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应急管理以何为重? 专家呼吁重视资源调配

  • 胡国球 (人民网)
  • 创建于 2008-12-17
  • 2376
人民网科技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胡国球) “在应急物资管理中,涉及了资源布局与调度的问题。对应急资源选址及相应资源种类、数量配置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院院长黄钧在一份《应急管理综述》的报告中提出了这一观点。 

  今日上午,第三届国际应急管理论坛暨中国(双法)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在北京举办。论坛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以及其余两家杂志共同承办,就有关国家应急管理政策、地震应急、应急物流、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模型方法、技术手段等进行深入探讨与广泛交流。黄钧在会上宣读了这一份报告。

  重大自然灾害是一类有代表性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短时间内需要的物资种类多,数量巨大。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要建立各级物资储备仓库,包括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用于储备各种应急物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这些应急物资可在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涉及到资源布局与调度问题”,黄钧说,“对应急资源选址及相应资源种类、数量配置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决物资布局与调度问题,他提供了几个模型与方法:

  随机规划模型式  这样的解决方法更符合实际
  
  由于灾难发生时间和级别对城市系统的影响难于预测,资源需求量是随机的,运输系统很脆弱,道路的运输能力和供应量也是不可预测的。这个模型将应急救援问题分为预案和预案调整两个阶段。黄钧说,在预案阶段,需要应急物资的最少量和总运输时间,以及所有灾害发生前的车辆行驶路线。当灾害发生后,得到了各种不确定参数后,及时对预案阶段确定的车辆路线进行调整。快速调整应该遵循能够快速实现的原则。“这样的解决方法更符合实际”,他说。 


  多目标规划模型  有很好的实时性、动态性

  根据物资运输过程中的时间、道路运输能力、物资储备和物资需求量等条件,以追求运输成本最小、运送时间最短、物资需求满足程度最高为目标,提出了“救灾物资分发中心”的选址调度模型。黄钧表示,这个模型解决了在救灾物资调度过程中配送中心的选址,同时又是分阶段的物资调度模型,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动态性,对于灾难发生后的物资调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网络流方法模型  要更新需求、供应等信息

  应急资源调度的两个主要方面是资源与运输工具的分配,一般而言,资源的分配过程可以用网络流模型描述,运输工具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整数流。这个模型与商业物流有点相似,不同的是,由于应急物流中供应点的数目多,使得救助的车辆路径独具特点,车辆完成了当前任务后,不必立即回到供应点(仓库),它可以在最后一个目的地等待下一个任务。他说,物资需求和供给会随时变化,每固定一段时间,要更新关于需求、供应及车辆可用性的信息。

  直接运用几种模型不对 要综合和结合实际

  每种模型各不相同,都在不同层面上解决了资源配置与调度问题。黄钧说:“这些模型是基于研究相关国家的灾害案例得出的,我国有我国的国情,所以不能简单地直接运用于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去,要结合实际的情况,综合多个模型有所改进创新的使用”。

    黄钧认为,应急管理研究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对于国家来说,把应急管理理论和技术运用到实际,加强应急资源调配环节,这是一个挑战。
  
    除了展示应急管理研究和应用成果外,论坛最后还就“应急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与需求”进行圆桌会议,为进一步推动国内应急管理理论和技术走向实际应用,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责任编辑:胡国球

相关链接