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你是中国的软实力!”

  • 杨桦 等 (人民政协网 等)
  • 创建于 2008-11-07
  • 5051
“杨佳,你是中国的软实力!” ——记全国政协委员杨佳 (2008-10-15 15:24:28)
人民政协网:http://www.rmzxb.com.cn/    本报记者 杨桦
 
    在2001年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当主持人念到杨佳的名字时,全场几千名师生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大家都在为哈佛历史上第一位盲人MPA热烈鼓掌,掌声经久不息。《软实力》一书的作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博士对杨佳说:“祝贺你!杨佳,你是中国的软实力!”
  杨佳,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唯一一位盲人女性。
  29岁之前,她在学术路上一帆风顺——15岁考上郑州大学外语系,19岁成为最年轻的大学英语老师,21岁攻读中国科学院应用语言学研究生,24岁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讲师。所有的美好仿佛在她29岁那年停滞了,因患眼疾,她失明了。
  突然降临的灾难让杨佳难以接受,多少个日夜在痛苦之中度过……然而在家人的帮助下,她以最短的时间走出阴影,用超乎常人的毅力超越自我,一切从头开始,攻克一道又一道常人难以想象的难关。
  杨佳没有因为失明而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课堂上,校园里,她依然上课,依然面带微笑。她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别人的一句安慰话,哪怕是握一握我的手,都会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成为最温暖的记忆。”就在失明后的第二年,杨佳被评为中科院的副教授。2000年,杨佳考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成为该院有史以来唯一一位来自国外的盲人学生。更令人惊奇的是,仅用一年时间,她就以全院最高分获得哈佛MPA学位。2002年,她在中科院研究生院首开《经济全球化》和《沟通艺术》课程,得到同行和学生好评。
  杨佳说:“我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学生,虽然我看不见,但我希望我的学生为世界所瞩目。”她说自己从未觉得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只要站在讲台上,自己就是一个老师。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工作上的出色成绩,她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中科院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十大杰出青年,今年5月杨佳还被评为中科院“杰出贡献教师”。
  尽管残疾人是整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尽管杨佳在中科院从事教学工作意味着要同健全人竞争,但她仍然坚持着。她说,她要融入主流社会,要证明残疾人也同样可以做得很出色。
  对残疾带来的不便感同身受的杨佳,开始积极参与残疾人事业:她担任中国盲协副主席、北京市盲协副主席兼理事;她是前世界盲联理事和文化委员,一直任世盲联妇女委员,并成为亚洲唯一一位女性委员;上世纪90年代末,她积极参与推动制定保护残疾人权益的国际公约——《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2006年12月13日联合国通过此公约;她参与起草新世纪残疾人权利《北京宣言》,积极推动中国残疾人维护权益与国际的接轨。
  坐在杨佳面前,你简直无法相信,这位清秀大方的女子竟然是一位盲人,而她在自己残缺的生命中迸发超人潜能、追求完美的品格更是让人钦佩。
苦难后的成功,让杨佳有了更多镇静和恬淡。坐在记者对面,她一如既往地微笑着展示她的心声:“在我人生的前半段,我是在跟他人竞争,而后半段我是在跟自己竞争。我的成功来自于我的奋斗,也源自社会和家人的支持。我希望在以后的人生征途上能与更多的残疾人朋友交流沟通,让我的故事带给他们更多有益的启发。”
 
盲人教授杨佳:跨文化沟通的使者
2008年08月15日   来源:光明日报
    略施粉黛的清秀脸庞有一种不着痕迹的精致,一直面带微笑侃侃而谈,透出一份秀雅和淡定。最近见到杨佳,让记者一时很难将她与盲人教授联系在一起。
