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森:响应时代号召,书写有为青春

在“重温习总书记寄语”在线座谈会上的发言

  • 杨贵森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 创建于 2020-07-06
  • 2388

  7月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党委举办“重温习总书记寄语”线上座谈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参加座谈会并讲话。座谈会由国科大副校长牛晓莉主持。会上2018级硕士研究生、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生会主席杨贵森作为学生代表发表感想。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大家上午好!

  我是国科大2018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生会主席杨贵森,非常荣幸可以与大家学习交流习总书记寄语。借此机会,我想与各位分享三点学习感悟。

  第一,砥砺前行,做新时代的追梦人。青年一代终将会成为党的新航标,时代的新旋律,国家的新主人。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要把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结合在一起。“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地点。在新的起点上,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困难更有希望。学生时代的我们需要给自己设立小的愿望,更需要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家早日建成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践行科技报国的初心和使命。习总书记告诫广大青年学子“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作为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的研究生,我们长期扎根于西北地区,紧密结合国家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研发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关键技术和优化模式。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服务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西北干旱高寒的特殊生态、环境、资源为主攻方向,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修复、资源勘探利用、重大工程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用我们所学专业为基础,着力培养自身的家国情怀。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要珍惜学习的宝贵时光。人生打基础是最重要的,而基础要在学习阶段尽量搞扎实。我是从事生态学研究的,从关键生态问题的提出、野外调查、实验设计与布设、野外取样、实验室分析到最后的成果转化,一路走来,从草原到荒漠,从茫茫的戈壁到冰川雪山,在这里注入了我们一代代人的心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探索何种学科,我们所学习专业的背后都有一片广阔的天地,都是为“践行科技报国的初心和使命”而努力奋斗。

  第三,“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科技工作本身就是一份磨砺心性的工作,需要“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坚韧,尤其是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的当下,必须涵养优良的作风和学风,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刻苦钻研、勇攀高峰。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始终要有一颗爱国之心,无论走到哪个地方,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牢记这一点。每一个中国人,最终应该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包括为养育自己的父母,尽量多做些事情。

  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我们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满含青春的激情与理想,更应当弘扬优良传统,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坚定创新自信,追求真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铺路架桥!

责任编辑:杨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