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进展名家系列讲座】从学生到老师的半个世纪——王志珍院士讲蛋白质折叠研究

  • 刘孜铭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5-04-25
  • 2411

2015年4月23日晚7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院士做客中国科学院大学,为本科部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物学科的专题讲座——从胰岛素到蛋白质折叠。

王志珍院士从蛋白质科学的历史讲起,讲解了蛋白质的四级分子结构,中心法则中的科学问题,以及蛋白质学科中尚待解决的一大问题——蛋白质折叠问题。她详细讲解了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过程,历史中多位著名的科学家都对这项研究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也因此诞生了13项诺贝尔奖、27位诺贝尔奖得主。随后王志珍院士又讲解了广泛意义上的蛋白质折叠问题,介绍了几种比较有名的蛋白质和以此为材料的相关研究。最后王志珍院士着重讲述了中国科学家在蛋白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

作为第一位做客国科大,主讲科学前沿进展与名家系列讲座的女院士,王志珍给记者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富有激情。所谓巾帼不让须眉,用在王志珍院士身上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演讲中的她时常会举起双手,为同学们演示多肽链的折叠过程。王院士在讲座中经常会望向台下的学生们,似乎生怕他们有哪里听不懂。她极富感染力的声音驱散了同学们的睡意。可以说,王志珍院士是难得的极富激情的主讲人之一。

讲座一开始,王志珍院士就提到,早在56年前,她考取中科大生物物理专业,来到玉泉路校区,只不过当时她的身份还是一名大学生。而如今,三十年后的今天,她却是作为老师,作为讲座的主讲人又站在了这个校园内。如今的王志珍,已经是荣誉等身,学富五车的生物学家。她在讲座中提到中国的科研环境的变化:“你们现在可能感觉并不是那么明显。但是今天的研究条件,跟当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那时订购药品器材,要通过香港转运,半年后才能收到。而现在一个电话、或是在手机屏幕上轻轻一触,明天就可以将订购的东西送到你手上。我们那个时候实在是太困难了,什么都没有,只能用最简单的设备仪器。”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研究环境下,王志珍与导师们仍然在蛋白质折叠的研究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不难看出,正是因为有着执着的科研精神和顽强不屈的坚强毅力才能使得她将这条并不平稳的科研道路走了下来。“我很能理解,这是生活的一部分。”王志珍院士说,将科研的枯燥和乏味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也将收获成果的喜悦和欢乐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王志珍对于女学生的期望值很高,她说:“女学生非常有追求新生事物的激情和勇气,要用智慧和勇气撑起半边天。”作为一名女科学家,就必定会在家庭和工作中担任双重角色,基本上就可以说是“抱着娃娃摆弄设备”。因此一名女科学家要是想在科研事业上获得一定的成就,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而王志珍院士正是自己做到了这一点,并且期待这能有更多有志愿,有目标的女学生能够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下来。

“再过几年我就要向你们学习了。”王志珍院士用这谦逊的话语结束了本次的讲座。这名真诚、热情,坚强而又谦逊的老师用她的精神,为我们传授了富有意义的一课。

 

主讲人简介:

王志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做研究工作。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参加中国胰岛素研究的“第三战役”—— 胰岛素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80年代初参加胰岛素A、B链相互作用及重组研究。90年代开始蛋白质折叠及折叠酶和分子伴侣的研究,提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侣”的假说,并提供实验支持;此假说已成为共识。目前集中在蛋白质氧化折叠及内质网质量控制的研究。1979-1981年德国羊毛研究所,Humboldt 访问学者;1981-1982年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Fogarty 访问学者;后又在美国希望城国立医学中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德国哥丁根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作访问研究。1995-2001年任亚洲大洋洲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联合会(FAOBMB)中国代表;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曾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基础科学奖(生物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二次;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三次;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六届中国十大女杰等。

 

延伸阅读:

“科学前沿进展名家系列讲座”创办于2014年9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为首批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同时欢迎研究生和教职工参加,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部主办,讲座召集人为高鸿钧院士。该课程按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材料、计算机六个专业,邀请相关科学领域的院士等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通过讲述科学故事、介绍相关学科方向的科学前沿进展,让学生在本科第一学年了解不同学科的科研方向和主要进展,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为他们最终选择学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提供更丰富的判断依据。

责任编辑:赵硕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