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求索、创新”演讲比赛精彩开赛

  • 学生会 (学生处)
  • 创建于 2010-04-20
  • 979
来自理化所的李东辉同学深情并茂
来自空间中心的杨成伟同学英姿飒爽
现场观众被选手的精彩表现深深吸引
人文学院胡志强教授点评选手的表现

4月16日晚七点,中科院研究生院“传承、求索、拓新”演讲比赛初赛在中关村园区教学楼S102教室成功举行。中科院研究生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学成、中科院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部长、团委书记牛晓莉、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晓梅、人文学院胡志强、研究生院学生会主席樊博作为评委参加了本次比赛。 

    本次演讲比赛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科学与人文。比赛以“五四运动”为契机,旨在颂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并通过科苑学子投身科技创新、求索奋进的亲身经历,倡导弘扬科学人文精神,构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核心价值体系。来自研究生院各院系和各研究所的14名同学参加了比赛。

    第一位演讲选手谭丽萍的演讲题目是“做好自己”。她以丛飞的故事入手,讲述人生的价值。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外争国权,内惩恶霸,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奔走街头;新时期的现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下,我们更应该珍惜大好时光,发扬海燕的精神,刻苦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第二位选手是来自声学所的曹洁,她演讲的题目是“生命曲线最优化”。科研、青年、生活,这几个词语在她的口中串成了一条线,枯燥的科研在她的“生命曲线最优化算法下”也变得不再单调。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在求解最优化曲线的位置,五四青年们做到了这一点。她诗一般的语言,对生命意义的深思,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理化所顾超同学的题目很有深度:《我也乘潮一后生——谈科学院青年的使命和责任》。一次贫困山区的援助经历,一次人民大会堂的报告,两次非同寻常的对比,引起两次非同寻常的沉思:中科院青年学子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通过他的层层推进,新时代青年必备的优秀品质展现在我们面前:追求真理、坚持理想、乐于奋斗。祖国还未富强,年轻一代仍需奋斗,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现代的青年,应该在寂寞的方面活动,不要在热闹的方面活动。现代的青年,应该在痛苦的方面活动,不要在欢乐的方面活动。现代的青年,也应在黑暗的方面活动,不要专在光明的方面活动。”

    之后的选手是来自物理所的陈朝宇,他的题目是“坚守我们心中的崇高”。以一则故事入手,陈朝宇同学为我们揭开了中国科学界的一个难题,这也是钱学森的“中国之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也许我们的教育制度还不太完善,也许生活压力是很大,但同学们,请以自己的执着、浩气和气势,坚守住那份“崇高”。他的演讲以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结尾,慷慨激昂,气势磅礴。

    李东辉同学的演讲以“做一个有爱的中国人”为题,情深意切,感人肺腑。父母之爱,科学之爱,祖国之爱,无数感人的事迹在我们面前展现开来:在汶川地震中有一位母亲被压在废墟下,临终前她在手机里写下最后一行字,“孩子,将来你要勇敢的活下去”;郭永怀,钱学森,无数的科学家放弃了良好的工作条件、优厚的报酬,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甘愿奋斗在祖国最艰苦的地方。而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少年中国。最后,他借用梁启超的话与所有青年共勉:“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最后一位上台演讲的同学是来自空间研究中心的杨成伟同学,他的题目是“航天赞礼”。身着军服的他举手投足都浑身上下投射出的都是军人的威严。东方红卫星、长征火箭、神舟飞船,这一个个字眼从他嘴里说出来是那么的自豪。他宏亮的嗓音述说着的是中华名族的骄傲。他的演讲激起了现场观众们的民族自豪感,在比赛的最后时刻,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观众频频报以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最后,胡志强教授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说,情理交融是演讲最大的技巧,他很高兴看到同学们在这一点上把握的非常好。最后他感叹地说很多人在批判80后,可是这次的演讲比赛让他看到了80后的热情与希望,理想和信念。

    其实每一个时代的青年人的特质都是相像的,91年前正是像我们一样的年轻人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奔走呼喊。91年后的我们即将成为这个社会的脊梁,也许我们不需要像我们的前辈一样呼喊口号奋起抗争,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满怀着豪情,踏踏实实走好生命中的每一个历程。演讲比赛选出8名选手进入复赛:李东辉、杨成伟、顾超、吴双、陈朝宇、谢妍、郭瑀峰和徐冬生。

 

 

责任编辑:学生会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