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辅仁大学潘小慧教授做客中国科学院大学

  • 孙灿 (国科大记者团 人文学院)
  • 创建于 2013-01-12
  • 363
潘小慧教授做报告
胡志强教授点评

【新闻网讯 记者 孙灿】1月13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园区教一1,应人文学院邀请,来自台湾辅仁大学的潘小慧教授与国科大师生畅谈荀子之学,进行了题为《荀子的人观——“解蔽心”作为荀学道德实践论的人之哲学理解》的报告。由人文学院孟建伟教授主持,胡志强教授做点评。

关于人们所熟知的“性恶论”,潘小惠阐述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孟子是从“心”的角度谈“性”,而荀子是从“生”的角度谈“性”,她指出,荀子的“性”具有三种内涵,一是人生理及心理上的官能,二是官能的能力,三是官能的欲望。进一步的,“性”“情”“欲”三个概念是同质同层的,表现在“性者天之就”“性者情之质”“欲者情之映”。因此,“性恶”并非荀子学说的重点,荀子谈性恶的目的在于,“借着人天生之性恶主观地衬托出治性的心,并且客观地衬托出外在的礼义。”因此,荀子所言之性,无法作为道德实践的根源。

接下来,潘小惠谈到,荀子之学不同于孟子之学之处就在于“解蔽心”。根据功能及意义,潘小惠将荀子“心”的概念分为四种,即情欲心、自主心、认知心、道德心,其中自主心和认知心可以合为一种理性意义上的心——“解蔽心”。在道德实践中,“心”是最重要的。

对于荀学中道德实践的基本结构,正如《荀子·解蔽》中所言,“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潘小慧解释到,“心”要知“道”,就必须做到虚心、专心、静心。荀子所谓的“道”,不是天之道,地之道,而是人之道,即君子之道。从“知道”,到“可道”,再到“守道以禁非道”,就是认识道,评价道,坚守道。知道到行道的过程,便是道德实践的完成。这就是荀子的“道德知识论”。

因此,潘小慧给出的结论就是,荀子在道德实践论上,与孟子采取的是不同的道路。不同之处源于二者对“人性”本身的理解上,孟子即心言性,主性善;荀子即生言性,对心言性,主性恶。孟子所说的性善与道德实践相关,然而荀子所说的性恶却无法作为道德实践的根源。荀子的道德实践论,不是重在“性”,关键在于“心”,心主要是认知的意义和自主的意义,二者可以合为“解蔽心”,心以“道”作为认知的对象,并以“达于道”作为认知的根本目的。“解蔽心”由“知道”到“行道”,这揭示了道德实践必须以道德认识论为基础。然而,“道”高于“解蔽心”,是权衡的最高标准,而“道”源于圣人的创制。因此,潘小惠认为荀子之学的根源性难题就是:创制“道”的第一个圣人是如何可能的?对于这一点,荀子并未予以回答。

报告后,胡志强教授高度评价了潘小慧教授在中西方哲学比较中认识中国哲学的这一研究方法,通过挖掘中国传统的德性论伦理思想来丰富西方伦理思想。之后,潘小慧就“道的实在性与建构性”“第一个圣人是如何可能的”等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讨论。

 

新闻链接:

潘小慧教授曾任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主任、士林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哲学与文化月刊(A&HCI杂志)社社长、哲学论集杂志主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西方中世纪哲学家多玛斯和儿童哲学研究著名专家,其主要著作有《德行与伦理─多玛斯的德行伦理学》(台南,闻道出版社,2009年再版), 《从解蔽心看荀子的知识论与方法学》(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儿童哲学的理论与实务》(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四德行论——以多玛斯哲学与儒家哲学为对比的探究》(台北,哲学与文化月刊杂志社,2007年版。),《伦理的理论与实践》(台北,文史哲,2005年版)等。

责任编辑:孙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