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届东湖学术论坛的会场走出来,天色已经微暗,清冽的风灌进袖口,入秋的武汉已经是寒意阵阵。马上回宿舍吗?但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去东湖边走走吧,借这一阵清风梳理下纷乱的思路。湖水一层一层地涌上来,哗啦…哗啦…,像是心跳,也像姑娘一闪一闪眨着的眼睛。论坛特邀嘉宾胡强研究员所作专题报告演示的图片跃然浮现在脑海中:水华时的青岛湖,颜料一般浓绿的湖水,翻起白肚皮漂浮着的死鱼,岸边农民大叔愁苦的脸,不知道怎么就想起小时候作文里经常会写到的一句话:“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拙挚的句子就这么突然从脑海里冒出来,钝钝刺心。
此次东湖学术论坛也邀请到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回武汉作题为《关于水生生物学前沿的若干思考》的报告。东湖漫步,陈院士的话仍回响在我耳边:我们已经走出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科学不得干预生活”的象牙塔。现如今,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应是“双力”驱动,不仅面临科学系统自身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内部需求的推动,而且也受到高速发展中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推动。
陈院士发人深省的总结,像一把锤子重重敲击在我的心上。中国是一部奔跑在高速发展之路上的快车,跑到120码,路上的任何一颗石子都可能成为大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则是科研工作者们不能回避的工作。年轻的我,也默默希望自己可以为祖国的繁荣尽自己的一份力,成为一颗铺路的小石子也是心之所向。中国有句古话叫“百无一用是书生”,对此我并不赞同。如今我们步入了神圣的科学殿堂却不能有所作为,实在是愧对祖国。从小到大一路读下来的可以摞成城墙的书本,不应该成为阻碍我们思维的城墙,相反应该变成我们脚下的阶梯,承载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梦想,引导我们向更广阔的世界走去。
人文关怀是什么?什么是PhD?当人们忘记了Doctor of Philosophy中的Philosophy对于我们所进行的工作的意义,当终极人文关怀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当人们只沉溺于科学系统不断深化的要求中而忘记抬眼望望百废待兴的祖国大地,我们离梦想中的那个大同世界,是不是越来越远?
如果说陈院士的话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思考,那么师兄师姐们的行动则是最好的榜样。10月16号下午论坛学术交流第二会场中进行的一个个精彩的ppt报告,让我看到了我们这一代改变的开始。来自复旦大学的盛强同来带来了“关于在上海进行的入侵植物治理及湿地恢复工程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的报告,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了这一工程对于全球变暖的意义,为将来进一步的工作提供了参考意义;而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许丹丹师姐,则带来了“关于豆粕部分替代饲料鱼粉对鱼类肌肉氨基酸营养感知影响”的报告,分析了替代品对鱼肉质量和生长状况的影响,对于鱼类饲料的替代品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来自中科院动物所的张薇师姐则报告了“全氟壬酸对斑马鱼肝脏的慢性毒性效应”,她还提到了全氟壬酸对工厂中工人血脂水平的影响,包括对经常做暴露实验的自己的影响,指出这种化学物质可能存在的潜在的影响,呼吁相关部门对这些问题引起应有的重视。通过一个下午的报告,我看到了越来越接地气的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他们不仅有着优秀的科研素养,更将目光放在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上。他们是我们前进的榜样!
一天下来,我的大脑好像被风暴洗礼过后的草原,茫茫然却又充满了新生的力量。我好像懂了很多,又似乎并没有完全想透彻,但有一点却是无疑的,那就是“少年强则国家强”不再是一句空荡荡没有回响的口号。我们的队伍在成长,新一代科研工作者对未来充满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