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Interstellar)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一部原创科幻冒险电影,由马修·麦康纳、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及迈克尔·凯恩主演,基于知名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论经过合理演化之后,加入人物和相关情节改编而成。
《星际穿越》是一部探索人性的科幻片,更是一部美轮美奂的太空科教片。在当今天体物理学研究领军人之一、同时也是影片制片人的基普·索恩的科学理论支持下,该片在历史上首次把基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方程的“虫洞”理论展现在了好莱坞银幕上。就连索恩自己也表示,虽然在理论上已对“虫洞”和“黑洞”熟知已久,但真正在眼前看到还是头一遭。因此对所有观众而言,这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是一场揭开神秘太空面纱的奇幻之旅。
电影讲的是,在不远的未来,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面临着无法生存的威胁。这时科学家们在太阳系中的土星附近发现了一个虫洞,通过它可以打破人类的能力限制,到更遥远外太空寻找延续生命希望的机会。一个探险小组通过这个虫洞穿越到太阳系之外,他们的目标是找到一颗适合人类移民的星球。在这艘名叫做“Endurance”的飞船上,探险队员着面临着前所未有,人类思想前所未及的巨大挑战。
影片获得了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来自于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基普·S·索恩,他针对理论虫洞和时间旅行的潜在可能性做了许多工作,他对剧本的参与也令影片增添了不少的“真实感”。而在我看这部影片的时候,不仅被逼真的特效和精确的仿真所吸引,印象更深的是电影开头人类停止创新的一幕。人们叫嚣科技已经不再重要,只要保证农业的发展,就可以一直这样生活下去。可是这样的日子并不能可持续发展。
电影《星际穿越》中的一句台词深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是探险者、开拓者,不是守护者。”这句话产生的背景在人类文明危在旦夕,每天只是在种植食物、吃饭喝水中度过,不再进行发明创造,不需要工程师,没有新创意的诞生。终于有人发现不再创新而将使地球走向灭亡的现实,从而开始踏上新的征程。
除了电影炫酷的效果和运用仿真做出的精确的黑洞、虫洞等模型,导演诺兰在解释《星际穿越》的创作初衷时说的很清楚,“在我成长的那个年代,对未知有一种狂热期望。但后来几十年中这些热情已经退散。希望我们这次能够开启‘向外延伸’的新时代。”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也许很多年后我们的科技远远超过现在,但依然不能停下前进的步伐,不然只会被时间的巨浪拍倒。
就我们国家而言,创新不仅能带动经济发展,而且是一个国家立足的根本。没有创新,就如同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只会日益走向灭亡。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现阶段正是需要通过科技的发展让国家蓬勃生长的时期,这个时候我们每一名科技工作者都有责任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助力国家科技发展。
从我们自身的工作说起,我来自电子所,我们微电子专业最大的愿望就是做最好的FPGA芯片,打破“禁运”,满足我国航空航天以及国防建设之急需。因为目前国内所用FPGA芯片全部依赖进口,每年进口的数量以及价格都是非常巨大的。而FPGA芯片在军用、航天领域具有很强的作用,而且别的材料不能替代。由于国外在这个领域处于垄断状态,我们国家不仅在进口FPGA芯片时损失了很多资金,此外军事领域的顶尖芯片受到控制,不对我国出口。航天级FPGA芯片受到单粒子效应影响,已经成为航天领域的瓶颈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这一切都需要改进。因此,我国自主研发FPGA芯片是出于国家战略需求。
所以,就我自己的领域而言,如果我们国家不在FPGA芯片领域进行科技创新,那么这个领域将永远不能与国外抗衡,这一个小小的环节将拉低军事、航天水平。我们不能一切都依赖进口,而是应该以自己的努力让国家在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靠近,再逐渐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军事水平也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也体现在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我们已经在历史上体会过了,为了给我们的子子孙孙一个更好的环境,我们必须举国共同创新。
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全球视野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越的必要前提。我们在科研的过程中,应该谨记习主席和白春礼院长的话语,在工作中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要多与世界上先进的国家交流技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出的成果“有用”,即能够转化成实际所需要的技术,这样才是有价值的。如果只是新瓶装旧酒,在形式上有所改动,根本就谈不上科技创新。
我们电子所的所长吴一戎院士曾在讲座中提到,“世界是满的”,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不是一片空白等着我们去书写,而是满满的,让我们用新技术去取代被淘汰的技术。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创新,锐意进取。
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基础就是创新。由创新驱动的发展才是走向未来的前提。我们在中科院,有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我们作为当代的科研工作者,有责任为国家的创新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