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求索 拓新】那些人,那些事

  • 学生会 (学生处)
  • 创建于 2010-05-29
  • 565
数学与系统科学院谢妍

编者按: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研究生院“传承 求索 拓新”演讲比赛中,一大批优秀选手和精美演讲稿脱颖而出,学生会将本演讲稿经过整理后与大家共享,一起感受青年学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壮志豪情。

 有那么一个人,他1935年去美国,1955年回国,刚回国没多久,就向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提出,希望组建中国力学研究所,他认为自己在国外学到的力学实践和理念应该迅速在新中国传播开来,并在各个领域的建设中发挥作用。

 1956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他为首任所长。1956年,他起草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提出了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组织方案、发展计划和具体措施。周恩来总理授命他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中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是他当选2007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时的颁奖词,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他的名字叫做钱学森。

 有那么一个人,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曾先后主持、创办了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数学家。晚年情系故园,培育新人,只为实现心中的一个梦想:使中国成为21世纪的数学大国。 先生回国后,每年用自己的经费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出国深造,而且都是送到世界数学领域最有名的大师身边去。由他推荐留学的陈永川、张伟平,分别在组合数学、微分几何界成绩斐然,享誉世界。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国内数学的发展,当看到某个年轻的华人数学家有成绩,他就会动一番脑筋,觉得谁强就要去动员他回国。他爱才、惜才,淡泊名利,他曾说“我只是想读懂数学,如果一个人的目的是名利,那么数学不是一条捷径”。他的名字叫做陈省身。

 有那么一个人,外表平凡,是我们当代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员,然而她却在05年美国加州召开的国际密码大会上主动要求发言,宣布她和她的研究小组已经成功破解了MD5,HAVAL-128,MD4,RIPEMD四大国际著名密码算法。当她公布到第三个成果的时候,会场已经是掌声四起,发言结束后,会场里爆发的掌声经久不息。而为这一天,她和她的研究小组已经默默工作了10年,几个月后她又破译了更难的SHA-1。在天分和幸运的背后,是她20年的厚积薄发,10年的不懈追求。她的名字叫做王小云。
 
 国家的科技进步是由每一个科技工作者来推动的,只有我们的大学现在是以培养科学家为荣,而不是以培养高薪打工者为荣,我们的明天才会更美好。只有我们国家拥有那些能够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人,能够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人,能够不惧权威勇于挑战的人,能够甘于平凡厚积薄发的人,能够淡泊名利心系国家的人,只有我们国家拥有那些具有如此品质的科技工作者,我们才会有希望成为科学强国。
 
 
 
责任编辑:学生会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