是某个国家特殊的东西。

    我们中国将来也要走普适的道路,比如说科学是普适的道路,不能说我们不走科学的道路就能建立国家。比如说社会体制,我们也要走现代化的道路,所以我认为中国唯一的道路是现代化。

    现代化的内容是什么?当然一个是科学技术,一个是和现代化配套的体制,包括学术体制,学术也要现代化。

    ■现场答问

    问:您说在学术上和知识领域只有先进、落后,没有所谓的中西,但是在其他一些领域,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中西的区别。比如说很多人抱怨孩子学英文的时间远远超过学中文,这些都是中西的差别,你怎么看待这种中西之别?

    答:毕竟全人类还有普遍的道路,这是第一位的,共性是第一位的,个性是第二位的。为什么现在学生学英文比学中文的兴趣更高?一方面有物质利益的驱动,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在世界化了,英语是第一语言,如果将来我们国家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领先大家就会说中文。我第一次去美国,他们接机都是用英文的,后来也加上了日文,现在也有中文,这是无法改变的。

    问:您曾经说过您的母校西南联大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的自由,我想问您所说的自由是哪方面?

    答:现在我觉得比“文革”要好得多了,但还是有这个问题。我到清华以后教课,到了考试的时候应该出题目,我就出一个题目,教务处说你要给一份标准答案,我说没有标准答案,他说不行一定要有标准答案,我就只好写一个标准答案,等于我是自己考自己,而且我这个标准答案,老实说我并不认为我的答案是标准的。所以这一点还没有完全实现学术自由,学术自由应该没有标准答案。

    ■主持人语

    什么是历史?

    我想历史就是一种文化,用于说明它过去的精神形式,它想使过去复原,而同时企图用复原的东西去说明现在的事情,从历史事件中也就是从历史的本质内容中启迪人们去寻找解决目前和未来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历史学家描述和解释了人类的成就和苦难,发展与挫折,理想与失望,徘徊与向往,悲哀与欢乐,胜利和失败。

    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乃为人之道也。我们要牢记这次中国科技与人文论坛中何兆武先生的一句话,就是要善于学习一切民族的优秀东西。

    ■演讲者小传

    有的学者这样评论:如果你想了解一下中国学者对历史哲学的最高研究状态,就不能不读何兆武的著作。

    何兆武,著名历史学家,中国近代思想史专家,85岁高龄,清华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著述:《中国思想发展史》及其英文版、《历史与历史学》等。重要译作包括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中的《社会契约论》、《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历史的观念》、《历史理性批判》、《思想录》、《法国革命论》等。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原声讲堂”2006-11-29)
责任编辑:北京青年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