    15岁考上大学,19岁成为最年轻的英语老师,21岁跨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4岁成为研究生院最年轻的讲师,29岁因眼疾失明,30岁被评为中科院副教授,37岁考入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有史以来唯一一位来自国外的盲人学生。仅用一年时间,以全院最高分获得哈佛MPA学位。2002年在中科院研究生院首开《经济全球化》和《沟通艺术》课程,以国际化眼光、全球化语言教学,得到同行和学生好评,今年5月被中科院评为“杰出贡献教师”。在传业授道的同时,还是前世界盲联文化委员和理事,一直任世盲联妇女委员,成为亚洲唯一一位女性委员,2000年起,积极参与推动世界第一部保护残疾人权益的国际公约——《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2006年12月13日联合国通过此公约。参与起草新世纪残疾人权利《北京宣言》,积极推动中国残疾人维护权益与国际的接轨。2007年担任北京奥组委志愿者工作顾问,将哈佛大学所学公共服务管理知识运用于志愿者管理中,制定了志愿者跨文化沟通标准,填补国内空白。担任中国盲协副主席、北京市盲协副主席兼理事,作为唯一一位盲人政协女委员出席今年的“两会”。这就是杨佳,人生半途失明的她,在光明与黑暗的两个世界里经历了艰辛的心理历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给人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叹。“一个人应该有追求,有梦想,有实力,而实力得靠自己一点一滴做起。”
    在哈佛学习期间,杨佳接触到了一批世界一流学者,如“软实力”一书作者、肯尼迪学院院长约瑟夫·奈博士等,使用了世界最先进的语音软件,掌握了最新的知识,这使她看到了自己在教育和残疾人事业方面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对跨文化沟通,有了新的认识。她说:“跨文化沟通就是多元文化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发生互相碰撞,相互接触,互相学习,彼此融合,从而不断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奥运会和残奥会是跨文化沟通的一次展示,不能纯粹迎合外国,它更多体现出的是一种国际公关,既要有本民族的特点,也要熟悉国际游戏规则。只有以发展的眼光,自信、开放的心态看世界,才能真正做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残疾人群体,通过英语和计算机,完全可以和健全人一样进行跨文化沟通。”
    开展国际民间交流是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方式。杨佳建议,在两个奥运会举办之前及期间,加强残疾人代表与国际官方和非官方团体和媒体的交往与宣传,充分发挥残疾人代表的作用,让国际社会更真实地感受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中国为办好残奥会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这不仅是对官方宣传的支持补充,而且更易被媒体所接受,更有利于提升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一个残疾人全面参与的残奥会,定能做到两个奥运都精彩,充分体现奥运精神。”
    很多社会学家认为,衡量一个社会进步与否,主要看两点:一是这个社会如何看待残疾人,二是残疾人如何看自己。杨佳对残疾人的社会作用有着独到的见解。她认为,在许多方面,正是有了残疾人,才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比如今天广泛用于公交车、地铁的语音报站系统、盲道等,最初只是为了方便盲人,而今却惠及全社会。目前,人们对残奥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健全人扶残助残的浅层面上,仅仅把残奥会看成是由残疾人参加的单纯体育比赛。这是远远不够的。国务院不久前出台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按照国务院意见的精神,让更多残疾人全面参与残奥会工作,成为志愿者、组委会成员、培训者、观众等,使残奥会成为残疾人参与社会,展示独立性和自尊、自强、自立、自爱精神的舞台,才能真正体现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的先进理念。人们观看残奥会,也会得到更多的震撼,更多的精神力量。
    杨佳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我人生的前部分是与人竞争,而立之后则是与自己竞争,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一个人的发展如此,一个国家的发展更是如此。”杨佳表示,自己以后将会在盲童英语教育和帮助盲人学习如何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方面,作出自己新的贡献。(记者周华)
 
