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国乡村】草原变奏曲

  • 徐扬 (学生处团委)
  • 创建于 2012-05-05
  • 472

题记:

草原的变化不是一首平淡的序曲,她那由低沉到高亢的旋律,所喷发的强劲音符,是一首时代的变奏曲,带给我们的是回顾,是展望,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如果你不曾来到过草原就不能感受她那博大的胸怀;如果你不曾聆听草原上的马头琴宛转悠扬的曲调就无法感受大草原的魅力;如果你还没有来过这片土地,就不会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草原儿女深情的爱着这片土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同样养育着一方深爱她的人民。我们生长在这样的一片沃土,感受着她的变化,呼吸着她所带来的气息,那不仅仅是飘着奶茶香气的味道,也不仅仅是碧草野花的芳香,那是来自于母亲身上的味道,熟悉而且亲切。如今已经到北京上学几年的我们,早已习惯于别人对于我们生活状况的好奇感。的确,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我们生长在这片水草丰美的土地上,但我们没有住过蒙古包,也没有骑马去上学,更没有赶着羊群游荡在一望无边的草原上。也许听到了这些,你会惊讶。但是,当那些电影里对于牧民描述的片段变成的一种历史,我们在内心深处所感受到的却是家乡巨大的变化,经济的突飞猛进。

过去,这里曾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川流不息的河流,天然的山珍特产,丰富的矿产资源,数千年来,这些大自然的馈赠一直安静的隐藏于这片土地之中。人们习惯于她的美丽,接受着自然所赋予一切。听祖辈人讲,尽管人们辛苦的劳作,却仍然要面对大自然有时突如其来的变脸,冰雪灾害在我们这样的地方是经常发生的,有时冬天里,一场大雪,气温突降到零下30度,家里的牲畜就要经受考验,牧民们常常为此愁眉不展。干旱也同样考验着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雨水太少,草场就会减少,牛羊的草料就成了问题。生活无法定居的游牧生活,也使得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不断的地域迁移中缺少了与外界的沟通,逐渐产生了一些隔阂。然而时光荏苒,如今你来到这里也要惊叹于眼前的草原,牧民们通过发展舍饲养羊,改放养为圈养,盖起了新房,买上了汽车,在保护了生态的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退牧还林”的政策更使得当年的一些沙丘长满了沙柳,曾经退化的草原开始恢复。放眼望去,早已不见的是蒙古包的踪影,林立的楼房让你恍惚走进了绿色的都市,马路上是川流不息的车流,超市里也有着你能想到的一切商品。单单以畜牧业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的格局也早已经被打破了,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丰富的资源得以开采,人们利用当地的特产所生产出的各种特色食品远销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安定的生活模式也使得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在这里生根发芽,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使得过去很少有孩子能够考入大学的地方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如今单单在我上课的这个班级里,我们也不再是那个孤独的少数群体。如果你仅仅认为这是一个数量上的变化那么你就错了,这并不是一个数量上简单的加减,而是一个地区文化水平提高所折射出来的映像。沿着历史的轨迹看来,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变化,恐怕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父辈们难以想象的。

在这片土地上,也许有个地方你不曾听说,但它的的的确确是这众多变化中一个浓缩的剪影。鄂伦春自治旗——这个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东北部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鄂伦春族是我国十一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之一。自古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鄂伦春人民就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以狩猎业为主。如今,他们早已改变了这种生活方式,以前靠打猎,现在建鹿场,然而在这场巨大的变革中,改变的也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是人们思想上的转变。天然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文化魅力,使得鄂伦春自治旗的旅游业别有一番特色。游客们在这里品味美味的“阿斯根”,欣赏和学习制作桦树皮工艺制品,住在圆锥型的“斜仁柱”(鄂伦春人传统住房)。

也许这眼前的一幕仅仅是草原剪影中的一个片段,牧民生活的一个缩影,但是每当你看到眼前的这一切,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沸腾的热血,身体里就会汇聚出一股神奇的力量,眼前就会涌现出幸福的光景,一种坚定的信念在心头久久萦绕。相信勤劳,善良的草原儿女定会用汗水谱写出草原上绿色的乐章,用双手绘出最美的画卷,那一刻——我们期待着。

(作者系微生物所博士,本文为“我眼中的中国乡村”图文征集大赛参赛作品

责任编辑:徐扬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