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天人之际:中国古代的天文学

  • 李林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1-02-22
  • 1227
 

以历史的视野探究科学与技术,从科学的历史吸取智慧和力量

                               

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大讲堂第五讲

 

天人之际:中国古代的天文学

 

 

演讲人:孙小淳  研究员

孙小淳,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学士(1984),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荷兰皇家科学院分子与原子物理研究所中荷联合培养博士(1993),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系博士(2007)。

主要从事天文学史研究。著有The Chinese Sky During the Han及多篇学术论文。现担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ICPHS)执行局成员、国际天文学会(IAU)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天文学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在世界古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

中国拥有世界上历时最长、保持最完整的丰富的天象记录;创造了上百部天文历法;提出了卓有见识的宇宙论;制造了精致的天文仪器。更为重要的是,天文学是中国古代探索天人关系的重要部分,所谓“钦若昊天”、“敬授民时”不仅是要人们按照时节从事生产活动,而且是要帝王按照天上的模式来治理国家。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古代天文学带上了明显的中国文化特征。

历法象征着君王神授;改历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是政治问题;中国的星官是帝国社会在天上的投影;特殊天象是人间事件的征兆…… 

中国古代天文学可以说是对天地宇宙和社会人生最为执着而深刻的求索。

 讲座时间2011 34日(周五) 1430-1700

地点: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401会议室

 

 

责任编辑:李林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