让世界感受中国情怀——访奥组委志愿者培训专家杨佳
2008年08月04日 08:27:31  来源:人民日报
 
    “培养合格的志愿者,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尽到自己的责任,我感到无比光荣。”
    今年45岁的杨佳有着很多耀眼的头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残联中国盲协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但她一直对志愿者培训的“业余”工作情有独钟。
    15岁考上郑州大学外语系,21岁攻读中国科学院应用语言学研究生,24岁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大学讲师。天有不测风云。1992年,29岁的杨佳患上“黄斑变性”眼疾,眼睛逐步失明。然而爱学习的杨佳并没有放弃,她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开始学习盲文。
    1993年,杨佳被评为中科院副教授。2000年7月,杨佳考入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来自国外的盲人学生。
    2001年7月13日,杨佳从哈佛学成回国的第二天,恰逢北京申奥成功。她激动不已:“申奥成功是新世纪里中国跨文化沟通的一大经典案例,加之志愿者工作又是公共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用所学知识为奥运会做点贡献。”    
    残奥会的志愿者培训项目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没有经验、标准可循。作为奥组委志愿者工作专家顾问的杨佳,通过教授近10期师资班、骨干培训班、志愿者场馆培训、奥运村工作人员培训,与其他老师一起“摸着石头过河”。
    如今,杨佳独创的“NP3S”标准已经成为合格的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的专业标准:“‘N’代表‘Natural’,意思是表达自然、掌握好度;‘P’代表‘Professional’,象征专业的态度和服务;3个‘S’分别指‘Special English’、‘Skill’和‘Spirit’,即志愿者要有特殊的专业英语知识,熟练的技术以及奥运精神。”
    在志愿者培训中,杨佳负责教授“残奥英语”和“跨文化沟通”。她认为,作为残奥会志愿者,仅仅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等的心,真诚、善意地对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
    “长远来看,每个志愿者都是一粒种子,他们能够把服务技能传播到社会中去,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让社会更和谐,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的人文情怀。”杨佳对自己的“业余”工作信心满满。
 
工人日报:用勇气拥抱世界——记中科院杨佳教授
    遇到灾难的时候,人们会本能地封闭自己,退缩到思想和情感之中,在家庭和亲人中寻找温暖,而她说:“这不够,因为不论什么境遇,我们每个人对世界都具有责任。”
 20点,晚高峰渐已退去,北京秀水街到建国门一侧的人行道。
    我站在最内侧的盲道上,用一条长丝巾蒙住了眼睛向前走。
    一步、两步、三步……我用意志在克服着恐惧,怕摔倒、怕跟人撞上、怕旁人奇怪的注意,这些让我每迈一步都格外小心。
    我只走出了38步。
    杨佳,29岁就双目完全失明的盲人,却创造了一系列令人折服的奇迹:
    ———8年后她考取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一年完成了学业,成为哈佛有史以来惟一一位获得行政管理硕士学位(MPA)的外国盲人。
    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还拥有什么。
    失去光明的杨佳,并没有将自己的人生停滞在黑暗之中,反而将人类最优秀的品质焕发出了灿烂的光芒,洒进世界,照亮了越来越多的人。
    从第一次采访杨佳之后,我就发现自己有时候会闭起眼睛,努力体会风吹过脸颊的感觉,分辨“清凉”和“阴柔”的差别。
    作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我不会随便看到一个盲人就浮想联翩,之所以充满想像,是因为除了社会给了她劳模的荣誉之外,对我来讲,这个人内在的魅力,让我有了更多想要了解的愿望。
    二
