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老胡——悼念一位扎根学术,守望自然的老师

  • 李思思 (武汉教育基地)
  • 创建于 2014-07-15
  • 545

6月24日晚,我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翻看毕业照片,一条QQ消息在屏幕右下角弹出,划破了那个宁静的夜晚。“胡老师怎么样了”,身在大洋彼岸的大学老友向我询问老胡的消息,而身在武汉的我却丝毫不知他已然离开人世。

胡鸿兴,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鸟类专家、生态卫士、福特汽车环保奖得主。老胡有很多头衔,但对于我和这位大学老友而言,他是我们对于神农架那段考察经历的共同记忆,或许也是我俩在学术道路上的启蒙。

距离2008年夏天的神农架考察已经6年了,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早已尘封在心灵一隅。此番噩耗,将记忆解禁,才发现老胡和神农架那段经历如此深刻地影响了我。还记得在雨中摸着坡度七十度的山岩,拨开灌丛中的荆棘,登上神农顶的画面,从此我再不惧怕任何野外作业的艰难困苦。燕子洞口夜雾中萤火虫的光芒和金丝燕的呢喃,还有湿地鹭鸟漫步浅滩的优雅,让我对自然始终保有一份敬畏和珍爱。老胡的那句箴言“没有结果也是一种结果”,让我认识到科研工作的严肃和严谨,尊重数据尊重结果成了我后来学习工作的基本准则。在大九湖做野外实验时,老胡提醒我们倾倒实验污水一定要远离当地人的饮用水源,这些细节让我理解了一个学者应有的责任感。老胡1999年创建神农架及长江流域生态考察队,每届招收20名学生,十几年来自然是桃李遍天下。这其中,就有继承了他的衣钵,识得无数鸟类和植物,并用镜头记录下自然之美的08届副队长。这位因博学多才被我们戏称为“百度”的队长,也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悼念,感念老胡改变了他的人生。

神农架之行不过短短10天,湿地观鸟也不过寥寥数次,何以会对我们这群学子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所谓言传身教,而言教又不如身教,身教又不如躬身实践,亲自体会。从小,我们就在思想品德课本上学过“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对环境的理解大概只局限于马路上是否有垃圾。长大了,靠着摄影术和互联网,城市里生活的我们也能看到许多壮丽的自然美景,可是那些理解始终隔着一层电子屏。而置身于神农架仙境般的自然美景中,让人不由得对自然界造物的神奇产生由衷的敬畏,进而形成一种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的世界观。这恰恰是时下环保NGO组织最推崇的宣传教育方式——自然体验。相信参加过考察队的同学,即使不是环境专业,也会是环保的支持者和践行者。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逐渐转型的时代,人们已经厌倦了大字报和新闻联播式的宣传教育,法制规范下的道德观又尚未形成。即使各级党组织都在学习中央反腐讲话精神和学术道德规范,科研领域依然成为反腐斗争的战场,造假和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也时有报道。而老胡通过考察队,将队员们带入多少有点与残酷复杂的现实环境隔绝的小集体,并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什么是学者的道德和责任。回到浮躁的现实环境中,偶尔也会怀疑考察期间的尊重事实、团结互助、无私奉献是否真的能在这个世界行得通。但那种由点滴细节凝成的实实在在的学术精神就像种子一样深埋在每一个人心中,即使经过现实的淘洗,依然可以生根发芽。

老胡并非完人,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学者,他的脾气多少有点固执和乖戾。猜想他对于学生以外的人,大概不那么容易亲近。但也许正是他的这份固执,促使其退休后又返聘,并创办考察队,在七十高龄上仍带队跋山涉水,为生态和湿地环境四处奔走。而我们,这些散落世界各地的学子们,无论是继续在学术的道路上奋斗,还是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埋头苦干或笑侃人生之余,那一抹热爱自然、尊重科学的理想主义情怀怕也是挥之不去了。这是老胡留给我们的财富,也是留给这个他深爱的世界的财富。

送别老胡,记住老胡。

——2014年6月26日于东湖之滨

后记:2014年7月3日早晨,在武汉大学的网站上再次看到胡老师病逝的消息。同时还得知,他将遗体捐出,眼角膜已经移植给一位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看到这则消息的我,眼眶再次湿润了。以前,总觉得胡老师是一个传统的老学究:出门考察的一切行动贯彻着集体主义思想,任何一篇成果的发表也要求挂上所有队员的名字;考察全程不花学生一分钱,同时恪守勤俭节约;有着极强的自我主张,对待不同意见懒于解释。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诸多传统特质的老人家,却丝毫不在乎入土归根的传统丧礼,而选择将遗体捐出。此时,我脑海里呈现的只有四个字:大爱无疆。

前不久看一个电视讨论节目,在谈到我国的现代大学教育时,有嘉宾直言现在的大学教育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教育的本质:人与人的交流——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灵魂交流。我想说,曾在考察队的躬身实践中与胡老师交流的我是幸运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胡老师所传之道,我将受用终身。

责任编辑:李思思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