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中国青年报教育科技部副主任、教育版主编堵力走进中科院研究生院,参加第六期“记者沙龙”交流活动,为记者团做新闻写作辅导讲座。
“记者沙龙”系列活动始发于2005年10月,其宗旨是提高记者团成员的新闻素养,加强新闻基本功的训练,提升新闻采写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国新闻社记者孙自法、新华社记者李斌、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孙静惟、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蒋建科、人民日报记者余建斌先后做客“沙龙”与记者团同学交流。
本期沙龙围绕“校园记者:如何练就新闻采写基本功”这一主题,就新闻标题和导语凝练、背景调用和采访准备,科技新闻与科普之路、校园新闻与专题报道问题进行了交流。党委宣传部贾宝余老师主持了本次沙龙。
在信息数量充塞的情况下,被誉为新闻之眼的标题有先发制人的效果。堵力认为,视点击率为生命的某些报刊媒体更是强调标题出彩,这直接关系到读者是否去阅读这条新闻。有些事实本身就可以概括成标题,比如5月11日“天上人间被查抄”一事就足以吊起读者口味。优秀的导语不仅要把5W凝练的表述清楚,还要把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敏感的话题提出来以起到开门见山、发人深省的效果。不同的导语体现媒体不同的价值观和个性,读者在阅读一条新闻时就是在阅读作者乃至该媒体对事实发生的看法和价值取向。
堵力说,扎实的案头工作是采访成功的一半。新闻报道不是记流水账,其背后的思考和启发往往能揭露事情发生的真实原因和社会问题。这种一系列的思考是层层递进,逐渐接近真相的。她同时强调不应该报道负面新闻的细节,以免对社会起传染、毒害作用。他以南平幼儿园凶杀案和后来发生的江苏泰兴市等杀伤事件为例说明,记者在报道时不仅需要道德底线,还应该有善意的细节缺失意识,谨防以讹传讹。
对于从事科学传播的新闻工作者,掌握“性感”的写作手法尤为重要。科学在公众眼里始终是“我在这头,他在那头”的距离感,在关于如何缩小距离,消除陌生感,堵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升新闻的“贴近性”是途径之一。她以上海世博会外国自建馆为例,指出只有贴近人们生活的科学传播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普及,否则只会与普通民众越走越远。科普与时尚元素有机结合,甚至与明星捆绑吸引大众关注,把生硬的科学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生活趣味化,以致传播科学,普及科学。通过信息的供给到传播,通过传播激起思考、讨论、再思考,在交流中产生创意。
服务性新闻是一种为社会公共事务或人们工作、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非商务活动无偿提供信息的新闻。堵力认为,这种新闻的采访可以从与采访者关系亲密的人入手对采访者作侧面了解,达到多角度的报道;亦可以从采访者的专业、喜好入手去拉近与采访者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利于采访的顺利进行。堵力建议,记者团可以开展“就业”、“校友”、“导师”、“人生观大讨论”等问题,面向广大同学开展服务性新闻报道。
在讲座的互动交流时段,对于现场同学提出如何做好一名媒体记者做出了坦诚、中肯的回答。首先是熟悉新闻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地震、奥运、世博期间,媒体机构常常苦找不到专业背景的人来写稿子。没有任何人知道所有种类的科学,新闻记者可以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合作、查阅资料、置身体验等方法去熟悉去领会。然后尝试着去构思结构,力图新颖、独到的见解,多角度、深入阐述主题思想。思考比别人多,就会使文章具有灵性。她建议同学们可以多看看《参考消息》的新闻,她自己本人就是经常从中找行文的感觉。
中国青年报以肩负中华民族未来的青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始终涌动着改革创新的冲动,始终热情地为新生事物鼓与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这次‘记者沙龙’犹如一颗‘炸弹’,炸开了同学们新闻写作的桎梏,开启了作为记者应有素质的思考。”参加活动的一位同学如是说。记者团将继续与各类新闻媒体合作,邀请名编名记到校园与和广大师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