    杨佳,看不见的时候,你也像我一样害怕吗?
    从发病到完全失明,杨佳大概经历了两年的时间,世界就在她眼前一点一点地消逝。这恐怕是痛苦中最痛苦的一种折磨了,那时候杨佳常常会看着天空发呆,不是想万一什么都看不见了该怎么办,更多的时候她是在问自己,宇宙间是否真有一个万能的主宰?会不会在下一个清晨到来的时候,给她一个奇迹。
    “眼前白花花空无一物的时间久了,心里就越来越清楚了———逃避是根本没用的,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必须去面对,而且越早接受现实越好。”
    摆在杨佳面前的现实是:相爱的人在最不该离开的时候离开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那阵子,杨佳的腿上总是磕得青一块紫一块,用吸管喝果汁,吸管又戳到了眼睛……
    要生活,就必须再次像婴儿一样重新学习生活的技能,学走路、学吃饭、学梳洗、学写字……
    让杨佳重拾快乐的,是工作,是重回校园继续她当一个好老师的理想。在此之前,杨佳已经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当了10年的老师,教授博士生英语写作和口语。
    重回校园,首先是交通的问题,年迈的父亲当起了女儿的拐杖和保镖,寒来暑往披星戴月,坐公交车、挤地铁,到教学楼,这对父女总是挽着胳膊风度翩翩气质优雅地在一起。
    偶尔,下课的时候阳光好,这对父女会挽着手先走上一两站地再坐地铁,也许父亲会更紧地握住女儿冰凉的手,而杨佳也会轻快地抓抓爸爸的胳膊,无言地表示她的喜悦和感激。
    为了克服上厕所的不便,杨佳常常只喝很少很少的水。女儿在教室里一动不动全神贯注地讲课,父亲也坐在不远处的教员休息室里等她,常常也是几个小时一动也不动。
    这期间,杨佳写出了的《研究生英语写作》、《研究生英语阅读》两本书。前者被多所大学的外籍教师选定为博士生英语写作教材。后者被她最敬佩的导师、有“中国应用语言学界第一夫人”之称的李佩教授赞为“一部非常好的令人起敬的著作。”
    一次,杨佳教过的一对学生夫妇,在校园看见已经完全失明的她,只说了一句“老师,你怎么变成这样了呢!”就站在学校门口哭了起来。最后,还是杨佳劝住了他们,用笑容和他们告别。
    从那以后,杨佳发现自己比以前爱笑了。
    三
    2000年,人类迎来了一个新的千年,杨佳觉得自己应该走出去,去看看更远的世界,去接受更新的观念,学习更新的知识。
    每天6门课,杨佳就在学校提供的一台特殊的计算机上插好6块电池,每一门课杨佳按下一个开关键,身边的同学帮她确认工作键的灯亮了后,她就开始随着教授的演讲手指如飞地记起笔记,一堂课下来,同学们发现她的笔记就是一篇完整的讲义,不仅有教授的要点,而且有她自己的理解。
    下课了,同学们看书,而杨佳则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听书。每天老师布置下来的阅读书目常常多到一两百页,正常的学生都叫苦不迭,而她则必须先在扫描仪上把书一页一页扫进计算机,之后通过特殊的软件读出来。当时的计算机软件的正确率只能达到96%,剩下4%的差错率就害死人了,因为读不出又看不见,只能靠猜!
    一天,母亲瞥见了女儿鬓角长出了白发,兀自伤心了好久……
    杨佳练出了超快的听书速度,竟可以达到每分钟500个单词,那几乎就是录音机快进时变调的语速了。一年下来,她竟超出学校规定,比其他同学多学了3门课程。
    在哈佛,杨佳不仅是坚韧的,而且是智慧的。
    她说:“疾病使我视力减退乃至失明。这期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认为人一生的奋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与别人竞争,第二阶段是与自己竞争。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这样。”
    杨佳的演讲和勇气赢得了满堂喝彩。杨佳得了哈佛少有的A+成绩。
    四
    从哈佛回国后,杨佳在研究生院开课讲起了《沟通艺术》。
    她在向学生展示沟通化为艺术的境界。她的微笑、她的赞许……这一切都让人兴奋,让人情不自禁地“倒流”、倾诉。杨佳沟通的魅力很大,而且越来越大。她的课堂出现了学生爆棚的现象,容纳40人的教室,170人争相报名,最后只能挤进来85个人。
    “原来认为世界领袖离我们太遥远,但听她讲解和教授其中方法、理念,我们觉得有一天自己也能做到。”
    一个刚上了4节沟通课的学生的信心,让人体会到了杨佳工作的成效。
    在她的鼓励下,不时有同学会下意识地举手要求发言,更有一些人主动上台,杨佳总是寻声侧过头来,微笑着为他们鼓掌。
而她,她始终有一个从未向外人打开的“魔法师的密室”———她自己住的房间。杨佳固执地为自己保留着一个外人到不了的世界。“其实什么都没有,一台电脑一个扫描仪,很简单。”杨佳只愿意让人们看到她阳光的一面。
