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从“记述之学”到“阐释之用”

  • 李林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1-01-13
  • 1168
 

以历史的视野探究科学与技术,从科学的历史吸取智慧和力量

                               

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大讲堂第四讲

 

从“记述之学”到“阐释之用”

——史学视角与显微镜下的中国传统医学像

 

 

讲座时间2011年元月18  14301700

地点: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401会议室

 

演讲人:廖育群  研究员

廖育群研究员,1953年生,中国医史界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就职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史杂志》主编。主要研究祖国的传统医学,在中医的医学理论方面颇有建树;同时对东亚范围内的其他国家的医学也有所涉猎,如日本和印度的传统医学等。著有:《岐黄医道》(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阿输吠陀——印度传统医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医者意也》(台湾东大出版公司,2003),《认识印度传统医学》(台湾东大出版公司,2003),《中国传统医学》(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远眺皇汉医学》(台湾三民出版社,2007年),《吉益东洞日本古方派的“岱宗”与“魔鬼”》(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等。

 

内容提要:

医学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发达较早、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的重要学科之一。在科学如此昌明的当今社会,在现代医疗保健已然基本能够满足民众需求的情况下,传统医学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成为至今未被西方科学全面取代的一个“特例”。

医学作为历史悠久、至今存活、关系健康,且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知识与技艺体系;同时又是人们普遍关心与谈论的话题,古往今来,都不泛名家名作。记说历代著名医家、经典之作、理论学说、治疗技艺的相关著作便极为丰富。但医学史研究并非仅仅是述史钩沉的“记述之学”——当我们站在“进化史观”立场上,在“显微镜”下认真看清其各个细部构造时,便会发现这是帮助我们真正了解与理解这门“神奇”学问的重要途径之一。

演讲专家将通过若干众所周知、司空见惯的事例进行解说分析,与大家一同思考:究竟什么是“中医传统医学”?

内容,应该是有趣的;过程,力求深入浅出、小中见大;道理,可以推而广之。

 

 

 

 

责任编辑:李林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