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垚: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国科大毕业生蔡垚在2016年“重温总书记寄语”座谈会上的讲话

  • 蔡垚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 创建于 2016-09-20
  • 4369

     我是中国科学院的蔡垚,今年刚刚博士毕业,很高兴又一次能够在座谈会上和大家交流。刚刚看了2013年总书记视察中科院的视频,我的思绪一下被带到了3年前,心里不由的激动。那天对于我来说是幸运的一天,当天参加活动,并没想到能和习总书记见上一面。当所有人见到总书记时的激动和兴奋趋于平静的时候,再来看看面前的这位国家领导人,他就像老师、家长一样,语重心长。当时的那种心情真的没有完全仔细记住总书记跟我们说了什么,就一直盯着他看,听着他说。不过有几句话我一直记得很清楚:一个是“翰林学士”,一个是为人民多做些事情,再一个是中华民族的五千文明是没有民族能跟我们比的。结合自己在科学院的这三年以及自己的一些学习,也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和体会,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总书记说中科院的研究生,说起来也算是翰林学士了。我想,这是对中科院在我国科研领域中相当大的肯定,我们能作为科学院的一份子,除了自豪还是自豪。前段时间我们支部开展了“两学一做”专题学习讨论会,会上我们书记讲述了科学院的发展历史。一代代的科学人,在探索自身的发展,振兴国家的科技实力中呕心沥血、前仆后继,5月底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到了“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我也感受到了科学院即将在这当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士气。拿我们研究所来说,在新时期办院方针下,研究所筹建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旨在形成理论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科教融合,四位一体的新型研究机构。一个集体、一个单位要为自身的发展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完善。作为学生来说,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固然重要,但是学生作为科学院之中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引用习总书记的一句话,“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机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作为一名党员来说,更多是要在他们的领导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这也不枉总书记对科学院的肯定以及对科学院研究生的评价了。

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要有一颗爱国之心,应该为这个民族,养育你的人民,包括自己的父母,尽量多做一些事情。总书记的希冀站的角度比较高,而目前对于我自身来说,刚完成学业,也很荣幸进入了研究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学习中,还不敢标榜自己能为国家贡献什么,但是从目前的学习生活中,按照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要求,以一个科研人员的修养来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自己目前的目标。星期三的时候,国科大举行了2016届毕业生学位授予仪式,仪式上丁仲礼校长的发言特别朴实,很触动我们的内心。他说希望大家永远保持对人生、对社会、对人类的乐观情绪。我也一直觉得对于现在社会上这些不绝于耳的各种声音,我们青年学生要做的事情是就是面对这些如潮涌般的信息,坚定自己的信念和信仰,要有自己的判断,摒弃社会上的假象,诱惑以及内心的浮躁,静下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以后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丁校长也提到要努力积累起精深的专业知识,因为这是我们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本钱。习总书记也说过,在党的领导下,广大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才能继续保持干一番大事的抱负。

总书记最后还说中华民族承载了无与伦比的辉煌,五千年的文明的延续发展到现在是没有什么民族能够跟我们比的。在刚刚过去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提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志,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许是可以复制的,但是它在传达的精神价值确是无可替代。我个人来说,要去反思的是,我对于中华文明的理解还停留在历史文化的表观认识上。我想,总书记提到中华文明承载的无与伦比的辉煌应该是我们所拥有的表现出来的令人自豪的文化。而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文化积淀所形成的文明有我们鲜明的民族特色,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需要我们摒弃浮躁,用心感受。另外,我觉得在庆祝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总书记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两句话特别接地气,用在什么样的领域都不为过。初心表明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前进表明了自己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中华民族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中汲取文化养分,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建立自己正确的初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下,谨慎、虚心学习和借鉴他国的文明成果,继续前进。

    总书记不止一次在讲话中提到: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全中华民族奋斗目标不断推向前进的体现,我们要干什么?我们的回答是,生逢其时,为之奋斗。

责任编辑:陈俊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