    父亲说,杨佳从小是一个特别听话的乖乖女,刚进研究生院的时候,上课的学生年纪都比她大很多,她整天穿着花裙子蹦蹦跳跳笑笑呵呵,她的导师李佩教授非常喜欢这个成绩优异的弟子,动员她:“杨佳,把你留在学校当个老师好不好啊?”“好啊。”杨佳想,有一天能像自己最敬佩的老师一样桃李满天下,该有多好啊。
    那时候,她只想做一个好老师,一辈子留在这个单纯的校园里。可是,灾难降临了,改变了她对的人生的理解。
    遇到灾难的时候,人会本能地封闭自己。在黑暗中人应当采取何种恰当的态度生活?退缩到思想和情感中,寻找亲人的温暖来替代光明,这样的诱惑对处在困境中的人们特别强烈。但这是不够的,因为不论什么境遇,每个人对世界都具有责任。而一个人只有尽到了对世界的责任,才能真正具有价值。所以,原来那个只将自己圈定在学院围墙里的杨佳,在失明后,反而主动走出家门、走出校门,参与了盲联的很多工作。她的社会责任感更强了。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自省、不断发掘潜能的过程。与人、与世界甚至是与自己沟通,首先需要培养的是一个人的勇气和胆识。”这是杨佳向学生传授的第一个理念。
    又是一堂课结束了,杨佳一手提着电脑一手挽着爸爸的胳膊走出教室,她不时会停下来,让身边的同学先走过去,她会和父亲说说今天的课程。
    “下,杨佳。”父亲低声提醒着女儿,杨佳的脚步停顿了一下,然后熟练地跟着父亲走下了长长的台阶。正值下班高峰,地铁里人头攒动非常拥挤,紧靠在父亲臂弯里的杨佳,柔弱得像一颗细草,却那么坦然、毫不迟疑地在人流中前行。
    “人们说我们是残疾人。可我不这么看。我认为我们是勇敢的人,是在坎坷人生中努力实现美好梦想的人。”
(工人日报 记者李元程  2006-11-14 0:42 ) 
 
盲人教授留学哈佛 深造一年后还将回国任教(附图)
http://edu.sina.com.cn 2000/09/11  北京青年报
 
杨老师虽然双目失明,但脸上总是带着自信的微笑
杨佳说:一年深造后还将回国任教
美国哈佛大学的师生近日都在打听一位中国女教授,这位眼睛看不见,却能当博士生导师的传奇人物正在该校深造。而她的事迹已通过网络传遍了哈佛。
她就是杨佳,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副教授,两个月前以优异的成绩被哈佛大学录取,成为该校有史以来惟一的来自国外的盲人学生。
9月7日上午9点,记者拨通越洋电话,向杨佳教授祝贺教师节快乐。杨佳在电话那头笑着说:“这是有教师节以来我第一次没在讲台上过这个节,我现在在做学生。”
-失明没能使她离开讲台
今年5月,记者曾采访杨佳,那时她是新当选的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之一。一米七二的高挑儿身材,大方得体的穿着,头发整齐地盘在脑后,纹丝不乱,戴一副精致的眼镜,化着淡妆,这就是初次见面的杨佳。她亲切、平和、文雅,当我说话的时候,她侧着头听得很认真,时而点点头,时而微笑。有时我甚至有些疑惑,她的眼睛当真看不见吗?
29岁之前,杨佳一直很顺利。15岁就考上郑州大学英语系,19岁教大学二年级英语精读课,23岁从中科院研究生院毕业留院任教。1992年,正值事业蒸蒸日上的她被“黄斑变性”眼疾的诊断书宣判了失明。
 原本五彩斑斓的世界在她的眼前,由雾蒙蒙到白花花,直到完全黑暗。这个过程是一场痛苦的蜕变。她的眼睛是逐步失明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一边治病,一边坚持教书。但她总是把看病的时间安排在假期或者休息日,几乎没有耽误过一节课。她最不愿意请假,怕误了学生的课。她的视力越来越模糊,但她却拼命地使眼睛,抓紧一切时间看书。直到眼前什么也看不见了,她仍然说:“我离不开讲台,我要当老师。”
杨佳以前近视,一直戴眼镜,失明后她曾经不止一次在走路的时候被树枝扎伤眼睛,疼好几天。为了保护眼睛不受外伤,她又戴上了眼镜。家里的陈设都改为一律靠墙,怕绊着她。学会生活自理对中途失明的杨佳来说不是最难的,难在她还想教书。
她让父母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录音机,看不见了就听,就录。她随身装上了袖珍的小录音机。比如记个电话号码,她不能用笔记了,就用录音机录下来。她笑道:“条条大路通罗马”。
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她依然写漂亮的板书,有谁知道她贴在黑板上的左手是在悄悄地丈量着尺寸,好配合写字的右手。而为了这几行板书,她不知在家里练了多少遍:在房门上,在硬纸板上,细细体会着左右手的配合。语音教室里本来是平面的操作台上的各种按钮被她悄悄地贴上了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胶布,作为记号。她在第一节课时必定要提问每一个学生,在心里默默记住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声音。下一次,她就能亲切地叫出问问题的学生的名字了。她还始终保持在与人交流时专注地注视对方,事实上她是全凭听说话人的声音判断他的位置的。
-博士生都喜欢上她的课
30岁评上副教授,编写出版了《研究生英语阅读》等书,开设了二十多门英语课程……你能想象出这都是杨佳失明之后做出的成绩吗?
