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国科大仅仅一天,感触就已经颇深。初来乍到的短暂日子里,我们身处国科大,我相信这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看到玉泉路校区入口路甬祥院长“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石塑,突然激动振奋起来——期待已久的科学之旅开始了!不得不感叹,国科大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地方。这里的班主任老师热情亲切,让我们如沐春风,研究生辅导员们无私奉献——果壳人,无不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无不彰显着国科大特有的迷人魅力,悄悄吸引着我们。
开营仪式上,我们聆听了马石庄书记的讲话,而后参观了中科院院史馆和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其中最使我热血沸腾的是书记对高中学子的寄语,我从中看到了国科大这所科学技术最高学府所蕴含的献身科学、矢志不渝的科研精神,我从而坚定了对这种精神指引下科学的追求。在院史馆的参观,仿佛重见中科院几十年一步步走来,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看到这里一项又一项尖端前沿成果,我由衷地欣喜而骄傲,为UCAS,为中国。
深深的触动在内心生发,以前对国科大和中科院的了解更多的是她的辉煌。今天,对她的内涵建立了更新更深的认识,更加惊叹于她的另一面的魅力:她所创造的财富,为的是祖国,为的是人类;凭的是一代代人的实力,凭的是无私的探索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国科大,科学的号角,我们,新的青年们,听到了!
诚然,今天包含了半日多的步行,体力之疲总是不免的;于我,却是相当值得。相信近四百慕名而来的学子都像我一样,收获满满。所谓累并快乐着,于此再贴切不过。辅导员王宏升对我说:眼界是成功的一大关键。你们很幸运,参加这次夏令营,一定会给你们增添不少见识!”没错,国科大给了我新的眼界,让我们见识了一个独特的、浸润在科学报国氛围中的顶尖学府,同时又在我们对科学的认识中,增添了生动而崇高的一笔。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两天的相处,我欣喜与这样一群值得欣赏、值得学习的小伙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周围的朋友们,辅导员小哥哥小姐姐们,你们真的很优秀,能与你们共同度过在国科大充实而美好的时光,我很开心也很幸运,感谢你们!
请允许我在此表达心底的祝愿:祝愿此次夏令营圆满成功,祝愿越来越多像我一样,胸怀科学报国之志的学子,在国科大实现自己的梦想!感谢国科大!
在日常生活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理所当然。电脑和手机当然可以存储东西,插头连载插座上自然会有电,草原上的草永远都像诗中写的那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不用说“1加1等于2”这样看似显然的道理了。然而,当你打开电脑中的文件时,有没有想过其结构如何,用了怎样的数据结构;当你给手机充电时,有没有想过这电流“出生”于何地,又因何而“出生”;当你面对眼前一望无际的草原时,有没有想过是怎样的一个生态工程将这片土地运转至极致;当你想都不想就说出2这个结果时,有没有想过“1+1”与“1+2”在本质上有没有什么区别。可能之前没有,但今从天开始,从参观完“前线战士”开始,一定会对这些科学的产物更加敏感,更加关注。
高三往往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战场,但战场远不仅仅停留在高三,而没有硝烟只是因为离前线太远。真正站在与自然之战最前线的便是科学家们,真正站在与人类极限之战最前线的还是科学家们,每时每刻战地热火朝天、酣畅淋漓,他们才是我国这一巨大机器最不可缺少的齿轮之一没,他们才是这一国家最强大的部队,他们才是立国之柱。
由此观之,若他人也想成为我国的中流砥柱,必定要达到前人的标准。在此过程中,自立必不可少,为真理献身者当勤苦自立;自信必不可少,“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自强必不可少,精神振奋,方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今天我们参观前辈打下的辉煌,明天我们的光芒将为后人照亮未来。
虽然地处北京北部山区,远离繁华的市中心,但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环境确实市里无法比拟的,白天的雨再一次降低了温度,晚上的校园在微风中格外清凉,反正我是没开空调。
以前参加过不少外出活动,往往第二天就失去了新鲜感,但这次的情况不一样了。大清早,大家的起床时间越来越提前;讲座后,更多的同学被讲师激起了兴趣,哪怕耽误吃饭也要提完问题;晚饭后,虽然一天的旅途使人劳累,但操场上仍聚集了大批来运动的学生……
什么是科学的探索?
科学的探索是人不断地问:“山的那边是什么?”于是便有一群伟大的先驱,历尽艰辛爬到山头,一探究竟。
什么是科学的精神?
科学的精神是即使人看到,山的那边还是山,铁青着脸,却依然不会失去山脚下的斗志,昂扬地越过山头,翻过更多的山,终于看到了海。
什么是科学永恒的追求?
“真理就像大海一样,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象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艾萨克·牛顿
我很欣慰地看到,我们这批新时代的青年,依然有着这样的品格,好奇、坚毅,对知识充满渴求,对真理永不放弃。这样的青年,这样的民族,是有戏的。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的学生能够保持这种热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世人惊叹于
你这初中毕业却成为数学家的奇迹
但却无人体会到
你夜夜勤勉自学的艰辛
世人旁观着
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的诞生
但却无人感受到
屡败屡战愈战愈勇的顽强意志
世人皆道
科研宛若高岭之花
不会落入凡尘
与俗世产生纠葛
可又谁知
科研宗旨便把世界前沿、国家需求、国民需要放在了一起
科研乃长青之树
既要努力扶植、直上云霄
又要扎根土壤、不忘本源
晚景记事
楼台倚翠微
远山青,雾生苍
黄昏暮,夜微凉
清风送爽意
晚风悠,月色皎
灯如昼,笑语俏
良辰美景应莫负
九夏芙蓉胭脂玉色
三春杨柳倩影婆娑
我们驱车前往了国家科学图书馆,了解了许多科技产品。但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下午时对中国数学与系统研究院的参观。在那里,我更深入的了解了华罗庚。
华罗庚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可谁能想到,伟大如华罗庚这样的人竟只有初中的文凭。初中毕业之后,他用五年的时间自学完成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课程。 1930年春,华罗庚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成立之理由》, 轰动了学术界。同年,他的伯乐熊庆来看到了这篇文章之后,打破常规,让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图书馆,担任馆员。1936年华罗庚在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了关键性的两年。1952年,他受我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邀请成立的数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文革时期,华罗庚亲自带领小分队,到全国各地推广双法。在那样一个混乱的年代,他仍能以数学为武器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华罗庚对于中国数学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他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等等。不幸的是1985年6月12日下午四时华罗庚在东京大学演时,突发急性心肌梗塞离开了人世。他的一生都在为数学奋斗。
更令我敬佩的是他那一丝不苟,谦逊的治学态度。他写过的一篇对联足以说明这一切“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落子有悔大丈夫,纠正错误”。这样一位伟人,正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