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讲堂系列讲座】风吹草低现牛羊——走进古代中国的生活与文化

  • 李雷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3-10-17
  • 346

在我国,对动物的驯养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从古至今,家养动物在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文化传承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10月15日下午,在玉泉路校区综合楼306,中国社会科院教授袁靖以牛、羊作为切入点,阐述了家养动物在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动物考古研究方面,袁老师从古代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出发,介绍了本学科的测试工具和整理方法,即“发掘—过筛—水洗—现场测量”,并且提出了一个很特别的手段——“将今论古”,即用现今的各种标本与古代遗存做对比研究。同时,课上他还简要阐明了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在基本特征上的区别和联系。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随着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家养动物也开始出现,这不仅在肉食上丰富了人们的选择,减少了人类体力方面的消耗,而且增强了人类对友情的认识,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导致私有制的产生。

通过讲座,我们了解到,在中国古代,家畜比重排行前三甲的是猪、牛、羊。家养猪的平均年龄在一岁半左右,占了古代家养动物的半壁江山。在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绵羊开始出现并且与祭祀息息相关;一万年前我国中原地区已经出现类似水牛的家养动物,而在四千年前黄河上中下游墓葬中均开始出现黄牛,并且通过基因测序和DNA检测证明黄牛和绵羊均来源于中亚,并非是中国固有生物,而猪确是起源于中国本土。

袁教授解释道,家畜的形成有两种形式,控制和同化。控制是指在人们与动物相处的同时逐渐控制动物的行为,将之转化为人类所想要的家畜,如我国猪的驯化;同化是指世界各地通过交流,将其他地方的已有家畜引进到本地,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将之圈养形成有地区特色的家畜,如黄牛和绵羊。

据调查,绝大多数古代动物考古发现都在北方,鲜有在南方的,其原因主要是自古中原文明均在北方兴起和繁荣,南方地区被人们看作“不毛之地”,而中华文明主经过八王之乱,安史之乱,南宋偏安三件主要事件才逐渐南移;其次北方干燥,土壤偏碱性,而南方雨水充沛,土质偏酸,所以北方墓葬更容易保存下来。

讲课的同时,袁老师还利用如周八珍和烧尾宴等事例讲解了很多古人的生活习性和美食,利用太牢,少牢和朱熹后裔祭祖等事例来讲解了古代祭祀的特点和不同朝代在祭祀上的差异。

课后,同学们踊跃提问,袁老师一一进行了回答,谈到动物考古研究的意义时,袁老师回答道:“动物考古是为了为了探寻现代社会风俗出现的缘由,了解早期人类的生活,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

责任编辑:李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