杨佳的学生都是博士生。他们喜欢上她的课,因为“杨老师发音很准,声音很好听,上课形式多样”,她从不照本宣科,上课喜欢提问,准备了大量课外资料。她喜欢在每堂课开始的时候给学生播放当天或者昨天的英语新闻,并经常在课间播放新的英文歌曲。学生们暗暗佩服她为每一节课所做的精心的准备。课间的时候,学生们都喜欢围在讲台边和她聊天。她的知识面非常广,知道很多最新的信息。无论是英美文学、音乐,还是国际时事,博士生们和她聊得可欢了,而她也感到非常快乐。
在中科院外语部教学质量评估中,博士生们给她打了98分。在今年毕业的中科院第30届英语班学生的毕业留言簿上,学生们深情地写道:杨老师,我们无法用恰当的言辞来形容您的风采,您的内涵如此丰富,您的授课如此生动,在获取知识外,我们获得了乐趣和做人的道理……
-从教18年,她最看重的是创新
杨佳说自己能始终站在讲台上靠的是一种自信,以及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她也从没觉得自己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站到讲台上我就是个老师,这时和其他老师一样,学生要学东西,我们教他们知识。而赢得别人的认可,必须靠创新。”
 “一个人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去应用知识。中科院里的博士生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是未来的科学家,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我所学的东西传达给他们,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告诉他们知识、文化、做人。”
当了18年老师的杨佳一到讲台上就如鱼得水。杨佳在教学中很注重保持住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努力让学生觉得学起来很有趣。她对这些博士生要求很高,不仅能在国际会议上流利地宣读论文,还要能与国外同行熟练地即兴交谈。她创意的“三V”教法即Verbal(词汇)、Voice(声音)、Vision(形象)令学生受益匪浅。
她强调:“创新并不是盲目地创新,是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再做出自己的特色。”她编的教材也是注重新。她认为,书不在乎长短,要有独到的见解。至于教学方式,她也有自己的观点:“一切为教学服务。可以通过别的方式。‘不写板书那叫什么上课’的观念要改。怎样达到上课效果才是重要的,如果主要靠大家听,也许一个字不写也行。要不拘形式,不墨守成规。”
杨佳非常注重接受新事物,使用新工具。失明后,她不仅可以教学生听力和口语,甚至还教英文写作。她通过扫描仪把书、学生作业扫描进去,再通过计算机语音系统软件将扫描的内容读出来,通过键盘打东西,上网,给学生发个E-mail,都没有问题。
提起这些她就感慨自己很幸运,在这样一个信息技术时代,可以用电脑,上internet网,独立地工作。“关键在于你肯不肯用别的方式,肯不肯动脑筋去琢磨。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有很多条路,有很多选择,有很多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哈佛归来还做老师
9月7日,当记者拨通杨佳的电话时是美国当地时间晚上9点,她正在宿舍里“看”书。她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了她到哈佛后制备的新的学习设施,购买了笔记本电脑、扫描仪,特别是装入了最新开发的第五代扫描软件。在扫描的同时,计算机语音系统就能自动将书上的内容读出来。这样,她可以一页一页地快速“阅读”新书了。她说她已经借了十多本书了。
在哈佛大学,面对上千门课程,面对那么多新的信息,她非常兴奋。“想学的东西太多了。我每天一早就去听课,上到下午5点半,中午就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吃饭。晚上就在宿舍里读书、上网,往往要到12点多。我觉得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杨佳说没想到自己在失明8年之后能走进哈佛大学,因此她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这里条件很好,信息很多,我要多听课,多读书,多学些新东西。我要努力提高自己,提高教学水平。”杨佳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教育、管理方面。她希望能在一年的时间里尽可能涉猎更多的领域。
最新的消息,最新的技术,在哈佛的杨佳每天都在如饥似渴地获取。“我将在哈佛学习一年,学成之后,我还是要回国当老师。”(文/本报记者 张颖)
 
 
责任编辑:杨桦 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